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发展的主题、主线和战略任务,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最近,科技部召开了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会议,在总结“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领会、理解和落实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的发展规划,就是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和实施对象,通过国家课题的支持,实现总体目标。要实现以上目标,信息化起着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制造业正朝着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存,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信息化是必备之基础。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效益,其效益主要是通过产品和服务实现的,信息化确定了自己的服务地位,就是要为企业增加效益。“十二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目标是 “增效”,这样就将自身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紧紧凝固在一起,服务对象实现了增效,提供信息化服务者本身也实现了增效,实现了多赢的目标。“服务增效、提升能力”作为“十二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定位和目标,在方法上要求“技术引领,科学发展”,在步骤上要求“需求牵引、业务融合”。主要专题包括,大型集团企业数字化示范、中小企业信息化深化应用示范、制造服务应用示范、制造物联示范、制造业信息化前沿技术与软件产品研发、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与支撑环境建设等。
陕西省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制造业的特色和优势明显,是国家首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省,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支撑课题的有力支持,西飞、西工大等单位承担的面向大型企业集团数字化综合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课题,对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综合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为我省其他大型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了范例。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工大等单位承担的行业软件重大支撑课题,开发的轻纺行业提供了协同生产集成信息化软件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安交通大学承担的模具ASP平台课题,为数百家中小模具企业提供了高效服务。由西工大牵头承担的地方示范课题,使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了“两甩”,为陕西地方支柱产业的信息化提供了技术资源。在“十一五”期间,陕西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在国家支撑课题的带动和促进下,取得良好的效果。
陕西作为装备制造大省,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光电仪器、能源化工、电器交通、医药轻纺等产业都有优势,信息化的基础很好。西飞、陕鼓等企业的信息化理念和思路都得到科技部有关专家的肯定。“十二五”期间如果抓住机遇,争取国家课题的支持,是一个上水平、上台阶、扩大应用领域的机遇,对于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十二五”期间陕西可以依托西飞、陕鼓、陕飞等大型集团制造企业,以建设数字化企业为目标,争取科技部支撑课题的支持,深化应用,更上台阶和水平,发挥龙头带动和中心辐射作用。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深化应用示范方面,陕西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高校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丰富,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优势,结合陕西的支柱产业,特别在产业集群方面选择突破点,借助于国家支撑课题的支持,建立企业集群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等,通过信息化提升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陕西有一大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大型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如电力、交通、航空航天、化工等,支持这些企业建立工程成套服务平台,争取效益最大化,建立维修大修服务平台,实现异地实时的维护维修和健康服务。同时,通过信息化推动高端装备及智能化产品开发和应用,陕鼓在制造服务应用方面已经先行一步,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建立一批制造服务应用示范,不仅为长远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改造升级。
“十二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支持对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支持针对行业特色的、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软件产品。陕西是科技大省,软件人才和高级研究人才资源丰富,开展这一专题的研究具有特别的优势。要组织力量对“云制造”技术、制造服务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制造物联技术等开展研究。作为互联网的深化和延拓,物联网受到重视,物联网通过传感网感知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通过应用网使处理过的信息到达不同目标,实现共享,从而实现“物―物”相联。制造业信息化要实现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物联网技术正好具有这一优势。所以,在前沿技术的研究方面,物联网技术是重点的研究内容之一。在前端,重点研究RFID、嵌入式等技术,在后端,攻克企业数据仓库与集成、制造实时挖掘、基于知识的产品创新开发等技术。云制造作为新一代制造模式,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已经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