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在电子政务、商务中起重要作用
来源:IT168 更新时间:2012-04-13
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改进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方便,如它代替了电话、信件、报纸等,普通网站和电子邮件带来的影响本文不再重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和实施,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将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电子政务(e-government),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e-business) ,指使用Web技术帮助企业精简流程、增进生产力、提高效率。使公司易与合作伙伴、供货商和客户进行沟通,连接后端数据系统,并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商业事项处理。Internet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借助互联网络广泛地从事商品与服务的电子化交易,这不仅大大扩展了交易范围,而且可以有效地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一、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呼唤安全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承载着政府机关、企业和个人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在操作、传输、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保证其完整性、保密性、不可抵赖性。概括起来,通过网络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有:

  1、 身份认证:如何准确判断用户是否为系统的合法用户;

  2、 用户授权:合法用户进入系统后,他具有什么样的权限,能访问哪些信息,是否具有修改或删除权限;

  3、 保密性:如何保证系统中涉及的大量需保密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

  4、 完整性:如何保证系统中所传输的信息不被中途篡改及通过重复发送进行虚假交易;

  5、 抗抵赖性:如何保证系统中的用户签发后又不承认自己曾认可的内容。

  由于传统的“用户名+口令”的认证方式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口令有可能被破解;并且通过登录的用户名无法有效判断登录系统用户的真实身份,从而导致非法用户可以伪造、假冒系统用户的身份;登录到系统可以借机进行篡改、破坏等。

  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万一出现不安全的意外情况,应能及时发现、立即补救。

  二、 保证系统和信息安全的措施

  保证系统和信息安全的关键在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应从技术保障体系、运行管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下面将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如何实施系统的信息安全:

  1、 数字证书认证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简称为CA),通过数字证书解决身份认证中必须解决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问题,由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产生、分配并管理所有涉及网络资源的实体所需的身份认证数字证书。这部分内容可参见《通过数字证书确认用户合法身份》,本文不作重点论述。

  2、 特权管理基础设施(Privileg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简称为PMI),是一种支持很多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它通过定义角色、用户、安全策略等,经过对用户的认证和授权,实现了对资源的管理以及对用户的访问控制,从而解决了信息安全中重要的权限管理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可参见《通过PMI实现权限管理》,本文不作重点论述。

  3、 电子签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指出“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就从法律的高度规定了“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可靠的电子签名应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通常情况下,可由签名数据的审计部门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在相互监督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签名数据的制作过程。待制作过程结束后,可将制作时的原始图像文件共同锁起来或彻底销毁。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电子签名数据通常与数字证书捆绑使用,通过数字证书的认证,系统密码和电子签名口令的验证来确保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其对应数据。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对电子签名的改动,从技术角度来说,是比较容易被发现的。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这点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电子签名能否起到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法律效力的关键,无论对数据电文内容的修改,还是对其形式的修改,都应能检验出来,并明显地标识。

三、 电子签名系统的功能

  电子签名,泛指所有以电子形式存在,依附在电子文件并与其逻辑关联,可用以辨识电子文件签署者的身份,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并表示签署者同意电子文件所陈述的内容。一般来说,对电子签名的认定,都是从技术角度而言的,主要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方案来鉴别当事人的身份及确保其内容和开式不被篡改的安全保障措施;从广义上讲,电子签名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非对称性密钥加密”,也包括计算机口令、生物笔迹辨别、指纹识别,以及新近出现的眼虹膜透视辨别法、面纹识别等。目前,最成熟且普遍使用的电子签名技术是以公钥及密钥的“非对称型”密码技术制作的。

  有人把电子签名分成数字签名和电子签章,分别对应手写签名和盖章;有些软件开发商也分成数字签名系统和电子签章系统,这是从报价策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和应用规模来划分的,其关键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是一致的。一个电子签名系统应包括以下功能:

