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广西电子政务工作思路及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 杨志鹏

电子政务以其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而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电子政府已成为许多国家行政改革的趋势之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运营、泛珠三角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为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成为“十二五”时期广西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广西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在借鉴外省成功经验基础上,谈谈“十二五”广西电子政务的工作思路及政策建议。

一、       广西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区电子政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发展较快,政务网络框架基本建立,电子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共建立了各级政务服务中心122家,公文交换系统、政务服务及监察通用软件等实现全区部署和应用,机关门户网站普遍建立,信息公开全面推行,部分地方如南宁、柳州等已初步提供 “一站式服务”,资源共享、应急管理和业务协同等在小范围试点已取得成功,电子政务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方面切实发挥了作用。但从全国来看,我区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水平还较为靠后,主要问题是:电子政务缺乏统筹领导和顶层设计,重电子,轻政务,整合力度不强,开发应用滞后,导致电子政务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       外省电子政务成功经验

国内一些省市电子政务发展相对成熟,在转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经验有:领导重视,如江西、湖南、四川、黑龙江等地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导、协调和部署电子政务工作,经常过问工作进展,亲自抓落实;统一机构,如山西、青岛等地的电子政务工作比较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电子政务统一归口管理,有效解决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整合网络,如江苏、浙江、吉林、湖南等省在建立起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后,都加强了对本地电子政务网络的整合管理,为政务应用提供了统一互通的网络平台;围绕党委、政府的核心工作开展电子政务应用,如山西省利用目标责任制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年主要目标责任的跟踪落实和绩效考核等;强化服务,如青岛市确立的“以服务立根基、以服务赢支持、以服务求作为、以服务创事业”的电子政务理念,使电子政务深得人心。

三、       “十二五”主要工作思路

从我区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区电子政务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在此基础上,加大整合力度,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公众需求,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统一领导,完善机构。就是要成立专门的、统一的、强有力的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领电子政务工作,改变各自为政的现象,为政务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铺平道路。要确保每一级政府、部门都有电子政务管理和技术支撑的机构,而且机构之间应成体系,避免相互脱节,切实解决当前机构缺位、关系不畅的问题。

制定标准,健全制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要完善和统一现有的制度,要根据电子政务推进需求制定新的制度。制度、标准要与国家的制度、标准相衔接,保持上下一致,为电子政务合规化提供保证。

整合资源,深化应用。要充分利用公共政务资源,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对已建有网络的应用要逐步迁移到广西电子政务内、外网上来,不允许新建单独使用的电子政务传输网络。要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以创新公共管理方式、提升公众服务水平为目标,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应急联动为重点,紧紧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开展电子政务应用,切实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方面的作用。

四、       政策建议

(一)建立电子政务项目合规性审查机制。设立电子政务标准化专家库,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必须通过有本级电子政务标准化专家库中专家参与的规范化审查,确保项目建设符合规划、符合标准、符合要求。

(二)建立电子政务项目财政补助支付办法。根据我区电子政务地区、部门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建立灵活实用的电子政务财政补助办法。对地方财政条件好、电子政务发展快的市、县建议采取“以奖代补”的财政支付办法,促进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对财政非常困难的市、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建议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办法,鼓励和引导其开展电子政务。

(三)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考评工作机制。一是把各级机关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情况形成指标体系纳入全区绩效考评工作,加强考核;二是建立调查评比机制,分级分类对机关门户网站、行政审批、办公自动化等影响范围广、具有共性的应用,或对公共服务能力、电子政务综合发展能力等,每年组织一次评比,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结果,增强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动力。

(四)严格规范和落实电子政务等级保护制度。统一制定针对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对不同信息网络确定不同安全保护等级和实施不同的监督管理措施,严格信息网络安全的技术检测,引导信息网络安全产品的发展,为其提供广袤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五)建立并落实全区电子政务工作年会制度。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全区各地电子政务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使得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得不到推广和利用,重复建设明显,很有必要由自治区电子政务领导小组牵头,每年召开一次全区电子政务总结交流大会,总结工作进展和成效,提出下一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指定电子政务做的好的地区做典型发言,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六)强化“局部试点、逐步推广”的电子政务应用思路。电子政务项目投资大,产品具有一次性,如果应用失败,将造成重大损失,应根据业务关联、区域布局等特点,选择相关重点业务,在局部试用,待相对完善后,再在全区或本系统推广,确保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大力推行服务外包的电子政务运维模式。机关单位因受体制机构限制,人员技术力量有限,很多单位很难组建专门的电子政务运行维护队伍,而部分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在人员数量、技术水平、服务意识等方面条件良好,国内、区内部分地方的电子政务服务外包试点也已取得成功,因此我区可大胆推广电子政务运维外包,为各级机关单位提供更加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服务业务发展,有效解决我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体制机构问题。

(八)切实营造良好的电子政务人才成长环境。电子政务人才在政务信息化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长期努力,但成长环境不容乐观,各级机关电子政务人员基本上属事业编制,部分人员还没有编制,与社会信息化人才相比,收入差距较大,造成了电子政务人才流失严重。建议将电子政务信息化人才纳入干部培养任用重点,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激励等机制,在事业、待遇、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吸引和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