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津县交警大队以“警务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网络化、网络运转实战化、实战工作高效化”为目标,建立交通情报信息收集、信息反馈与评估等要素融合的信息研判机制。大队按照信息平台发布的指令开展工作,重点建立了四项信息研判机制。
一是强化交通拥堵信息研判,不断增强勤务工作时效性 。为最大限度地实施全县道路交通缓堵保畅,给科学部署警力提供有力依据,各中队加强交通拥堵信息研判,将拥堵报警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研判。通过对拥堵报警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对辖区发生交通拥堵空间和时间分布进行宏观把握,对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的点段进行微观分析,从而为疏堵保畅工作措施的合理调整提供了客观、全面的依据。各单位根据通报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分别提出整治交通拥堵的合理化建议,科学部署警力。如调整早晚高峰加班时间和地点,加大平峰时段管控、改变巡逻路线等,使疏堵保畅工作措施能够根据辖区流量变化不断得到充实、更新,最大程度的体现了“警力随着流量走”的原则。
二是加强交通事故分析研判,不断增强事故预防针对性。大队交通事故研判中心队对辖区交通事故总量,发生标准事故的起数,事故易发路段等数据进行定期汇总、分析,先后形成事故分析报告3份,提出事故预防对策和整改措施7件。同时,对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案例点评,并就事故多发点段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交通事故分析研判机制的建立,既促进了事故案卷的规范化管理进程,又使事故黑点得到了有效整治,还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是完善信访投诉分析研判,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大队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并随时进行分类、汇总,对突出的问题和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发生问题根源,提出改善民警执勤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执法提示,并定期编发“信访投诉信息”,及时向群众反馈,实行警民信息互动。从民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情况、规范警用器械使用、规范执勤执法行为、强化证据意识等方面提示各基层单位,引导民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整改和提高,指导规范执勤执法。
大队通过以上信息研判,提升了决策水平,突出表现为“快、准、灵、新、实”五个字。“快”,即改变了以往层层部署警务工作的状况,通过网络系统使决策直接传达至中队。同时,实现了执法办案网上审批,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准”,即依托信息系统对各类警情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了动态的交通安全走势,提高了决策部署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灵”,即利用网络覆盖广、传递快、信息量大的优势,使交警部门耳聪目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新”,即开辟了调研工作的新渠道,各级领导坐在办公室就可通过信息研判平台纵览交管情况、审时度势,及时发布各项指令;“实”,即通过警务信息网上流转,把工作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通过网络就可以直观地把事故防控、执法办案、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情况反映出来,使领导能真正掌握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