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奇:“网络融合”催生农村信息服务新模式
来源:农博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以来,各地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案例和成功做法,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成就斐然。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这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关键时刻,“2010中国农村信息化年度峰会暨第七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颁奖盛典”于2011年1月8日在美丽的亚运城市--广州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媒体的广泛宣传下,规模空前盛大,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政府主管领导、知名农业信息化专家、电信运营商、金融投资机构和农业网站负责人等600多人共聚一堂,共谋发展。农博网作为官方指定现场直播网络媒体,对大会现场及颁奖盛典进行全程视频图文直播,同时对出席领导嘉宾、获奖网站、参会网站代表进行独家专访,全方位解读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发展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村信息化年度峰会暨中国农业网站百强评选活动已成为促进中国农业网站良性发展、解读中国农村信息化成功模式,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年度盛会,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品牌活动,农业网站发展的风向标。

  在主论坛中,商务部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做了题为《“网络融合”催生农村信息服务新模式》的主题报告。李司长在报告中与大家共同分享了商务部开展农业商务信息工作的一些体会,同时介绍了新农村商网的特色和发展历程。


图为商务部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做主题报告

  以下是商务部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的发言内容(根据现场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李晋奇:各位嘉宾代表,商务部的职能其中有一块是负责流通,我们近年来在农村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最终希望能够建立城乡的商贸流通体系,非常高兴能够在论坛上做一个发言,就我们几年的工作跟大家做个汇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党中央都高度重视,从2004年以来连续7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了“三农”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各级政府、社农部门和有关机构、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农村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面我从商务的角度谈谈商务部开展农业商务信息工作的体会。

  第一,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农产品和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必须通过市场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才能获得最终的利益,市场经济与流通式,一方面面向生产者,另一方面面向消费者,通过把产品便捷安全地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服务消费,从这个角度讲流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环节,在整个社会生产和运行中处于组织、引导和协调的地位,因此市场需要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来同体系由物流、资金流共同组织,信息流是现代流通区别于传统流通的重要特征,多年来由于农产品流通信息的不完善,农民的生产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几年出现的西瓜、辣椒等卖难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对农业十分重要。近年来,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在积极建设,同时也开展了农村商务信息,帮助农民解决卖难的问题。

  新农村商网为广大农民提供社农、农产品出口信息,帮助农民发布供求信息,还发布了农产品的价格信息,为为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问题,2008年商务部在全国20个省各选了一个县进行试点,开通了20个县的县级服务平台,建立了基层服务站点1400个,初步建立了以新农村商网为平台,依托县级服务平台,基层服务战略,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覆盖到了试点地区的农村商务服务体系,并且每年都在农产品集中上市期间,分别主办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网上销售对接会。到目前为止,商网为农民发布各种信息1300多万条,通过网上对接服务促进农产品的交易1700多万吨,销售额超过了520亿元。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解决了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卖难问题,而且培养农村的信息意识和市场意识,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农村商务信息投入见效快,深受农民的欢迎,新农商网的日均访问量也稳步提高,由开除之初的50多万次提高到300多万次,逐步成为商务系统为农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网站。

  第二是农村信息化工作要聚合资源、合理推进,农业兴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胜,农业稳则社会安,当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的潜力是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的又快又好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纷纷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大了对农业信息服务的投资、组织、规划和管理力度,涉农机构、企业和电信运营商等社会力量也越来越关注“三农”问题,积极投身农村信息化工作。农村信息服务对引导农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村信息化目前还在初步阶段,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普及率仍然很低,偏远山村的农村甚至没有宽带接入,大多数农民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还比较低,开展农村信息服务,不仅需要必须的网络和技术终端设备,还需要进行动员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信息进行生产经营的能力。全国有62万个贫困村,靠上午部门为每个村子建立专门的信息服务站点,经费非常大,建设周期也长,因此我们在战略过程中融合各种社会资源,聚合了各自的优势,已建成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网络和遍布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的教育点,为农民进行农村商务服务,不仅解决了终端设备问题,而且为信息服务提供了农民上网的保障,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达到了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前不久,我们已经确定了8个省54个县进行试点,组织了省县远程教育部门及商务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这种模式试点的成功推广,使新农商网依托农村党员教育,覆盖全国农村的商务信息网络已经逐步建成。为了扩大终端接入,商务部还和移动等平台进行了合作关系,使移动通信的服务渠道拓展了服务范围,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从开展农村信息服务来看,农民关心的是农产品的销售卖个好价钱,因此目前的农村商务服务重点是购销信息的对接服务,一方面是网上对接,新农商网的对接平台将自动将供求信息进行对接,使上网的农民可以直接登录网站进行查询,一方面是往下对接,对接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将供求关系配送给双方,这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试点来看,有一些信息是农民自己发布到网上的,有一些是商务部门传上来的,为了更好提高服务成效,我们将结合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初步建立起农村信息数据库,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有农村流通主体和农产品生产信息,下一步将加大信息的收集力度,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上的各大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完善各种数据信息,使新农商网不仅能够高效地提供对接服务,还能够提升农民农产品产销方面和运营方面的对接服务,更好地解决卖难问题。同时也希望与涉农部门、涉农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更好地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做出贡献。

  第三是农村电子商务系统需要大力的培育,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在商务领域的核心运用,正在各个经济社会领域渗透,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达到3.83万亿元,同比增长21.7%,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同比增长105.8%,网络购物用户超过1亿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和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新的手段。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运用,也将有利于促进农民供销体系,改善农民生活销售方式,提升发展速度、拓宽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习惯,最多地增加消费者需求。

  近年来,商务部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通过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致力于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在电子商务市场等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农村已经初步具备了应用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主要的障碍是农民缺乏电子商务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因此下一步我们也将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平台和企业电子商务示范应用工作,促进农村、城市、企业,尤其是流通电子商务企业的应用。推动电子商务法规建设体系的建设以及信用支付、滞留等支撑体系的建设,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新农商网的作用,大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引导农民应用信息进行生产经营,鼓励生产资料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向农村市场研究销售网络,加强“农商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的推进,促进农村流通体系的整体水平,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城乡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最终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