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基础网络的投入不断加大,企业信息化进一步的深化,通讯设施不断完善,物流设施的不完善,物流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对培养物流电子商务人才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的各种条件。但是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仍然不大,在物流电子商务方面认识仍有不足,我国物流企业要在深入了解、找出差距、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中发展壮大,并积极地参与到物流业的竞争中。
一、物流电子商务的涵义
物流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利用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服务三者的统一,物流电子商务所实现的是物流组织方式、交易方式、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的电子化。从以上定义看,它至少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涵。
首先从物流活动来看,物流服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商务活动,也包括商务活动的洽谈、签约、支付、履行、结算的各个过程,这些商务过程也可以进行电子化,这一过程的电子化也包含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与电子商务不同的是物流电子商务交易的标的是物流服务而不是商品,所以不是物流而是物流服务流),即物流服务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物流电子商务。
其次物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的无缝链接,而且这种链接同时还具备预见功能,可以在上下游企业间提供一种透明的可见性功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管理库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为物流电子商务提供一套先进的、集成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从而为企业建立敏捷的供应链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决策支持。
二、我国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我国物流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有些方面实现了电子化,但在利用互联网来完成物流全过程和信息化投入方面严重不足。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有关信息可知:近两年来我国成立了73万家物流公司,我国还计划在10年内建100个物流中心、7个主要交易中心,我国物流企业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连锁企业只有700余家左右(其中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物流上市公司40家左右。从以上数字上看我国大型的、成规模的物流企业所占比例非常小,我国物流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目前我国中小型物流业中仍存在着“小,少.弱、散”的特点,即: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等。
2.我国物流电子商务化水平仍然较低。现阶段我国物流电子商务化水平仍然较低,这是由我国的物流企业和它们的运作有关的。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行政控制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具有行业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等特点。这类企业只进行传统的货物运输,是属于传统的、业务单一的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另一类是非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由市场培育出来,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各类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股份制形式直接创立的物流企业。它们不仅经营货物运输,同时进行物流的策划等业务,它们借助分散全国各地之便,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互联网等方式将产品和服务配送到世界各地。在运作上两类企业也各不相同,前者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开始显示出它们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趋势,许多受控型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股份制改造或其他方式的重组,后者虽然具有较高的市场敏锐度、反应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因为企业小,资金短缺等原因在电子商务信息方面的投入不足,因而竞争能力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3.我国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化人才紧缺。2006年我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物流服务的产值达到59.6万亿人民币,有预测显示我国的物流产业仍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0万人之巨,现阶我国仅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每年需求量就为三万到四万人,物流技术操作和营销人才每年需要三万人以上。据教育部的统计我国高等院校办物流专业的院校也只有20多所,每年的物流专业人才只有8000至10000人之间,市场需求缺口非常大。目前,国内的物流高级管理人才主要是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员,我国本土的本科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
工作,直到2003年才有高校正式启动,而研究生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只是在近两年开始。
三、我国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建立与物流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物流体系。我国的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目前仍处在比较困难的成长阶段,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是物流电子商务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实际上任何一个完整物流的电子商务运作过程,都包含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三个环节,在信息流、资金流可以在网上进行的情况下,网下的物流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网下物流体系可以有以下几种组建模式:
一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活动共用一套物流系统。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Inernet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拥有完善流通渠道包括物流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比ISP、ICP或因特网站经营者为从事电子商务而建立销售渠道和物流系统更加方便。国内从事普通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制造商进行销售的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得比较明显。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制造商的核心业务是商品开发、设计和制造。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不仅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还有覆盖整个销售区域的物流、配送网。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要比专业流通企业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能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电子商务不需要新增物流、配送投资。对这些企业来讲,比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批发商和零售商应该比制造商具有组织物流的优势,因为它们主业就是流通。
二是ISP、ICP自建物流系统或利用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国内一些企业与国外的信息企业合资组建电子商务公司时,解决物流和配送系统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己组建物流公司。今后将会有一批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物流公司以这种方式出现。新组建的物流公司必须按照物流的要求来运作,才有可能成功。二是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按照供应链理论,将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业务外包给从事该业务的专业公司去做,这样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互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这样所形成的供应链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它们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的上游或下游延伸,向上延伸到制造业,向下延伸到销售业。
