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王范儒同志在全省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7月3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工作会是自2002年金财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召开的第三次专题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回顾总结近几年我省金财工程建设情况,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责任,明确金财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财政管理方式,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厅党组和小燕厅长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听取了有关情况,要求把这次会议开成一个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加强领导,夯实任务的会议,切实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金财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明确提出要大力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我省各级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在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的关键时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财政改革的艰巨性、财政工作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如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已经成为财政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些课题,必须牢牢抓住信息化这把利剑,充分依托金财工程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就当前财政管理来讲,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财政业务流程的要求。科学编制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其间涉及到对传统业务流程的再造,如果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难以完成。例如,部门预算作为财政核心业务,在资金分配过程中体现了权利制衡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并为预算执行过程中效率原则的体现奠定基础。新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改变了老的预算编制方法“暗箱操作”的弊病,实现了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开化,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建立细化的预算指标体系,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同时,部门预算的编制也要求统一的工作流程,实现预算编制过程的规范化,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将标准和流程固化到系统程序中才能够有效地实现。
  (二)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是适应巨大的信息处理量的要求。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科学全面地掌握财政收支增减因素,为预算编制、支出管理、财政政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依据,必须以庞大的财政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分析模型、预警模型、政策分析模型并通过程序算法实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处理量,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根本无法完成。
  (三)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是减少人工干预的要求。在财政管理中,每增加一个审批环节,就有可能增加一道权限。因此,在能够使用系统进行审核的环节,尽量使用系统进行自动化审核,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造成的低效率。例如,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财政部门的审核主要集中在预算单位的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和支出项目上,完全可以采用自动化的审核方式,而强大的信息系统为这一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是对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监控的要求。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要求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就是要通过强大的、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系统,详细记录每个用款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的运行状态,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等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让财政资金完全置于监督之下,增加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实现阳光下的财政监管,促进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的公正、公开、透明,规范财政权利运行。

二、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增强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紧迫感
  (一)我省金财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在厅党组和省厅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进取,共同努力,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五统一”的原则,不断推动金财工程建设向前发展。特别是在2006年中、省召开金财工程建设座谈会后,金财工程建设全面提速,网络设施、应用系统、网络安全同步发展,信息技术在财政改革和创新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为财政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一是从省级网络建设看,省-市-县三级骨干网已经贯通,以省财政厅网络中心为核心节点,11个市级财政网络中心为二级节点,115个县(含20个开发区)财政局组成三级节点,乡级财政作为县级财政的远端用户,共同组成我省财政广域网络体系;同时,省本级局域网作为我厅金财工程网络系统的枢纽,现已覆盖全厅所有办公区域2000多个信息点,与财政部实现了内网连接;省级城域网建设也取得进展,依托省电子政务网络传输平台,实现了与人民银行国库、商业银行及省级各部门的连接。
  二是从市级网络建设看,除榆林市外,其他10个市级财政局均按照金财工程网络规划要求建成了本级局域网,部分市级财政还启动了城域网建设。
  三是从县级网络建设看,全省115个县(区)级财政局中,已有85%的区县建成局域网;同时,县乡联网也取得进展,其中,渭南、延安、铜川、咸阳所有乡镇县乡联网全部贯通。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财政网络体系,信息“高速公路”已初步打通,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为财政改革与发展,以及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第二,应用系统建设不断发展,提升了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从省级应用系统建设看,省财政应用系统广泛。近年来相继开发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业务管理、资金监控在内的四大类32个应用系统。
