【编者按】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世博通信、iPhone争议、3Q大战已成往事,三网融合、物联网、手机实名、携号转网方兴未艾。然而,在这新的一年中,仍有许多谜题有待破解:“十二五”规划实施在即,经济大势和对通信产业有何影响?2010年有多项新的政策出台,2011年的监管又将有何趋势?3G进入第三个年头,三大运营商将会有何表现?面对三网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概念的冲击,通信技术又将有何创新……
《通信产业报》(网)特推出18篇重磅特稿,对2011年通信业的各主要发展趋势一一解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巡视员 戴晓慧
十二五,电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两大方面。首先,信息化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电信业将承担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重任,要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LTE等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支付等业务。其次,通信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促进城镇化,打造智慧、低碳、平安、便捷、和谐的城市;通信加快信息交流,促进国际化和市场化;信息化引发交易方式革命,促进服务业发展;信息化丰富生活方式,提高幸福指数;信息化减少信息差别,为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提供平等机会。目前,99.5%的农村地区都可以享受平等的信息化,乡乡能上网,为整个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战略性新兴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趋势
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包括了两大产业,即信息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与相关设备产业,体现为设备、网络、软件三大层面,规模近3万亿。下一代网络核心基础产业能够催生出基础设备和相关设备产业链的研发,而其中的关键是带宽问题,只有实现高带宽,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才可以大力发展。
战略性新兴信息通信业的领域和重点可以总结为七个方面:第一要加快3G特别是TD网络覆盖,推进LTE研发和产业化;第二是加快互联网从IPv4向IPv6协议转换,大力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第三要将宽带纳入国家级战略性基础设施范畴;第四是统筹物联网的战略部署,包括研发、标准制定,在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工作;第五要加快三网融合的实施;第六是强化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电子认证、网络支付等信息技术安全体系;第七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通过以上领域的发展,最终构成一个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应加速向宽带融合、泛在智能方向演进。新兴信息通信产业生态系统由四方面组成,下一代基础网络,LTE、大容量光传输系统、宽带化技术、IMS固定和移动融合网络架构,还有统一的平台,包括以云计算为主要的数据中心,IT和CT能力,以及各种智能应用、软件和智能的环境感知和操作系统。
战略性信息通信业技术与业务发展的趋势体现在几方面:互联网业务和应用飞速发展,3G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逐步规模化开展,新一代宽带无线技术标准及产业化进入新阶段,物联网已经启动、泛在网成为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
突破物联网、三网融合、LTE和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的发展近来备受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冷静思考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思路。我们经过认真分析提出五点建议:第一,统筹规划,确定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第二,完善标准,推动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第三,面向重点行业开展示范应用;第四,加强核心技术突破,增强产业竞争力;第五,重视规模发展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
三网融合将是一个长期演进过程,受需求阶段变化的影响,国内三网融合涉及的网络和技术发展将分为近期和中期两个阶段。近期是3-5年,中期大概为5-10年,各阶段的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三网融合现在是传统业务互不交叉,网络相互分离,基础技术各异,电信和广电终端形态明显不同,以需求划分的用户群体相对独立。近期三到五年以业务双向进入为主要特征。中长期是五到十年,融合后各项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特点是业务范围基本一致,但是提供主要业务各有侧重,承载网继续升级,网络结构更加开放,业务设计思路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内容和业务平台完全分离。
在LTE方面,我们将重点打造TD-LTE完整产业链,整个产业链规模将在10000亿左右,相当于3G的投资。国家重大专项支持要形成两个链,一个是产业链,从系统、基站芯片、射频芯片、终端仪器仪表到网规网优。另外一个是创新链。最终通过标准、测试平台推动产业化,产学研用结合的TD-LTE工作组将通过技术标准、技术试验、规模试验,实现两个链的突破。
十一五两个发展最快的领域将在十二五得到空前的融合。十年间互联网的用户增加了141倍,移动用户增长26倍。移动电话拥有8.4亿用户,互联网已经到了4.2亿用户,移动互联网正是互联网、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全面融合,是新的战略发展方向。
信息通信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信息通信发展面临的形势是: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成为确立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信息技术孕育新的重大突破:云计算、宽带、移动、融合和智能化与泛在化;信息技术与生物、能源、材料、空间技术加速融合;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信息通信产业提出新需求。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重构加速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变迁;信息化深入推进开创信息通信业发展新机遇;两化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新兴战略型产业发展同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技术、业务和安全隐患。
新兴战略型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宽带基础设施、物联网、IPv6地址等关键资源的掌控;攻克一批核心关键信息通信技术重点,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传感器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在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深入应用,包括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深化信息通信技术的行业应用,如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应用;培育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新增长点,包括RFID等传感器产业、新型元器件产业、软件产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标准语互操作性要先行,包括信息化基础、全球竞争的基础平台、引领技术演进等。
对十二五期间信息通信业发展重点的思考
我国信息通信产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下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比肩起跑、后发超越的历史机遇;网络与业务的融合与渗透不断外延与拓展新的产业,并重构现有的产业轨迹;网络与技术的迎新与升级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并形成新的产业链;互联网上开放的应用平台将不断创新各种新业务新应用,催生新的产业链。
未来十二五期间,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信息通信产业将是主要方向,包括信息服务业、LTE、宽带、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特别要提的是移动终端,我们国家占全球50%的终端产量,但是智能终端上比较落后,高端智能终端几乎都被国外企业占领。在十二五期间智能终端上将是我们一个重大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戴晓慧在“2011中国通信技术年会”上的报告整理,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