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行使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万庆良出席全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公开透明原则已经成为现代行政领域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成为防止公共权力滥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也是公民监督政府的有效途径。

  ●要密切关注群众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化政民互动内容,拓宽政民互动形式,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

  ●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立足社区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把社区打造成为反映民生问题的“窗口”、释放民生怨气的“港湾”、解开民生心锁的“钥匙”。

  本报讯 (记者徐海星 通讯员余洋)昨天上午,广州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出席会议并讲话。万庆良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政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行使,全力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副市长陈国,市政府秘书长谢晓丹,各相关区(县级市)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广州2011年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和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水平。

  其中,明确规定将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信息分类制作规范化,对于本单位职能、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审批材料,受理举报、投诉、求助的主要途径以及处理结果都有所明确。同时,依托政府网站,拓展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优化依申请公开受理答复机制;巩固完善行政全力运行规划化成果,优化行政监察模式,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构建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拓展政民互动渠道;继续深化街镇政务公开等。

  万庆良指出,广州在推动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越来越畅通,群众享受的服务越来越优质,并形成 “四条经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强制度保障。三是加强热点回应。四是加强政民互动。

  万庆良要求,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民为本,强化共识,具体要强化“四个意识”,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一是政治意识。推行政务公开,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二是法治意识。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使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使行政行为经得起司法审查,经得起人民群众的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三是责任意识。推行政务公开,是政府的法定义务。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及时、真实、全面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四是使命意识。要审时度势,牢牢把握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为核心任务,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万庆良强调,各级部门要突出重点,落实工作。要抓住行使权力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突出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事项,落实好“四项工作”:一是要抓住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重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政府购买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并做好相应服务工作。

  二是要攻克难点,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网上电子审批。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科学合理化,确保执法行为公平、公正、公开。加强行政过程和效能监督,促进科学发展。

  三是要打造亮点,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要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全面梳理社会管理事项,简化和优化工作流程。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立足社区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把社区打造成为反映民生问题的“窗口”、释放民生怨气的“港湾”、解开民生心锁的“钥匙”。

  四是要把握热点,进一步加强政民互动。要密切关注群众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化政民互动内容,拓宽政民互动形式, 通过主动接访、电子信箱等多种方式,使民声、民意、民情、民智得到充分表达,通过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