  ---预算编制系统。作为部门预算首批试点省份,我省于2001年开始进行试点改革并开展配套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采用财政部推广的“e财部门预算管理系统”,在编制程序上,严格按照“两上两下”程序要求编制预算,细化了预算和科目分类,在基本支出上实行了定员定额管理,保证了预算分配的公正、科学;在项目管理上,尝试了滚动管理和零基预算,初步打破了“基数加增长”的分配方法,完善了预算决策机制,为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和绩效考评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数据报送上,实现了预算数据与部门间的网上传递,项目库与部门预算库间的采集传递,预算规范化和预算编制效率大大提高。
  ---预算执行系统。省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实现了财政性资金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拨付的全过程管理,截止2008年底省级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基层单位共计656户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资金支付从2002试点初期的 0.11 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71.6亿元,7年来累计通过集中支付系统支付资金386.21亿元,省级国库存款余额大幅提高,大大增强了财政部门资金调度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造了基础条件,规范了预算执行,基本实现了国库支付的科学管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还配套开发建立了综合查询、支付监控、公务卡、总预算会计、工资发放等系统。
  ---业务管理系统。2004年,建立了财政历史数据库;同年,作为首批推广省份,建立了财政供养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将全省150万财政供养人员纳入统一管理;2005年建设实施了财政扶贫资金监测管理系统、扶贫建档立卡管理系统,实现了扶贫专项资金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拨付;2006年实施了财政部安排的企业信息管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信息库管理系统、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系统;2007年启动了新版省级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开发建设;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已正式启动,已有22个试点部门110个执收单位上线运行,保障了“收支两条线”改革顺利开展;2008年实施了行政管理信息化系统、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资产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实施应用,优化了工作流程,改善了工作手段,有效地提高了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资金监控系统。省财政于2008年启动了民生八大工程资金管理动态监控系统,初步实现了民生八大工程财政资金月报的系统自动汇总、自动报送,远期目标可实现重点项目追踪简报、专项分析及绩效分析等,极大地提高了民生八大工程资金的管理水平,促进了资金整体功能的发挥;在渭南市大荔县试点建设了惠农补贴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将各级财政对农民种粮、农机具、生产资料、退耕还林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进行整合,实行“直接拨付、一卡(折)发放、补贴到户、实时监控”的办法,实现对全省每一个农户的每一项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监控;启动了基础教育专项资金动态监控系统试点工作,通过该系统,可以确保中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基础教育专项资金及时、准确、足额拨付到全省城乡每一所中小学。通过不断完善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一个以纠偏、规范、警示和威慑为目的互相制衡和监督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二是从市级应用系统建设看,市级财政应用项目主要包括部门预算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工资发放系统,其中,11个市级财政全面实施应用了部门预算管理系统;西安、延安、铜川、汉中、安康、咸阳等市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除汉中外,其余市(区)均全面实施了工资发放系统。
  三是从县级应用系统建设看,2007年11月,为加快推进我省县级财政信息化建设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我省召开县级预算  执行系统项目启动动员会,现已完成区县财政信息化建设方案和业务应用规划、软件开发工作,并在咸阳市秦都区、渭南市大荔县、铜川新区进行试点;同时,配合我省“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积极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信息网络化管理,目前已有17个县区共计241个乡镇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系统;另外,西安、宝鸡、安康、商洛、延安等市所属的80个县(区)工资统发系统建设也已经实施。
这些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正逐步引导我省财政业务在部门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收付管理模式下运行,有力地推进了我省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第三,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同步推进,财政核心应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一是从省级看,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于2005年完成了金财网络安全(一期)建设,进行了机房布局改造、配电系统改造、内外网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建设、漏洞扫描系统、趋势网络防病毒软件等系统建设。
  二是从市级看,延安和安康于2005年底完成金财网络(一期)建设,其余9个市网络安全建设已于2007年4月下旬完成,建设内容包括每地市部署三台防火墙、关键主机安全评估与加固、安全管理制度等。
  三是从县级看,除榆林所属县区外,其余十市(区)所属区县已完成安全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每县区部署两台防火墙、一台安全管理计算机、一台打印机、关键主机安全评估与加固、杀毒软件部署、技术培训等。
通过全省财政系统三级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财政核心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四,财政信息网站建设不断完善,推动了财政政务公开,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省财政较早地开发建立了陕西省财政厅门户网站“陕西财政信息网”,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预算管理、国库管理、非税管理以及政府采购、会计管理等25个政府财政电子平台和栏目,以介绍最新财政政策,网上政务公开和财政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机构、财政政策法规、财政动态新闻等公开上网,并随时提供办事程序和信息检索服务。随着信息化及政务信息公开需要,11个市级以及近73%的县级财政局都相继建立了本级财政信息网站。财政信息网站已经成为联结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以及财政与广大群众、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宣传财政政策、指导财政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窗口。
