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市财办信(2009)8号
各县区财政局,局有关科室、单位:
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管理的根本性变革,是保障和推动财政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重要技术支撑。为贯彻落实省、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乘势而上,整体推进,实现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快速发展,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加快全省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当前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006年底全市金财工程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经过市县财政部门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网络基础设施取得突破,业务系统应用步伐加快,安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技术人才培训得到加强,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健全,对全市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但是,目前建设进展与全省、全市总体建设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县区级建设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队伍建设滞后。有些县区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和管理协调机制尚未落实;市县两级技术人才普遍匮乏,各县区基本上靠一两名兼职人员维持工作运转,管理与服务力量薄弱。
2、网络体系尚不健全。省-市-县三级骨干网、省市两级财政局域网尚不完善,网络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县区县乡广域网建设尚未完成;市级城域网覆盖范围还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县级城域网建设尚未启动;
3、业务应用推进较慢。市级核心业务系统有待全面推开,且应用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困难;县级层面仅推行了部门预算、工资统发、财供人员、县级预算执行等部分应用,业务系统建设滞后。
4、资金投入普遍不足。经费长期不足是导致市县两级财政信息化建设落后的直接原因。目前,仍有部分县区未按要求将自身应负担的经费纳入本级预算管理。
5、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市县两级对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同时,对业务人员的信息化基础培训不到位,导致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给应用软件的推广造成了困难。
6、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大部分县区没有相应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机房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等完整的信息化规章制度,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运维不够规范。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也制约了我市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全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特别是尽快改变县区一级建设进展滞后的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事关财政工作全局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财政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的方向,大力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坚持以网络为基础,以应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利用和整合财政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重点,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遵循信息系统建设基本规律,按照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总体设计,制定各级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实施方案,结合财政改革进度安排,统筹安排好财政内部、财政和其他部门以及上下级财政的信息系统规划,坚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加快推进、逐步完善。
2、统一平台,资源共享。运用财政部统一开发的应用支撑平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库,实现本级财政信息共享,流程顺畅、工作协同,上下级财政以及财政及其他部门的信息一致。
3、突出应用,讲求实效。坚持为财政业务服务,服从财政改革大局,牢牢把握“应用”这个核心,注重实效,充分考虑财政改革实际需求,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从财政改革与管理的大局出发,处理好“统”和“通”、“通”和“安”的关系,在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确保业务全面畅通、信息一致和系统安全,符合整个财政业务统一规范管理的要求。
三、我市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以应用支撑大平台建设为着力点,以整合应用、资源共享为出发点,以服务财政改革发展大局为落脚点,坚持业务先行、技术跟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快步伐、提升水平,加强应用、讲求实效,实现财政改革与金财工程建设的协调推进。
我市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总体目标。以一个应用支撑平台(即数据库)为基础,以三网(财政专网、外网、政务内网)为载体,以实施和完善四个应用系统(即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为内容,以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运用和统一组织实施)为指导,实现财政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基本建成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公开透明、服务便捷、安全可靠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和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重大决策服务。
市级建设目标。建成支撑财政业务运转的本级局域网、连接省级、所属区县的财政广域网、连接同级预算单位、国库、银行、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城域网;部门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财政专户管理、工资统发、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缴、行政管理信息化等核心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基本建立起基于应用支撑平台、部门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收付管理的运行模式;金财网络安全(一期)建设完成,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建立起一支技术精湛、业务精通、能打硬仗的技术队伍,运维体系初步形成。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总体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县级建设目标。建成县级财政局域网、县乡广域网以及连接同级预算单位、国库、银行、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城域网;部门预算编制、县级预算执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农民补贴、专项资金监控等重点应用系统建成投用;金财网络安全(一期)建设完成;建立起基本满足本级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队伍。
