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平台强势出击 疯狂夺取半壁江山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1-01-17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自主平台市场研究报告指出:自主平台市场总体规模为3.84亿元,占管理软件平台市场的40%,占中国管理软件市场份额仅达3.18%,但是自主平台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77%,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悉,在刚刚过去的几年中, 管理软件平台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忽然被各个软件提供商,尤其是管理软件提供商所认识到,并且不约而同地开始向这个市场进军。已经走向自主平台并且做得比较突出的代表性厂商只有SAP和博科资讯。但是由于是新兴市场,用户对自主平台的概念认识度不高,SAP和博科资讯的产品宣传力度不够,目前自主平台的市场份额并不高,占管理软件平台的40%,占管理软件整个市场的3.18%

管理信息化从粗放走到精细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从自主开发、走向商品化、再“走回自主开发”的趋势,企业管理软件逐步走向成熟。之所以说“走回自主开发”,因为随着企业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个性化、自主性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由于商业信息保密的考虑,目前500强的多数企业的关键核心模块都需要有自己的团队建设和维护。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企业走向了自主开发,选择了平台配置化来建设一个完善的可自主操控的管理软件平台。通过平台商提供的各种标准套件和工具,企业可以在降低了自身工作量的基础上,极大的实现了行业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结合,同时也能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的长远目标。

国内用户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但他们正开始大规模地建设相关的应用系统。信息化兴起时,用户基本上采用定制化开发软件,一时间花上百万定制一套软件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定制开发的优势是量身定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尤其对于管理不太规范的中国企业很有说服力。

但是,定制系统的灵活性差,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以现有管理模式为基础,难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往往是IT部门开发出来后,业务部门的需求已经方式变化。未经一定数量用户的使用,技术成熟度低,在运行中极易出现问题,需要经常性的维护;开发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进度难以控制;由于大部分软件都是针对用户具体情况定制,日后软件的维护和升级都需要单独修改、重新开发,这些都意味着较高的维护成本。同时,集团在不断的兼并、重组,并且不断向其他业务领域延伸。定制系统的扩展性差、适应性差的缺点越来越突出。

四种模式两进两退

在定制化阶段,问题重重,比如功能性不足,安全性不够,扩展性不保,漫天要价的方案和主方案要价不高、维护方案惊人的钓鱼方案随处可见,相当一批方案写手不懂得编写ERP实施方案的要求、要领和基本常识。使得定制开发的软件无法将管理软件的先进管理思想如标准化思想、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思想等融入其中。同时由于成熟软件产品的不断丰富和蚕食,定制开发必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通用化软件是指客户无需为软件添加或调整代码和语句即能完成软件的安装配置、应用初始化、系统管理、用户使用的全过程,并且软件至少能满足80%以上的用户某一组应用需求。通用化软件需要厂商在产品的研发上有长期的积累,包括管理理论的积累、产品技术的积累和客户的积累。

通用化软件,尤其是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商品化软件,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经过大量用户的应用,理应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在中国的大多数的应用情况远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软件的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并不同步,它们各自经历着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形成的S形曲线族。 如果软件和企业两族曲线都能随着时间进度而进化,且能够通过各自的持续改进消除相互间矛盾,这样的成熟通用化软件就可以称之为最佳实践。并且,中国的企业的很多业务模式处于模糊地带,成为潜规则,这些规则在快速求变的环境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通用化软件不能实现对企业灵活有效的管理控制。

中国信息化厂商如用友、金蝶等积极投入,在财务软件的基础上扩展出各自版本的ERP产品,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没有整体的管理思想、理念,所以 ERP领域我们还处于跟跑状态,要赶上或超过国外产品,国产ERP可能还需要系统地建立一套ERP管理思想,以指导ERP系统的完善搭建。

行业化软件理解为将专业软件打散重新洗牌组合后的通用化软件,只不过在这个软件功能中同时涵盖了多专业的要求。由于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过程和类型、制造方式不同,产品种类、计划模式差异较大,业务流程还在不断变化,其行业特点往往在通用化软件中得不到体现。

行业化软件部分解决了不同行业的业务特点和信息化基础架构差异较大的问题。其实,国内软件企业在行业化之路上的探索由来已久,但大多退回到通用软件中。究其原因,他们的行业化软件更多的是体现行业重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没有抽取出真正具有行业特点的东西。因此,这并不是行业化应用,充其量是特定企业的定制方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解决方案。厂商往往说“面向各种行业”,“适合各种企业”,实际等于什么都没说,用户不得要领,无法选择。即使国际知名厂商的通用化软件也分为针对一些重点行业的版本,并非“通用”。

所谓“平台化”,即将大量成熟而实用的应用组件和模块进行高度封装,并内置功能强大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电子表单管理系统、信息门户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消息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各种成熟的应用系统和开发工具。开发人员在进行软件开发过程中,绝大多数开发与应用无需特殊的编码,只需按照项目需求选择相应的组件或模块进行“拖拽式”配置,而捏合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正如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机器零部件,只需按要求简单的拼装即能成为完整的机械设备一样。因而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降低了软件开发与应用的难度,并且应用可立即部署,大大缩短了应用开发的调试期。

平台化与行业化模式是正向增长的模式,定制化与通用化是负向增长的模式;平台化的市场份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3.33%,是未来4年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模式,在2013年将与通用化模式平分市场,而行业化模式则平稳发展,定制化模式逐渐淡出市场。

零代码成就企业自主

严格来讲,目前的管理软件平台从用户应用角度来区分,还可以细分为二类:第一类是需要二次开发、需要编写代码,仍由IT技术人员打造管理系统的非自主平台;第二类是无需二次开发、零代码,能让管理人员和业务专家打造管理系统的完全配置化的自主平台。

目前管理软件平台主要整合ERP应用,用于整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应用。而自主平台除以上应用外,还能拓展应用,将扩展到更加复杂的系统,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虽然管理软件平台是一个新兴市场,但其竞争格局却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一方面,众多厂商纷纷加入到该领域,同时推出相关的产品;另一方面,无论是在技术、产品,还是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上,目前还没有哪个厂商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主要有以SAP、博科资讯等为代表的自主平台与管理软件同步发展的专业厂商。以用友、金蝶、浪潮等为代表的传统管理软件提供商。

赛迪顾问进一步指出用友、金蝶、浪潮等公司不属于严格意义上自主平台,但由于自主平台在中国时间短暂,用户认知度不高,容易产生混淆,并且不得不承认这种非自主平台还是与自主平台有着很多的联系。

研究表明,在大型企业中,采用平台配置化模式的用户增速最快,其增速比例超过一倍;而在中小企业中,由于应用信息化的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通用化和行业化模式占据主流,其达78%其中财务软件与人力资源软件由于标准化程度高而比例较高,但是由于通用化软件的弊端的显现,选择平台化的趋势在大幅度提高

另外,中小企业选择自主平台模式的比例从07年的2%提高到09年的14%,主要原因有:

     性价比高:产品价格和实用度都越来越接近中小型企业。

     灵活性:满足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变化快、迅速发展的需要。

     自主性:便于分期投入、便于分模块增长,实现中小企业业务变更时系统的同步调整。

     个性化:支持企业在无需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实现企业自主配置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实现了信息化的低成本、快实施、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