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1世纪信息资源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信息技术在催生信息产业的同时,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先进性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改造,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信息化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化水平成为一个国家或行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研究加速推进信息化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一、科学认识信息化进程
“认识问题解决了,实践就有了原动力”。面对信息革命这一严峻挑战和历史机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科学认识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信息化?显然,认为信息化就是网络化,就是电脑的普及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本研究报告认为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四个层面、六大要素。
所谓四个层面,一是抓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在信息化主导产业中力争有所突破;二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工程的建设阶段;三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四是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四个层面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演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四个层面是一种互动关系。
所谓六大要素,是指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产业、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这四个层面、六大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构成了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就是说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发展信息科学、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和社会革命。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是第三次革命。
信息革命产生发展于近二十年,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电脑、因特网、航空航天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等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向着个性化、休闲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是人脑的延伸,是在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业社会的基础是农民,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市民,信息社会的基础是网民。在以网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行为方式上说,网络环境的时间和空间有无限的扩充性和多样性。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或者说网络时间的特点是“实时、时时、无时”。用户实时交互、网民时时在线、信息无时不在。北京的下班了,巴黎的还在工作;巴黎的下班了,纽约的继续干。3人组成的跨国公司,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发挥作用。网络空间是真正的“天涯咫尺”——鼠标一点,漫游全球。人们所期望的全球化、多极化、个性化的特征,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网络环境中所有的网民都是一个符号、一个代码、一个信息点。在点对点的交往中,不管你是总统还是商店售货员,都可以处在一种自由、平等和直接的交流之中。网络环境的信息传播无阻碍状态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打破层级界限,追求有效和直接的点对点的交往。
从社会形态上说,网络基本属于虚拟社会。网民既无身份证又无社会安全号,不但匿名而且一人多名,甚至可以随时更改。网上无法律,其活动规则是在技术条件制约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产生的,且一直在修订和完善中。政府有疆域,网络无国界。网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公民,网民在网上的活动是跨国界的。而在现实中,任何国家的公民都有自己的姓名和某种特定的识别方式,政府、法制和秩序构成的现实社会与域名和跨国界的网络虚拟社会的结合构成了我们今天新的社会形态。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1)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生产者成为信息资源的开发者。
(2)生产向着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生产与用户相结合,实现实时敏捷生产与智能生产。如国外出现的无人工厂,实现了全部的网络化操作。
(3)企业组织结构呈现网络化与灵活化的特点,创新、柔性、信息和知识生产型企业将是成功的企业。
(4)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知识与柔性管理。
(5)技术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知识化、可视化、柔性化发展。
(6)产品呈现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和市场周期短的特点。
(7)社会分配按照贡献大小及知识结构分配。
(8)市场呈现全球化、网络化、无国界化与变化快的特点。
(9)产业结构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主,物质生产和服务业为辅。
(10)在就业方面,从事信息、知识生产的劳动者就业率高,体力劳动者的失业率提高。
(11)企业文化是创新、合作与学习。
(1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知识和信息,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
由此可见,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必然会给我们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当前的问题不是我们想不想、愿不愿意,而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会引发许多新的变化,面对市场的全球化、国际化,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可能在新的国际分工面前作出新的选择,由此也必然引发一个地区和企业的重新洗牌。
二、信息化发展的国际比较
(一)中美信息化发展的比较
1.政府信息网络
美国政府信息网络,除国防部和军方以外,基本上都是在公共电信网络上建立虚拟专网。联邦政府机构各自分散建设虚拟专网,目前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GITS)正在着手组织统一的联邦政府信息网络。在州政府一级,大部分已经规划或实施了统一的连接州政府各个机构及公立学校、图书馆的网络,如得克萨斯州的政府专用虚拟网等。
在中国,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还未形成,以此为目标的“金桥工程”由于种种原因进展缓慢,从目前情况看,也不太可能达到开始的计划目标。“金桥工程”的业主单位,已经朝经营性的通信公司方向发展。一些部门,如广播电视、电力、铁路、公安、民航等,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通信资源,但离建成一个政府信息网络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2.应用系统
美国政府机构的应用系统,已经进入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正在走向更加复杂的机构内外结合的业务领域,向真正的电子政府迈进。例如,美国全国各地及在加拿大、墨西哥工作的美国公民,都可以通过财政部的收入和税务报告系统(STAWRS),申报自己的收入、交个人所得税。财政部的国际贸易数据系统(ITDS),连接着80多个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政府机构,收集并处理数据。国防部的旅行(出差)系统,以国防部的NIPRNET为基础,连接公共电信网络和旅行机构的服务系统,为所有美国军人提供从出差审批到旅行车(机)票、旅馆预订、费用领取和报销等全过程服务。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政府日常业务,还处在手工处理阶段,政府的办公自动化任务还十分艰巨。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大多是分散的、小型的,这也是我国绝大多数政府网站只能提供一般情况介绍,不能提供在线服务的原因之一。