  我省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厅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厅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结果,是省厅各处室、各单位和各市县扎实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省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勤奋工作、齐心协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财政厅党组向各级财政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我省金财工程建设形势紧迫,存在问题应当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金财工程建设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财政信息化建设与加强财政管理、改革创新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全国来看,我省和全国先进省市的差距较大。东南发达省份总体领先,像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等发展较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建设主要有省级数据中心,并以此为中心结点,实现横向与财政预算单位、人行、代理银行专网连接,纵向与地市、县区、乡镇的广域网连接,有些已实现了与金税、金关、金保等电子政务工程的对接,网络连接应用程度高。在财政业务应用上实施了部门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实时在线预算监督、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一发放、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管理、政府采购大平台、会计行业管理、省级财务核算集中监管、乡财乡用县监管(乡镇财政结算及村帐乡管)财政信息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范围和作用愈来愈强;西部省份四川已经完成省-市-县-乡骨干网络连接,在财政部大平台基础上,采用“生长”模式,实现了省本级和21个市(洲)及181个县从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批复和预算执行的网络化管理,新开发了财政资金监控,帐务和综合查询分析,工资统一发放,债务管理,公务卡管理,基础项目库,灾后重建资金监管,行政管理和领导决策查询等功能,目前正在向全省推广。新疆自治区网络平台,服务器硬件平台,应用软件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建设“五位一体”同步建设到位;“三纵两横”的网络体系已经完成,全区实施了部门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资统一发放,政府采购,农民“一卡通”,财政供养人员,扶贫资金管理,乡财县管,等业务应用系统。同时,自主开发实施了业务应用系统单点登陆平台,领导综合查询系统,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特别是覆盖自治区的网络管理系统和运行维护体系,为业务应用可靠稳定运行发挥了较好的技术保障。
  其次,从我省来看,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上有较大差距。财政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业务流程再造,涉及对传统理财观念和手段的改变,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尽统一,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因循守旧的思想较重,认为信息化仅仅是摆脱手工劳动、服务财政业务的工具,因此,积极性不高;二是认为财政信息化是纯技术问题,是信息中心一家的工作,造成业务与技术相脱节,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协调配合不够;三是存在畏难情绪,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而我省大部分市县由于财政拮据,难以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2、财政业务与技术缺乏有效融合,应用系统发展有较大差距。从我省情况看,业务与技术尚缺乏有效融合,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建设中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协调机制,建设效率降低;二是财政改革与信息系统建设不同步,既存在财政改革的进度跟不上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也存在信息化建设跟不上财政改革的问题,前者在省级财政表现较为突出,有些系统已经开发,但由于改革推进缓慢,无法上线运行;而后者则在市县更为明显,表现为市县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滞后,应用软件推进缓慢,导致一些改革难以实施。
  3、应用系统建设分散,数据整合共享有较大差距。由于历史原因,财政各业务应用系统孤立开发,更多地考虑本部门、本业务的局部利益,而较少地从财政整体信息化、从公共财政总体框架的高度来考虑财政信息化建设,造成系统繁多、自成体系、技术规范不统一、系统间口径及编码不一致,数据库各自独立、不能共享、交换困难,系统之间传递数据大多以两两方式建立接口,效率低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预算编制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各自独立运行,缺少数据共享功能,按照管理要求,预算编制系统需要国库资金拨付审核系统执行数据,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也需要预算编制系统的指标数据,目前,我省预算编制使用的是“e财部门预算”软件,国库集中支付使用的是方正公司开发的系统,由于软件功能限制,尚未实现系统之间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只能靠人工进行数据的转换和导入,影响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个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4、资金投入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差距。长期以来,我省各级对财政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是造成我省特别是市县两级建设滞后的直接原因,据了解,市县两级目前还没有把金财工程建设经费纳入本级预算。虽然近几年省市各级逐渐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但还远远不够,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县级情况更加不乐观,建设资金主要通过省市补助。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网络、服务器、机房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机构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有较大差距。信息化机构建设滞后,一直是制约我省特别是市县两级金财工程建设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机构成立晚,人员缺位,信息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有限。截止目前,市级财政虽然都按照要求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信息办、设置了信息化专门机构,但一些机构的人员还未到位,一部分负责人仍属兼职管理,技术人员大多是从业务岗位调剂而来,技术水平较低,难以保障系统建设及管理需要;二是机构职责分工不明确。财政部及省财政早已明确了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办、信息化专门机构各自的职责分工,但绝大多数市县财政信息化机构没有按照要求履行各自职能,而是由信息中心大包大揽,领导小组和信息办没有例行会议制度,没能起到组织领导、决策、协调各方的作用。
  6、安全隐患多,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有较大差距。财政信息化安全问题是一个必须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一方面财政业务对信息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信息系统与网络不可避免地存在众多缺陷和漏洞,有些还是致命性的。总体而言,当前我省财政系统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比较脆弱:一是业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办公计算机上的病毒和攻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上起草和存放涉密文档,甚至在共享设备和外网邮箱上交换、存放涉密文档;二是硬件和软件都存在安全隐患,内外网业务用机没有实现分离,财政专网尚未建立安全认证系统;三是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有效的制约机制,特别是市县财政,由于技术水平受限,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四是尚未建立异地备份系统,应用系统和财政数据尚无法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安全隐患很大。