上述三种运作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性,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业务性质、作业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并做出慎重的选择。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在保证既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采用更经济,成本更低的方式。
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体系。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组成,它们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是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中坚力量。尽管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乐观,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是以旧有的物流流通企业为主体,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意识、经营作风以适应物流电子商务的要求。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前景,给物流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可以预见,能否抓住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经济增长点,将是物流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关键。在入世后我国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应跟踪市场节奏,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我国自己的实际情况,搭建了适应于我国市场状况的第三方物流环境。具体来说,物流企业只有经营意识和经营思路变化了,企业才能合理地进行资产重组,使企业增强活力,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才能合理的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加大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投入;才能合理地进行人才的储备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是建立企业联盟战略。我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企业,随着我国加入WTO的物流服务过渡期结束,随着国外从事第三方物流巨头如TPC、UPS、DHI、FedEx以及近铁公司、日通公司的进入,我国众多的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得不到政府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下,我国企业应着眼于今后的艰巨形势,依靠壮大自身实力,立足于未来的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现阶段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采取兼并、收购特别是成立企业联盟的形式,才能迅速壮大,增强企业的实力。我国现在的物流企业,无论是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还是货代企业都缺少规模型的龙头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装备也较为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缺乏规模优势,也缺乏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只有通过成立企业联盟,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避免恶性竞争,才能够摆脱弱小的现状,走向强大。
3.建立我国企业自营物流电子商务体系。企业自营物流的优势在于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易与生产和其他业务环节密切配合,全力服务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确保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对于竞争激烈的产业,有利于企业对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控制,合理地规划管理流程,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对于规模较少、产品单一的企业而言,自营物流可以使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结合更加紧密,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可以使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配送以及生产支持战略一体化,实现准时采购,增加批次减少批量,调控库存,减少资金战胜,降低成本,从而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营运资本。企业开展自营物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物流功能自备。这种表现形式在传统企业中非常普遍,企业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企业拥有一个完备的自我服务体系。这其中又包含二种情况:首先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彼此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物流使命;其次是企业内部设有物流运作综合管理部门,通过资源和功能的整合,专设企业物流部或物流公司来统一管理企业的物流动作。我国的工业基本上还处于第一种情况,但也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设立物流部或物流公司。
二是物流功能外包。这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将有关的物流服务委托给物流企业去做,即从市场上购买有关的物流服务,如由专门的运输公司负责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二是物流服务的基础高州为企业所有,但委托有关物流B来运作,如请仓库管理公司来管理仓库,或请物流企业来运作管理现有的企业车队。
4.构建我国物流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自2004年12月始,中国的服务业包括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我国的物流企业如果想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核心竞争力又称为核心能力或者核心专长,是区别于企业一般竞争力,可以树立并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能为其客户带来特殊效用的能力资源。根据我国物流企业的具体情况,为提升我国物流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努力:
一是逐步加大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物流电子商务的特点是利用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服务三者的统一,物流电子商务所实现的是物流组织方式、交易方式、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的电子化。物流企业要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满足客户价值需要,就应该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和有效满足货主企业物流需求的能力。这些都是信息化要求的结果,应加强在电子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才能满足上述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加大适应于货主企业物流需求的物流服务产品(尤其是增值服务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能力;快速响应货主企业物流需求,为货主企业提供定制的专项或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基于货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活动管理能力;帮助货主企业进行物流运营诊断并使其物流合理化的能力;物流信息系统构建及开发能力;进行物流追踪并实时提供物流市场信息及预测、决策能力等等。物流企业只有在具备上述诸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则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是加强物流电子商务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要实现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或几项,既懂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又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复合型物流电子商务人才是保证。我国物流企业在量有了长足的增长以后,要在质方面有所突破,这就是要加大物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培养人才的机制是物流人才和电子商务人才是分开来培养的,这样的人才不符合物流电子商务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才的储备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