3.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美国数百个联邦政府机构具有信息收集、统计、调查的职能,但收集信息必须报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批准,由行政管理和预算局进行协调。各政府机构每次信息收集,必须提前60天在《联邦公告》上通报,在这60天内,任何人都有权对此发表意见和评论。在向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申报时,必须将《联邦公告》上征集的全部意见一起报告。批准后的信息收集有一个统一的信息收集代码,没有这个代码的信息收集就不是合法的收集,企业和公民有权不填报。根据《信息自由法》和《文书工作缩减法》的规定,凡是赋予信息收集代码的信息,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一律向社会发布。许多政府机构设置了信息解密办公室,根据法律规定,及时将原来定为机密的信息解密。
与我国相比,美国政府信息资源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为了保证政府各个部门履行其职责需要,美国每年进行数百种信息收集,使联邦政府成为美国最大的信息收集者、生产者、发布者,1998年达到了350万人的年工作量。这么大量的工作,都是通过统一协调,避免了重复浪费。全部的统计调查资料不收成本费,可免费在政府部门内共享,绝大部分(除列为机密的以外)向全社会免费提供。第二,协调部门和统计实施部门分开,保证信息收集的有效性和信息共享的实现。第三,联邦政府机构除有一定的人员从事统计调查外,大部分的信息收集委托信息服务机构进行。
4.管理体制
美国政府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政府信息化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程序。所有联邦政府机构,都设立了直接向部门主要领导报告的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设有专门的办事机构。各个部门必须制定本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规划》,而且每年滚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主要包括网络建设规划、信息收集规划、重要信息系统规划等内容,提出每年和五年的目标及对资源(包括资金)的要求。州政府有的设立信息资源管理部,如得克萨斯州、明尼苏达州等;有的设置州信息主管,在信息主管下设一个或几个管理机构,如加利福尼亚州、新泽西州等(全美国的信息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州)。
5.资金投入
美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上,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必要的支出得到充分的保障。10年前,联邦政府每年在IT上的支出为180亿美元,现在为230亿~250亿美元。据估计,美国联邦政府从1981年到1998年,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共支付了约4000亿美元。州政府的支出视州的大小而不同,得克萨斯州1998财政年度的预算为18亿美元。如果一般以10亿美元推算,50个州的总开支约为500亿美元。各种地方政府的开支总额,按与州政府持平推算,也是500亿美元。以上相加,美国政府部门每年在IT上的开支,约为1200多亿美元。尽管我国政府在信息化投入方面,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但资金严重不足确是事实。政府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二)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我国信息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4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各个部委局和地方省市县先后成立了信息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系会议,开始实施了“金桥”“金关”“金卡”“金税”等信息化重大工程。1994年,广东省率先成立了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大大推动了信息化建设。我国信息化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金”字系列工程,另一个是政府上网工程。
在“金”字系列工程方面,“金桥工程”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计划建成一个连接全国各省市区、400多个中心城市,与几十个部委互联的专用基础通信网络,具有相当规模的服务能力。“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到1999年,“金关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银行、外汇管理局和海关的计算机联网。全国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管理局和海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在进行进出口结汇业务时的全国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对进出口企业的报关单给予核验,有效地防止利用假报关单骗汇、逃汇和套汇等违法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外贸企业进出口结汇的效率。“金卡工程”主要是推动银行卡跨行业务的联营工作,其中12个试点城市已全部实现了同城跨行的自动取款机联网,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每天处理5万多笔业务,金额达800亿~1000亿元,每天为国家增加可使用资金500亿元;非银行智能卡也在公安、保险、劳动工资、交通管理、医疗卫生等各领域广泛应用。“金税工程”的首期工程是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运行3年多来,共查出利用假发票违法违纪案件3万多起,追缴税款1.5亿元。
三、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网络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
(一)管理信息化、市场网络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从管理信息化来看,一是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化,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设计、工艺编制到制造过程全部数字化;二是过程信息化,包括办公自动化(OA)、材料需求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等;三是柔性制造系统(FRP)和加工中心(MC);四是测试(CAT)、质量控制的信息化;五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六是因特网和内部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络系统。
从市场营销网络化来看,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物质资源的重要性已让位于信息资源,谁拥有准确、及时、可靠、全面的信息,谁就占有市场的主动权。市场和销售的网络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全球大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信息采集员。
(二)我国实现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的条件
1.后发成本优势
我国能够通过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超越一些历史发展阶段,直接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已有经验和技术,享受“后发优势”。作为后来者,我们不需要花费巨资来从事研究与开发,大大减少开发过程的风险成本,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大量资源用于其他经济活动,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网络技术为后来者开辟了“新大陆”并大大降低了后继者的进入成本。可以利用先行者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对后来者来说,重要性不亚于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利用。此外,国际贸易不仅使后来者扩大了销售市场,促进了国内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后发者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吸引先行者的资本和技术,从而有利于克服要素“瓶颈”。
2.后来者没有结构惯性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完整而且联系密切,具有强大的惯性,进行结构调整,成本过大。我们可以在新的起点上,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工业化。
3.信息产业容易跨越
信息产业历史不长,具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双重属性。因特网的历史更短,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此领域的差距不大,至多落后10~15年。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在3%左右,而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九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是总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