  7、制度建设滞后,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有较大差距。这几年的金财工程建设,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上,而忽视了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管理与服务不规范。全省大部分财政部门都没有建立与金财工程相对应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等完备的信息化规章制度及服务规范,有些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人员和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比较混乱,缺乏系统、科学、有序的管理流程,很难形成科学高效的信息化运维服务体系。
  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省金财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金财工程建设存在的较大差距和落后状况,拿出快马加鞭、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差距,特别是要尽快改变市县两级信息化落后的局面。

三、克难攻坚,扎实工作,推进我省金财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
  当前,我省金财工程建设速度缓慢已成为影响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各级财政部门必须把金财工程建设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根据我省金财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省金财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以应用支撑大平台建设为着力点,以整合应用、资源共享为出发点,以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服务为落脚点,坚持业务先行,技术跟进,重点突破,重在监控,加快建设,取得实效。
  建设总体目标是: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尽快建成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资源信息共享、系统运行通畅、网络安全可靠、监控辐射有力,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今年,我省金财工程建设要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力争使金财工程建设和信息化有重大进展,取得“五个实现”:一是市县局域网络建设上要有重大进展,实现网络全部连接;二是业务软件系统应用上要有重大进展,实现核心应用软件系统全部上线运行;三是财政资金监控上要有重大进展,实现网上对部分重点资金使用的动态监控;四是应用平台建设上要有重大进展,初步实现标准统一、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五是信息网络安全上要有重大进展,实现建立安全认证系统和信息数据异地备份系统。
  为进一步加快全省金财工程建设步伐,指导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工作,省财政厅拟下发《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加快全省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级金财工程建设年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省金财工程建设整体协调推进。
  加快推进我省金财工程建设,关键是领导重视,前提是落实责任,重点是建好网络,核心是业务应用,首要是投入资金,根本是培养人才,要害是确保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财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金财工程建设是一场管理革命,涉及到传统观念的转变、工作方式的转换、信息资源的整合等,是财政全局的、系统性工程,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顺利进行。一要高度重视。近几年来的建设实践证明,凡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的地方,金财工程建设就搞得好。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不能把金财工程看成是技术工作,也不能把金财工程建设看成是信息中心一家的事,要把它作为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考核和衡量财政工作的重要指标,为加强财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二要健全机构。切实加强财政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力量。省财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机构,组长由小燕厅长担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我兼任信息办主任。各市(区)财政应成立相应信息化机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级财政部门有条件的设立信息管理机构,不具备条件的要有专人管理。三要加强协调。及时过问、亲自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四要跟踪督察。
  此外,希望各级财政部门领导不仅要重视信息化工作,还要带头学好信息化,带头用好信息化。就是要管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希望我们各级财政部门领导要始终坚持真抓实干。真抓就是要抓规划、抓组织、抓落实、抓推动,一件事一件事抓,一步一步抓,一层一层抓,一个系统一个系统抓。实干就是坚持不懈、埋头苦干、克难攻坚的精神,不管遇到多大阻力,不管前进道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始终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将事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二)密切协作配合,合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
  财政业务是金财工程建设的核心,信息技术只有服务于财政业务,特别是财政改革,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省的金财工程建设必须服务于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建设,以业务决定需求,坚持走业务与技术相结合之路。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要建立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增强业务与技术的合作与互动的意识,业务部门要创造条件使技术部门提前介入,技术部门要体谅业务部门工作紧迫性和便利性的要求,积极用技术手段帮助解决业务管理难题,实现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融通融合。信息技术人员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财政业务知识,更好地将技术融入财政业务。从近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信息化运用程度高的地方,财政改革推进的就比较快、搞得好,反之,凡是财政改革推进比较快的地方,信息化建设也一定上的快,信息化手段就比较先进。因此,二者要相互融合、相互推进。