  1、电子制章:将手写签名、图章或图片等通过扫描或数码照相等方式,制成签名的数据文件,由电子制章子系统将它与数字证书捆绑,既可存放在印章管理中心,又可倒入IC卡或cKEY等(但不能倒出),只允许电子签名本人使用。

  2、电子签名:能在Word、Excel、WPS等格式的电子文档上任意地方签署单位公章或个人签名,图章上浮透明显示,效果如同纸质盖章或签名;支持多个单位或个人会签,签名前图章可移动。

  3、文档验证:任何人都可以对文档的完整性进行验证,即如果签署后的签名、文档的内容或形式发生了变更,验证时则会提示文档验证不通过;验证不通过的图章通过增加横杠等形式来表示。

  4、签名认证:认证所用图章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撤消签名:签署用户本人可撤消其曾经盖过的章,例如对图章位置不满意,可用此功能撤消图章后,移动到合适位置再签。但此功能只对原签署者有效;撤消签章只能从最后一位用户开始。

  6、查看证书:查看签署者的相关资料。

  7、查看签名时间:查看签署者签署文档的时间。

  8、删除样章:无法用Del键删除样章,只能通过此功能删除样章。

  9、文档锁定:文档锁定功能主要用于保护文档不被篡改。一旦文档被锁定,则文档将不可再更改;解锁时,首先认证操作人的身份,身份认证通过后再进行口令校验,两者都通过的情况下方可解锁。

  10、打印份数设置:为了适用各种应用的要求,确保签名后的文档的打印可控性,最好能实现相对复杂的打印控制功能。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签名系统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增加,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但同时也给安全保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 电子签名的应用情况

  电子文件(包括公文、公告、合同、订单、票据、设计图纸等)是通过电脑进行操作、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产物,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具有存储体积小、检索速度快、远距离快速传递及同时满足多用户共享等优点。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件直接在计算机上产生和传输;但随着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一些重要文件、公告的传送依然是白纸黑字盖上大红公章,信邮人送,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文件的高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操作者担心电子文件在网上可能被人下载、复制、偷窥、篡改等,因此使文件发送者望而却步。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针对这一问题开发了电子签名系统,采用基于公钥的安全体制,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配合其它电子政务平台,使正式公文的网络传送成为现实,解决了电子文件保密、完整、不可否认等方面的要求。

  随着网上办公和交易活动的增多,在有纸化办公向无纸化办公转变的历程中,传统印章已逐渐不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子印章的出现使权力与权利人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就像不可能放弃电话、电子邮件,固守着传统的邮局一样,人们也不可能回避电子签名带来的影响。

  今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生效,它将对各种商业行为和公众带来法律保障。电子签名有可能引发一场类似电子邮件逐步替代大部分传统邮件一样的变革。有信息专家认为,电子印章的出现和普及,是实现信息传递流程全程电子化的最后一环,是彻底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前提条件之一。随着“无纸化运动”的推进,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文件越来越多地替代了纸质文件,这也使电子签名部分取代实物印章、手写签名成为必然的潮流和趋势,如同电报取代驿站、电话取代电报、电子邮件取代寄信一样,电子签名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电子签名在以下几个方面(但不限于)已有不少成功的应用实例:

  电子公文

  电子合同

  电子公告

  电子订单

  电子票据

  电子支付

  电子设计图纸

  专家简介:

  孙洪林 IT168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信息中心经理
 
  水利部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水利行业信息化专家。发表了《建设高效安全的电子政务系统》、《PowerBuilder 电视教程》、《办公自动化培训教程》、《高可靠性集群服务器方案》、《公文电子化推进办公效能管理》、《手机短信在电子政务系统及防汛工作中的应用》、《水利部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行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探讨》等三十篇论文和著作;参与编写《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设计报告》、《水利部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建设总体规划》、《水利信息化规划》、《全国防汛调度系统(NFCDS-1)设计报告》等。

  近期发表主要作品:

  ·合同的网上协同审批和管理系统的困境及发展

  ·点评《SYBASE灾难备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