4.信息市场潜力大
我国消费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到2000年,全国信息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4000亿元,比20世纪90年代初扩大了8倍。我国彩色电视机、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集成电路等主要电子产品的产业规模日渐壮大。我国的有线电视用户达1亿户,电视网络已成为世界第1位,固定电话网络规模已居世界第2位,这也会有利于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进入,从根本上提升相关产业的素质。
5.信息设施有较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通信网已拥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因特网等多种技术手段,长途传输、电话交换以及移动通信都实现了数字化,正在向新一代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推进。全国性信息应用系统现已经遍及金融、海关、财税、外贸等各个部门与行业,区域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上网企业迅速增加,网上交易额逐步增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媒体等各种信息产业形态已经起步。
6.有民间资本支撑和局部技术优势
我国有100000亿元的民间资本可为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撑。尽管我们国家在总体上,经济科技实力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但在计算机、系统集成、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数字程控交换、光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这为实施技术跨越奠定了物质基础。我们有可能利用“赢家通吃”的规律,即技术上领先一步,有可能占领该领域的大部分市场。
7.有一批创新主体和示范工程
有7万家具有机制优势和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企业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创新主体和载体。我国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金桥”“金卡”“金税”“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均已开通运行。
8.有市场体制支撑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通过改革,特别是一系列有利于发挥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创新,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将会被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出来,所有这些都为激励和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要把上述跨越式发展的潜在因素变成现实,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创新,技术跨越是不可能的。
(三)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能带动工业化向纵深发展
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推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辐射传统产业
信息生产力具有极大的辐射性。如在农业生产中发展精准农业,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实现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系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工业中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在服务业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2.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信息技术有高度创新性、高度渗透性和高度倍增性。它能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机电一体化以及电子商务引发商务领域的变革等,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结构升级的作用是深入、立体和内在的提升,能够在其他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发挥作用,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因特网给美国人带来的成本节约高达每年20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每年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0.4%。
3.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分化和替代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对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并使传统产业不断走向分化,在分化过程中,有的被淘汰出局,有的实现了升级换代。通过信息化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高速度、高效益、低投入、低消耗的集约型增长。信息产业因其关联度、感应度、带动度大,能提供高技术、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突破现有的需求约束,创造新的需求,带动新产业的发展。
4.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管理创新重组传统产业
经济活动的效率取决于人、财、物的动态配置效率,而决定配置效率的是信息。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和社会协作方式,为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
5.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产业的时空限制
卫星通讯、高速网络、可视电话、联机检索、电视会议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使信息的流通时间由过去的以周、日计缩短为现在以分、秒计,大大加快了财富的增值过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工业经济的空间扩大到覆盖全球的若干领域,大型跨国公司有效地组织其经营活动,因特网上的购物已没有了国界,也没有昼夜之分。
(四)教育先行,用教育信息化带动社会经济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会产生如下革命性变化。①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别,远程网络教育将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具有覆盖面广、全方位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优势,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②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传统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教师和巨额资金,限制了传统教育在短期内的大规模发展。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发展现代教育信息化,可以较快地将教育普及到传统课堂不能达到的地方。③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因特网跨越时空的特点,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网。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信息化克服了函授、广播与电视等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师生分离、反馈滞后、交互困难等弱点,为在远程状态下进行个别化学习的学员营造能够再现面对面教学辅导的教学氛围,提供师生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⑤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网络教学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特征。254个对照实验表明,教学中适当使用计算机和因特网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所用的时间减少了30%。⑥有助于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计算机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确立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⑦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更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例如:美国宇航局通过因特网向中学生开放,允许他们与宇航员对话和收集关于太空的信息。⑧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现代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与这种“知识爆炸”相适应,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能较快地进行更新,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⑨有利于实施宽进严出的机制。
