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迪顾问发布了《2009-2010年中国管理信息化自主平台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现阶段中国软件产业表现出来的主要矛盾是“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与软件产品的通用性之间的矛盾”。
据悉,该报告是赛迪顾问经过半年时间,调研了上千家客户,覆盖了全国五大地域,囊括了包括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针对目前中国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市场研究报告。
管理信息化专家指出,作为制造业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的ERP软件系统,由于管理对象的复杂性,需求的多变性和实施的困难性,我们有必要研究ERP产品究竟应该继续走通用化方向发展还是应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针对此,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国康认为,软件产品的通用性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了市场的主导,这是由于特定市场环境形成的。随着不断的发展,用户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越来越理性,通用性产品严重制约了用户的个性化特性,变现出来就是两者之间越来越严重的矛盾,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是走个性化的路线。
管理软件产品要满足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工业领域、不同产品的管理需求实在是一个困难的课题。目前的通用软件存在如下弊端:
1、产品开发周期长。管理软件的功能要覆盖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的管理,实现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优化管理,现在又发展了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商业智能BI这样宽广的业务范围,又要面对上述复杂的业务环境,所以一个大而全的通用管理软件包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其开发周期是很长的。
2、产品升级换代慢。当今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按照摩尔定律来发展的。所以,软件公司必须不断的升级换代软件产品,才能享受新技术的成就,因此软件的生命周期是很短的。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年代,商业管理的模式千变万化,与时俱进,这也要求管理软件不断的更新换代。然而,一个大型通用的软件包,升级换代是非常困难的,俗话说,船大难调头。所以软件的升级换代很慢。
3、应用实施难。由于软件产品非常复杂,适用于各行各业,而对一个特定企业而言,他必须经过管理咨询,进行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的设计,才能进行对软件模块的配置和若干参数的设置,而这一项工作需要高级咨询顾问,同时也意味着需要金钱和时间。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客户的特殊要求需要用户化修改,大大的增加了实施的难度。
4、功能利用率低。大型通用软件包含了各行各业各种管理模式的丰富的功能,但是,一旦经过大量的剪裁和参数设置,一个特定企业仅用了通用软件包很少一部分功能。花了很多的钱,做了很少的事——好似杀鸡用牛刀。
5、成本费用高。这种大型通用软件由于其产品的复杂性和实施的复杂性,所以他与专用产品相比成本费用要高的多。
目前,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有两个表现:空间和时间上的个性化。
“空间上的个性化”是指不同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不同行业的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一行业的不同用户对软件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现在市场上的绝大部分软件都是“通用产品”,即为所有用户提供一样的产品。因此,他们往往无法很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一旦用户选择这样的软件,在其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遇到“是为适应软件系统而改变自身,还是为适应自身现状而改变软件系统”的矛盾。作出其中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很困难,都会为软件系统的成功实施与应用埋下“失败”的伏笔。
“时间上的个性化”是指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发展阶段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一个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后一年,甚至半年,市场环境变了,企业规模变了,其管理模式、组织机构、业务流程都要随之改变。管理模式等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软件,即ERP软件也必须随之变化,因为企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企业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感到痛苦,会充分体会到“ERP的束缚作用”。因为市场的通用软件系统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无法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不可能随时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所以,对现阶段的中国用户而言,“变化非常快,管理不规范,管理基础薄弱”是其最大的特点,也是软件系统最为头痛的特点。用户对平台的关注度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