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 蒋鸣和
我一直关注并投身于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目前,我们自己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正在研究中国移动学习教室(或者也叫“互联课堂”)的教学实践。在2010年9月底,我曾参加由《中国电脑教育报》和戴尔公司举办的“ICT技术开启未来教育”圆桌论坛,并向业界的同仁们分享了我们针对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的分析。我们的分析是,不同的学校处于信息化应用的不同的四个阶段,呈现出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
第一个层次的学校,其信息技术应用仍处于个别实验阶段,在这些学校里,信息技术并没有做到常态化,信息化教学也基本以示范演示为主。这时,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室是不可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当然,我们的校长和老师都知道,虽然处于这个阶段不能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二个层次是在实施班班通以后,信息化教学变成了常态化,资源利用也实现了常态化。在这个阶段,信息化应用开始进入了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
第三个层次的学校,其信息化应用的重点是在信息化教育常态化以后,逐步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校开始着手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改革。
目前,最高层次的学校就是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培养模式。在这个阶段,学校和老师对整个课程的数字化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形成以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促进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举例而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上海中学正在探索的数字化实验室系统的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在这个层次,不再是资金投入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问题。
如果对全国区域做一个调查估算的话,我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教学信息化处于第一层次的中小学大概占80%,正在实现从第一个层次向第二个层次转化的学校大概占15%,处于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的学校还不到5%,这就是中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那么,今后十年,我们的教学信息化应该怎么走?我认为的发展路线是:第一步,全面接入互联网,实现“班班通”,即教育资源应用的常态化,技术支持教学的常态化;第二步是从“课程整合”走向“有效应用”,特别是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领域的拓宽,例如实施分层的差异化教学、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体系,基于网络的城乡学校远程合作模式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特别关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关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计算机与学生的比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是明确提到的,但这中间存在一个怎样分配的问题。例如,能否发展无线网络加移动笔记本或其它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教室,在课堂范围内首先实现“一对一教学模式”——即一个学生一台移动终端,从而为学生应用技术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环境。
移动学习教室如何在教学上实现创新?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三个课题:
第一, 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现在有些学校在教学中开始使用虚拟现实的工具软件支持学生开展模拟仿真的探究学习。比如说,上海曲阳路第四小学应用模拟仿真的工具软件开设了科学的拓展课,这三年级的学生就能够尝试在虚拟环境下种子发芽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这的确是了不起的成绩。
第二, 基于电子白板的双向交互课堂。电子白板的核心功能是促进交互,而且这种交互应当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互。现在很多学校的电子白板应用还局限于基于课件的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互,只有学生能应用技术自主学习,电子白板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的工具,实现双向交互。
第三,分层的差异化学习的课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可以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这就是分层的差异化学习,要实现分层教学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中国的班额这么大,四五十人一个班,不可能像国外那样分层教学,只能是一刀切的教学。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用网络平台进行分层,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不一样的内容,有不同的学习途径。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对2020年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有一个发展愿景,那就是希望到2020年,我们基本能摒弃应用“课件”+“演示”所进行的灌输式教学,绝大多数学校实现了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的常态化,教学信息化能普遍聚焦于应用技术如何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