坚持教育先行,要加强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教育一方面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二是对管理者的教育,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所具备的信息处理所需的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网络已成为开展领导活动和行使领导职能的重要平台,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质迫在眉睫。三是国民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信息教育,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
(一)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所谓工业化就是“一系列基于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里的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包括了“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内容就是发展,而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制造业在总产出和就业中所占份额上升及农业所占份额相应下降。撒克(印度经济学家)也认为,工业化就是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亦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的过程。可见,所谓工业化,其核心内容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工业化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信息化是从工业化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信息化的发展又须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同时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物资、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自主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为信息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了的信息化体制通过对传统工业化体制的大规模改造,则能够使传统工业实现工业信息化。信息化对工业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光纤通信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一系列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没有信息化,世纪之交的工业化将停滞不前或徘徊不定。信息化虽然对工业化具有推动作用,但不能因此忽视传统工业自身作用及功能的发挥。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强调两者的关系如基础与前提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等,并非意味着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在前或信息化的推进必须在后,也不意味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两者先后不可逾越或不能两步并作一步。事实上,从国际经验来看,信息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以工业化完成为前提,相反,根据后发优势和经济赶超战略,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就着手于信息化工作,通过采取两步并作一步走的并行发展方针,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体技术落后是我们的基本情况,大量高科技尖端技术并没有为我们所掌握。那么,中国的工业化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二)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政策选择
第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这是新时期能否转变工业信息化思维的概念环节。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和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同时,信息化也正在成为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我们将开始第三步战略,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信息化的发展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十分重要:发达国家希望通过信息化战略保持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技领先优势,进而在世界经济中继续占据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依靠信息化战略,加快经济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差距,从而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发挥在国际事务中应有的作用。信息化正在成为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要准确理解“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内涵,这是能否认同中国式工业化、信息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为谋求在世界信息化进程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少国家都纷纷确立了以推进信息化为特征的发展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速或促进了世界信息化的发展。为顺应这一世界信息化潮流,“十五”计划建议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我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相比,我们的后发优势是比较充裕的。国际经验也表明,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一并进入信息化时代,并利用信息化来推动工业化和改造传统工业,进而可以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模式。
第三,要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发展的方针,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保证。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尚处于中期阶段,因此,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很显然,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行不通,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也不容许我们走传统的线性发展道路(或常规发展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不能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对立起来,或者埋头工业化而置信息化于不顾,也不能脱离工业化现状盲目追求信息化,而必须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促进工业化任务完成的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十五”期间的工业化,如果没有信息化的配合,就不可能顺利推进。所以,必须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实现工业信息化和信息工业化的双重目标(或最优境界)。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信息和知识替代传统的物质消耗,又能够利用网络赶超时空的特性,加强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关系。这样,在技术、时间、资金、劳动力等资源上,通过信息化去推动工业化,就可以实现赶超、达到跨越式的目的,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基础和推动作用,使信息化成为带动工业化升级的强大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工业信息化,在信息化过程中实现信息工业化。
