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避免重复测绘,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公益性事业。以基础测绘成果为主要来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建设“数字武汉”、“智慧武汉”的基础性平台。
城市基础测绘工作,包括空间定位基准体系的建设和维护,遥感影像的获取, 1:500、1:2000等系列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的测制和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地下管线的普查整测等。基础测绘成果广泛服务于政府决策、行政管理、城乡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等各个领域。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是武汉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城市每一处变化,地理信息就要刷新一次。这是勘测人员在进行更新修测。
◆ 从规划到实施,基础测绘服务着城市建设的每一步。这是长江隧道工程通车之前的竣工测量。
◆ 小学生站在航摄影像图中寻找:我家在哪?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的大建设、大发展,武汉市基础测绘工作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在高架、轻轨、过江隧道修建过程中,测绘工作者使用国际领先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保障两端严密对接;在江南三区插花地调整工作中,测绘工作者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图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协助政府完成界线调整工作,大大缩短工作时间;在地铁规划、建设过程中,测绘工作者完成地铁沿线数千公里各类管线的勘测工作,提供地下管线的走向、埋深、管径等信息,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推进……
在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的主持下,武汉基础测绘从满足急需、填补空白到统筹城乡,跨越发展,完成了从主城区到全市域的覆盖,实现了从地面测绘到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拓展。为武汉城市建设的每一步,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为“数字武汉”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速
列入政府专项规划开全国先例
在工程建设中,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地形图是必不可少的,从工程规划、选址、选线到施工,都必须依据地形图进行周密设计;在防灾减灾中,准确完整的测量数据是减少灾害损失和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征地拆迁中,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经费投入的多少;在建设桥梁、隧道、高楼大厦时,若没有精确统一的高程基准,就会造成桥梁、隧道对接不上;矿产资源调查和开发、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环境保护和灾害评估,需要基础地理信息作为依据;加强城市管理,优化投资环境,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需要基础地理信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
基础测绘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武汉市政府对基础测绘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6年,《武汉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列入武汉市“十一五”政府专项规划,开全国基础测绘工作先河。使全市基础测绘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得以快速发展,走在了全国城市测绘行业的前列。
◆突破
填补多项历史空白
过去,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图——1:2000比例尺地形图尚未覆盖整个中心城区,工程设计、建设急需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和地下管线图还是空白。
“十一五”期间,武汉基础测绘抓住机遇,突破创新,通过实施全覆盖战略,有效提高了系列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等测绘成果的覆盖水平,持续开展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整测。给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地下管线是现代城市的“生命线”。准确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位置不仅是维护其安全的需要,更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前提。目前,已探测完成主城区以及开发区10米以上规划道路下敷设的7大类17种地下管线达22000公里。
2007年,在全国城市中率先建成城市现代基准体系。实现空间定位基准由静态到动态,由二维到三维,由参心到地心的转变。为地铁、隧道、桥梁的准确贯通和对接提供可靠的基准。其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到“1+8”城市圈的多个城市,为加快城市圈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007年,编研发布武汉市首部城市地理信息蓝皮书,将过去散布在各种图件、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挖掘、统计、分析,直观反映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迄今已发布4个年度的武汉市地理信息蓝皮书。
2007年,组织首次城市基础测绘成果发布会。
2008年,首次实现了1:1万城市版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和数据库的武汉市域全覆盖。为统筹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实施家园行动计划,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2008年,建成覆盖全市,服务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08年、2009年先后完成了武汉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鄂州、仙桃、潜江、天门基准站的建设,使高精度空间定位服务范围由武汉市域8494平方公里,进一步扩大到约21000平方公里。
目前,我市1:500地形图已覆盖主城区,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已覆盖外环和都市发展区范围。
迄今,累计完成各类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总量达30T,进一步充实了“数字武汉”地理空间框架。
◆硕果
“十一五”以来,我市基础测绘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测绘优质工程金、银奖,省、市科技进步奖以及部、省、市示范工程等各类奖励30余项。
凭借“武汉地下管线普查整测工程”项目,获得了我市第一个国家测绘界最高奖项——国家优秀测绘工程金奖,为武汉赢得了荣誉。
2007年8月,国家测绘局在汉组织了武汉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项目鉴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等6位院士和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在内的11位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大地水准面理论推导及计算方面,“属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于2009年荣获国家测绘优质金奖第一名,再次刷新了我市测绘工作历史。
◆服务
随着武汉基础测绘工作的推进,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从城市规划和国土管理,到重点工程和“数字城市”建设,基础测绘的各项成果广泛应用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为重点工程提供测绘保障
近年来,武汉基础测绘先后为武汉新区建设、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以及天兴洲长江大桥、过江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等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地下管线图和高精度测绘基准保障。
地下管线分布是影响地铁建设的重要因素。从方案设计、线网调整到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基础测绘已为我市地铁工程提供了沿线数千公里各类管线的走向、埋深、管径等相关信息,为地铁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及时的保障。
给政府决策管理做“参谋”
基础测绘为国土规划、防灾减灾、产业布局、违法建设监测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决策参考。
在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规划选址、城市网格化管理、城中村改造、轨道交通线网调整等方面提供了测绘保障。
2009年,在我市江南三区“插花地”调整工作中,市国土规划局勘测院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等基础测绘成果建立专用信息系统,将实地“搬到”计算机中,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短短数周内完成长达140多公里的界线勘界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城市信息化提供支撑
2008年,利用基础测绘成果建成了武汉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基于网络,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不仅为人防、环保、建设、农业、物价等不同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统一的载体,而且为促进跨部门的信息交流,消除“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应运而生的是“武汉市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武汉市农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武汉市数字物价地理信息系统”等一批高效实用的应用系统。
打造“数字生活”惠及百姓民生
基础测绘为群众的日常生活等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不仅是编制交通、旅游、商务等各种地图的基础资料,更是建设网络地图、电子地图等新兴地图必不可少的数据基础。如今,包括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发的“地图生活网”在内的网络地图,综合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丰富信息。无论是购物、餐饮、住宿、旅游还是就医、锻炼、休闲、娱乐,都可以方便、快捷查询搜索。数字生活不再是梦想。
◆奠基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十二五”期间,将围绕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武汉将在全面完善交通和市政设施网络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数字武汉、光城计划、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物联网建设等,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武汉”建设。
面对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和民生大改善的新形势,今后5年武汉将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基础测绘工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构建一个平台。集成各类地理信息,建设武汉市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支撑“智慧武汉”。
加强两个统筹。适应城市空间布局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统筹中心城区和远城区基础测绘工作,统筹基础地理信息生产和测绘公共产品开发。
完善三项机制。推进测绘地方立法;完善基础测绘公共财政投入和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成果管理和共建共享机制。
促进四个服务。着力促进武汉基础测绘对政府决策、重大工程、城市信息化、民生与应急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服务。
实施五大工程。实施测绘基准现代化工程、基础地理信息覆盖工程、地理信息服务与应用工程、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监测体系建设工程、测绘档案保存保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