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城市、文明城市、幸福城市,宁波拥有一堆美丽的头衔,这些头衔的获得都需要一块共同的基石,那就是平安。
平安是什么?平安是一只精美绝伦的瓷瓶,它需要精心地呵护。平安是一种特殊劳动的积累,为了这两个字,全市警察乃至全社会力量都在行动。
点一下鼠标,就能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与现实相对应的每一幢房子和房里的每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就知道每条道路的拥堵状况……这不是畅想。5年来,我市公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许多最新研发启用的信息化项目在实战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科技的应用突破了传统警务模式,开拓创新、提高效率,宁波警方已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十一五”期间,甬城公安机关依靠科技信息技术成功侦破了一大批大案要案。如今,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了甬城每位民警的基本功。一系列信息化技战法,让民警真正由被动侦查转变为主动侦查,为侦查破案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1 信息警务追求一网打尽
去年3月的一天,海曙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徐霄雷一上班,就同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浏览各地的刑侦网页。突然,湖州警方抓获的一名嫌疑人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名疑犯的外号、体貌与辖区破获的一系列性入室盗窃案件中主犯郑某交待的同伙非常相似。
虽然郑某已被捕,但他只知道同伙的外号,不知道真实姓名,所以同伙一直逍遥法外。得此信息后,徐霄雷立刻带人赶往湖州,连夜将疑犯照片回传至宁波看守所,经郑某辨认,正是同伙王某。王某还供出了另外3名同伙的在逃信息。徐霄雷再度“求助”一查通信息主干应用系统。信息反馈:3人已返回宁波,入住某宾馆。傍晚时分,这3名嫌疑人也被抓获。
这起案子中,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扎实、准确的警务基础信息。“大情报”信息体系使“各自为营”变为“动态协同”,这在指挥决策、打防管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整合的海量信息能够使一线民警在实战中凭借少量、零碎的线索,迅速精确地搜索到核心信息,大大降低了侦查破案的时间成本和警力投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2 社区警务e超市以房找人一目了然
这是一项由民警自己创意、研发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代表着警务信息化发展方向。
昨天下午5点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鼓楼派出所社区民警孙洪波回到所里,轻点鼠标,电脑屏幕里立刻出现一幅三维电子地图。点击府桥街128弄,放大。一个与现实中一模一样的“世纪城”三维模型地图映入眼帘。孙洪波点开仿真版小区西侧一幢楼的701室,并在“工作记录”栏里认真地填写今天实地走访情况。
上门实地作访,回单位三维地图上记录,相互共享信息,这如今已是海曙公安分局每个普通社区民警的真实工作写照。2006年3月,海曙警方精心构思后,开发出了这套“社区警务e超市”。截至目前,已建成虚拟社区70多个、虚拟房间15余万间,导入人口数据127万余人,每天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项目创始人之一、海曙公安分局刘建田警官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房管人”,以逼真的三维电子地图搭建出与现实城市完全一致的虚拟社区。
3 移动警务通掌中电脑决胜千里之外
“一块巴掌大的警务通,可以走到哪儿记到哪儿,网上互动,方便、快捷、实时、准确。”海曙公安分局江厦派出所社区民警金杰说的警务通,就是市公安局信通(科技)处开发的移动警务系统。
负责此项目的严望军介绍说,移动警务系统建设主要用于社区民警和街面警力的实战中,它具备移动警务执法服务和移动办公等多种功能。一线民警在使用中,按照设定的程序和格式,可以现场直接录入案(事)件和实有人口、物品、场所、场景等信息。
金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巡逻都带着警务通,设卡、盘查时遇到可疑人员不再像以前要打电话到指挥中心查询,只需指尖轻轻一点,我们所要的信息就会全部呈现出来。我们将可疑人员的信息录入到系统里,在盘查中如果一个可疑人员的信息多次出现,我们会对他加大盘查的力度。这些信息进入系统,为各警种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
4 无线指挥调度系统精准指导民警出击
去年4月28日,江东公安分局百丈路派出所接到分局110指挥中心的指令:划船小区某栋3楼发生了一起白闯案。民警欧洲直奔案发地点。楼道里,与一名男子擦肩而过,男子举止从容,穿着讲究,看样子不像是小偷。这时,腰间的对讲机传来指挥中心详细描述作案人的外形和穿着的新指令。欧洲一边追赶那个男子,一边通过对讲机呼叫附近的巡逻警力援助。3分钟后,这名男子被巡逻的民警抓获。
单警装备中的对讲机功能强大,已越来越受基层民警的青睐,这也是深度应用警务信息带来的成果之一。信息化为一线民警装配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凭借完善的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宽阔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全大市的范围里,无论何处出现警情,指挥中心的民警使用一个耳麦就可以瞬时完成警力调度,大大提高了处警效率。
成就 五年来的“平安”数据
5年来,我市刑事发案逐年下降,命案和五类案件破案率均达95%以上和100%。衡量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指标百警破案数逐年增长,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去年年度综合考评中,宁波公安再次获得了全省第1名,我市群众安全感达到96.8%。
5年间,全市构筑起了由12万多个24小时不眨眼的“电子警察”织成的天网工程,建成视频监控(分)中心163个;4015辆公交车也全部安装了监控系统,这些“24小时不眨眼”的“警察”每时每刻守卫着这座繁华的都市。
5年间,市公安局在科技强警项目上投入资金累计达到6.86亿元;全市公安工作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信息存储数据从2006年的4000万条,迅速增长到了2010年的32类2.6亿条。
5年间,全市建立了常态性、应急性、机动性三类61个覆盖水陆通道的治安卡点。每个卡点都接入公安信息网和第二代身份证识别仪,民警可以携带移动警务通,随时、随地进行关联查询和实时碰撞比对,瞬间就将可疑分子的“来龙去脉”锁定。
展望 数个重点项目强势推进
网上办理证照、网民拥有网上“户口”、报警人GPS定位,宁波市民可望在近期“享受”这些因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成果。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虚拟社会建设,是宁波公安打造特色创新品牌的三个突破口。这些项目也会给广大市民带来好处。如:市民紧急情况拨打110,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迅速、准确地定位出报警人的实际位置,并运用科技手段,实时显示警力分布状况和现场警情状态,确保最短时间内调配最合理的警力资源。网上办事大厅则是通过完成公安内部信息数据流转,实现“一门受理、一站服务、无缝对接”,广大市民有望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户口、证照等业务。
围绕人、事、物、地(场)、组织等治安重点要素,市公安局梳理出了16个全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项目,并逐一明确牵头领导、牵头部门、试点单位和完成时间,纳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的责任落实到位。(撰稿 记者 戴伟龙 通讯员 汪志 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