第四,要重视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机遇战略。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带动者;②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③信息网络迅速崛起,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托;④世界各国积极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趋势中,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以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网络性能、应用程度为代表的信息化能力,正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制高点。这种新的发展趋势,给我国信息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①信息化具有全球性,必须以世界为舞台,处在工业化途中的中国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步入信息化进程,这为中国推行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超常规发展的极好机遇;②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利于我国利用工业化国家的直接投资,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③信息化加快了科技和信息的传播,这为中国引进、开发高新技术与对外宣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④移动通信、IP电话和因特网的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市场的急剧扩大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⑤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小型化不断向纵深推进,给我国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超越的某些阶段”和“极多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同时,必须实施机遇战略。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要理论、实践与市场的结合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在从事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工作中,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工作中,尚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理论指导。无论在战略体系、基础理论,还是基本概念方面,对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从对这些名词的解释到基本的理论出处,都很难得到众口一词的认同,这不能不说是理论对实践指导的缺陷。正因如此,我国理论界需要更多地关注和研究信息化问题。
信息化需要社会的实践。无论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还是企业信息化,包括正在加快的电子政务的推进,都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社会实践。但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由于几年前我们对网络、网络经济以及信息技术认识上的不够全面、把握的不够准确,出现了一个时期的泡沫和反复,以至于迄今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对信息技术的厌倦。
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探索,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领域,特别是在企业信息化领域,经过了从最初的发起、发动、号召,延伸到扎实推进的阶段。在深入理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中,企业作为信息化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成效正在显现,涌现出以联想、海尔为典型的优秀信息化企业经验,就是重要的标志。一个时期以来,我们还在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里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企业信息化从掀起到实践,从提高认识到真正学会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在加强管理、改革创新、开拓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体现的成效,唤起更多的企业投入到信息化的实践中来。因而,实践总结、应用推广成为企业信息化得以深入的关键。
信息化需要市场的推进。各方面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核心,要重视发挥市场在实现信息化,特别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企业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更要坚持以市场的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企业在信息化中的主体地位,确立好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分工。信息化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社会的实践、需要市场的推进。希望有更多的仁人志士能够加入到研究、实践与推广的行列中来,将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更好地推向前进。
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快建立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和服务基础上的发展,发展既有数量规模、还有技术含量和市场控制力、更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不断提高和完善信息增值服务的质量,构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产业基础。
从信息化要履行带动工业化、要推进现代化的重任看,工业化、现代化乃至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正如吴邦国同志指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企业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过程。包括实现管理流程的改造、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过程;实现改造传统产业、调整行业和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五、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信息化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
中国实施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战略体系,它的提出和运行,从本质上分析,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高度的整体提升”。在规定的时段内,中国的信息化最终必须同时满足以下12项基本战略要求。
(1)国家综合实力应获得“阶梯式提高”。
(2)国家发展的制约“瓶颈”应得到“有效地克服”。
(3)国家行为在新的战略框架下“规范有序地运行”。
(4)国家整合能力的功效具有“质的提高”。
(5)生活质量在一个全新阶段中实现“整体的优化”。
(6)全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有序水平具有“实质性的进步”。
(7)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国家管理的成功范例”。
(8)在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9)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成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整体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和集聚财富的能力。
(10)必须依靠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满足全体国民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理性需求”。