  (三)加快系统整合,全力推进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应用支撑平台是金财工程一体化建设的基础,说得通俗一点,它就像一个规范的、适应多样性“插头”的“多功能插座”,表层应用系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插头”接入“插座”,从而构建统一的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它是对各核心业务系统公共数据和公共控制的高度集中和有效集成,是构建核心业务一体化管理大系统的基础,有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部分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规范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数据交换困难等问题,从而实现预算自动汇编、收支及时汇总和决算即时生成,最终达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按照财政部要求,200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平台在省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2011年年底前完成在地市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要按照财政部的规范与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充分借鉴试点省份的成功经验,制定合理、可行的实施步骤,实施工作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按照从易到难的策略、采取先做核心业务后做其他相关业务的步骤,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步达到深入整合的目的。
  (四)建立考核机制,全面实施“以奖代补”激励办法
  我省的金财工程建设要实现整体推进,市县两级是突破的重点,要着力解决在机构、网络、软件、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小燕厅长提出的“四个到位”(组织机构到位、财政业务改革到位、配套资金到位、系统建设到位)的要求。为了推动财政各项改革,全面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省厅制定了《陕西省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考核奖补暂行办法》,将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建设经费落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系统建设、项目推广应用、项目成效的显著性、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作为主要内容进行量化打分考核。同时建立以量化考核为导向、以激励为手段、以“四个到位”为原则的信息化补助资金分配新机制,其目的就是把推进财政改革与信息化建设融合起来,把省上的支持与市县的工作成绩挂起钩来,实行改革先行,技术跟进,量化打分,综合考核,以奖代补。需要强调的是,省厅年终通过综合考核后,一要兑现奖补,二要进行通报。以此来激励调动市县财政部门的积极性。
  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本着“省支持、市帮助、县努力”的原则,落实建设资金,将金财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列入本级预算,应由省财政承担的资金,省里保证一分不差及时下拨给各市县,应由市县自行承担的资金,必须及时足额落实到位,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五)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对金财工程建设和信息化工作的管理
  完善的信息化规章制度,是金财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工程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是财政信息化应用持续推进的保障。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在金财工程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坚持制度建设和项目建设同步进行。从去年开始,省财政结合我省实际,围绕财政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维护、安全等各个环节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陕西省财政信息化制度汇编》。市县财政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抓紧建立健全信息化规章制度,确保金财工程建设有序开展、稳步推进、高效运行。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安全问题,安全始终是信息网络的生命线,如果不及早防范风险、抓住安全这根弦,迟早要出大事大问题。对此,各级财政部门必须要有防范的措施和预案,切实加强信息网络安全。
  (六)发挥网络优势,提升对财政专项资金监控的水平
  深化财政改革与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改革,为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创造条件;同时,各项财政改革都要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促进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当前,重点是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构建和完善财政支出按部门、功能、经济分类三维定位的部门预算编制体系,建立“体系完整、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的分类体系,着力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要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农村税费改革、“乡财县管”等各项财政体制改革,依托信息网络系统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扩大系统覆盖财政资金的范围,通过网络化管理对财政资金运行进行有效监控,实现对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到预算执行全过程,以及各个流程节点的动态实时在线监控,从而让管钱的人能说得清楚,用钱的人能用得明白,监督的人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资金运转的高效、透明和安全。
  (七)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我省财政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一是加强培训。2009、2010两年,省财政计划按照分层次、分类别、实用性与先进性并重、由潜入深、循序渐进的思路,举办2-3期市、县级局长培训班,内容包括电子政务、财政改革与金财工程相关知识;举办若干期信息技术人员培训班,内容包括财政信息化总体规划、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安全技术等,力争用两年的时间为市(区)、县培养出一批基本适应我省财政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是科学管理。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设置岗位,形成合理的技术人才梯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三是体制创新。就是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信息技术人员,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投身于财政信息化工作,壮大队伍实力,适应工作要求。
  (八)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各级财政干部对信息化的认知感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金财工程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宣传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们没有利用好阵地、网站全方位、全视角、全系统的宣传介绍,以至于目前基层一些领导干部不知道什么是信息化。因此,宣传工作要跟上。在宣传报道方面,一要宣传介绍财政信息化的基本知识和常识。二要宣传财政信息化的功能和作用。三要宣传报道全省金财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进展情况。四要宣传报道市县财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五要介绍外省市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总之,要通过宣传使金财工程和信息化深入人心,特别是加深各级财政干部对信息化的认知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志们,我省的金财工程建设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加快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要靠我们大家的相互理解、支持、配合,要靠我们大家的信心、决心、雄心,要靠我们大家的苦干、实干、快干。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