(11)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确保国家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安全、食物安全和国防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12)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全面提高我国民众的科技素质,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二)加快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
1.政府要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
政府推进产业化的政策取向,应促使企业制定适合国情的正确的经营战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进程的快慢,取决于市场有多大。决定市场大小的关键是信息能否赢得用户,用户所需的信息能否最快捷、最经济地获取。所以,信息服务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市场策划,把营销战略调整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适合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把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结合好,重点放在内容的建设上,克服重网络、轻应用的倾向,以丰富、适用的内容吸引用户,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提高服务水平。
2.信息服务企业要进行市场创新
目前市场因素对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看,培育和营造市场的空间都很大。做好开拓市场这篇大文章,要有新思路,各企业不妨试试既竞争又联合的办法。如果总是按照老一套做法,大家都在市场竞争中对已有的信息资源和现有的用户争来夺去,信息服务业不会有什么新发展。把市场做大的关键是要有丰富而新颖、适用的信息内容。最有效的做法是各企业注意力的重点要放在开辟新市场上: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大力开发建设新的信息资源,或对信息进行重组和信息资源再开发,为消费者生产和提供具有特色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创出自己的品牌。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都能在开发新的信息资源上下功夫,信息市场必定会做大。
3.规范竞争秩序,形成合理的企业分工格局
因特网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信息服务业是其业务开发和应用的重中之重,应在整个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都建立起有序的竞争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使相关企业在竞争中成长,提供种类繁多的信息服务,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布局上应在发展大集团的同时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发挥其作用。
4.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丰富社会信息资源
政府的信息活动规模巨大,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发布者。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公众具有强大影响力,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价值极大,在信息化进程中应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政府依法及时公开非密信息,是实现全社会信息共享的关键环节,还能非常有效地丰富社会信息资源,带动信息服务业以至整个信息化的发展。
5.加快政府部门信息机构改革步伐,实行企业化经营
政府信息机构经过多年的信息资源积累和技术手段的改善,服务经验较多,人才力量较强,近年来在为社会服务方面也有了较多的体验,要加大改革力度,把它们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促使其快速成为专业信息服务的领头雁和行业咨询的中坚力量,成为信息服务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做好了,不仅可以快捷开发和充分利用政府信息资源,而且可以活跃信息市场。
6.政府部门要带头有偿地使用信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和职能的转变,政府部门要改变单纯靠行政手段采集信息的做法,在充分利用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应委托社会上的信息服务企业为自己采集和处理特定的信息,还可以有偿地在市场上选购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做有利于丰富政府信息资源,还有利于信息服务业的大发展。
7.要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
在信息服务领域民营企业正在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应引导民营企业从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战略管理;丰富信息内容,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和品牌;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支持民营企业采用先进的方便用户的技术,更要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和“走出去”,扩展国际市场。
8.政府部门和信息服务企业要通力合作建好公共资源平台、大力发展中文信息处理业务
国家已经出台了重点支持因特网信息服务等产品产业化的计划,网络产品生产企业要制造出好产品供信息服务企业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
(三)加快推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制定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行为,要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要采取措施,实行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但是,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它的广度和深度反映整个国家信息化水平。在企业信息化实践中,有许多问题不是企业自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发展环境。近几年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了推进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方案。我国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也给予了一定重视,但尚没有形成统一规划来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力量。
2.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法律、规章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其前提之一就是要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现在我国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信息标准化规范,对实现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带来了极大不便。与此同时,各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上也往往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同样影响了信息交流与共享。此外,信息市场上存在的无序化状态和不正当竞争更应引起人们关注,制定法规加以规范,否则不利于企业信息化顺利进行。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各类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信息资源分类标准规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信息市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必要的标准规范和法律、规章。
3.出台必要的促进政策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历史不长,经验不足,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或信心不足或缺乏资金,国内信息技术开发基础还很薄弱,需要国家有一定的支持、扶植和促进。建议有关部门设立“企业信息化专项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给企业以优惠贷款的支持;把信息化改造列入技改项目中去;在行业管理中要把信息化水平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在建立和发展大企业集团时,将加强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力考虑进去;鼓励开发通用性或移植性较强的应用软件;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通讯费用,使企业用得好、用得起。
4.建立一支技术推广队伍,扎扎实实地帮助企业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比较成熟,它们也非常看好并积极进军中国这一巨大市场。现在国内许多大企业的信息化工程也主要引进的是国外信息系统。但由于我国企业有着太多的独特性,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阶段性,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国内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在二次开发和本土化方面的工作也不够深入,所以许多企业所建的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国内一些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机构在开发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实力与国外一些大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大规模提供服务受到诸多限制。不少企业或因不了解情况或因饥不择食而找了一些技术和服务能力不足的单位合作,结果留下很多后遗症,教训深刻。建议有关部门选择若干家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技术机构,在资金、技术、政策上进行扶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支有实力的正规的技术推广队伍,扎扎实实地帮助企业逐步进行信息化建设。
5.组织力量进行大规模人才培训和信息化基础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
企业对信息化问题不够重视或建设成效不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信息化的意义了解不足。既不知道信息化到底能干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建设。因此,进行信息化基础知识普及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国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满足不了企业需要,也是限制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人才培训是当务之急。建议有关部门利用现有大专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选择若干个单位作为试点,进行确有实效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训和企业管理人员信息知识及技能培训;同时各级信息主管部门应把宣传普及信息化意识、知识和技能列为每年的重要工作,编制各种宣传材料和有关图书、音像制品等。
6.进一步做好试点和经验推广工作
国内外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实例很多,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这一现实,不仅可以增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和积极性,也可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建议有关部门多组织召开一些有关企业信息化的交流研讨会,编写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提供给企业学习参考。
7.集中力量开展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要从总体上把握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制定有关政策,搞好调查研究十分迫切。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市场变化节奏加快,企业管理模式、理念也在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和实现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追踪国外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十分重要。现在国内有一些部门和机构如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信息协会等近年来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今后更应进一步深入地进行。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对企业信息化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制定出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
8.企业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认识不足是我国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没能取得应有成效的重要原因。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可以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对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难度估计不足,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模式、手段的认识存在偏差,等等,其结果可能是或不予重视,或期望过高,或虎头蛇尾,或误入歧途。出现此类问题,一是信息化管理机构层次低,无力进行部门间的协调与组织;二是实施过程中决心不大,措施不力,遇有阻力便半途而废;三是不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与稳定,管理层、操作层、实施层对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或认识不一致,不能协同动作;四是缺乏必要的后续资金保障,使信息化建设善始不能善终。企业信息化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大力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手段,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才是目的。因此,不能以单纯技术观点来对待企业信息化。企业领导乃至全体职工都应提高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并自觉培养和强化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信息化是所有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并非只有大企业才应做、小企业不必做的事情,每个企业都要认真研究自身的信息化问题;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解决方案,当然也就不仅仅是技术人员的事;信息化并不能包治百病,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信息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能指望建立了某一系统工程就万事大吉。
9.要在搞好改制的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信息化建设尤其是重大信息化工程,如制造资源计划(MRP Ⅱ)、企业资源计划(ERP)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实质上都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代表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升级,更重要的则是管理思想的创新。如果企业原来的管理一团糟,也没有改变的愿望,硬是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再好的软件和硬件也发挥不了作用,用工业化办法来搞信息化注定要失败。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改制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管理基础和运行机制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信息化建设将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一步到位,要在总体规划上多花些功夫,具体实施可以分步进行。
10.实行“一把手原则”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企业主要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企业第一把手的决心,在工程关键点上的决策与亲自领导、组织、协调是重大信息化工程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各典型企业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都证实了这一点。信息化必将引起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的深层次变革,引发企业全面创新,企业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参与总体规划的设计、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并对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组织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