我市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的工作思路是:“紧扣一个目标”:即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流程上全覆盖、数据上全共享、程序上全衔接、管理上全协同及本级财政内部、上下级财政、财政与同级预算单位之间全联通,真正达到让资金转起来、让账目透起来、让管理细起来的目标;“完善两套网络”:即完善市县财政城域网和县乡财政广域网;“加强三大应用”:即加强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应用、“一频(视频会议)一话(网络电话)”应用、财政门户网站应用;“推进四项建设”:即推进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业务和技术标准建设、安全体系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五个保障”:即强化思想认识保障、组织机构保障、技术人才保障、建设资金保障、部门协作保障。
四、公共基础建设
1、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应用支撑平台是对各核心业务系统公共数据和公共控制的高度集中和有效集成,由若干通用业务组件和技术组件构成,是构建核心业务一体化管理大系统的基础,是实现本级系统集成及上下级系统衔接和联动的保障。应用支撑平台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开发、完善、升级及扩展。按照财政部和我省应用支撑平台推广实施计划,我市市本级在2010年启动建设,力争2011年全面推广完成。
2、统一基础标准。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是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能否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实现一体化的关键。各级财政部门要从财政改革与管理的大局出发,在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中,秉持创新理念,优化业务规范,制订技术标准,确保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发挥整体效用。加快《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财政部已统一制订,以下简称《数据规范》)的应用工作,2010年以前实现财政核心业务管理系统编码的统一。《数据规范》由财政部统一管理并组织修订,省财政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扩充方案,市和县区不另行制订。
3、公共网站建设。市县区财政部门在2010年底前都要全面建成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外网门户网站,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财政政策和财政动态宣传,开展财税法规政策咨询、网上采购、网上办公等服务。凡是可以公开的信息,都应该上网。市级在2010年底前完成财政内网网站建设。
五、网络体系建设
1、机房建设。机房是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物理基础,在建设规划上,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规范。
市级财政要建成集机房装修、机房安全、综合布线、网络通信、整体供配电、不间断电源、恒温恒湿、运行参数集中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机房,内设网管区、空调区、主服务器区、配电区、配线区和门禁等,并安装消防、防雷设施等。
县级财政机房面积应在20平方米以上,机房要进行必要的装修、密封并能防火;机房建设应注意防尘防灰,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及湿度,配备机房专用灭火器,建立独立的地线系统。
2、网络建设。按照财政信息化网络建设规划,遵循“下管一级”原则抓好网络建设。
全面完成市-县-乡三级广域网建设。采用2M数字电路专网或2M VPN方式组网,2009年全面实现市到各县区、乡镇财政部门的联通,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基于财政专网的应用。2009年全面完成IP电话在县区财政部门的部署实施,实现全省财政系统内部免费通讯;开通启用全市财政内网邮件系统,为全市财政系统提供快捷便利、安全可靠的信息交流传递渠道。2010年建成市县财政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联通省市县财政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目标,支撑远程会议、远程培训等视讯应用需求。
全面完成局域网建设。已经建成局域网的,要结合实际需要,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完善管理制度;未完成局域网建设的,2009年务必完成。
加快推进城域网建设。按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一发放、非税收入等应用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财政与同级预算单位、国库、银行、税收等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网。与同级预算单位连接可采用ADSL VPN或2M 数字电路连接,与国库、银行、税收等职能部门连接采用2M 数字电路专线连接。城域网接入平台通过防火墙与局域网隔离,并严格设置访问权限。
3、安全建设。在开展网络和系统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建设,切实加强物理设备、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等的安全防护。重点是搞好现有系统的安全加固,确保财政内外网物理隔离,全面部署网络防病毒软件,力争在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市、县区网络安全系统部署和完善工作,建立起相对完整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安全体系建设和维护工作,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设备的应用和维护技术,确保财政业务系统安全可靠。
六、财政核心应用系统建设
1、预算编制系统建设。预算编制系统是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中最为核心的系统。要紧密配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抓紧完善按部门分类、功能分类、经济分类三维定位的部门预算编制体系,2009年市级完成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建设和 和应用,2010年底前在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建立起全网络化预算编制架构,促进实现全省预算汇编的自动生成。推进目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和精细化程度,加强政府预算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的有效性。
2、预算执行系统建设。市级要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财政专户管理、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工资统一发放、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债务管理等系统的建设及向区县推广工作, 2010年年底前要全面完成。 县级要按照省市部署,重点建设县级预算执行系统、“乡财乡用县监管”系统、农民补贴、财政专项资金监控等系统, 2010年年底前要全面完成。
3、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配合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建立全市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2010年底前市、县财政部门实现资产全面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财政经济数据库建设,搞好财政业务数据开发与综合利用;推进与收入征收部门的财税库联网建设工作,建立一般预算收入数据库及动态管理机制,实时掌握收入进度情况;推进财政经济景气预测分析系统建设,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在整合财政部门内部各种数据资源,广泛搜集和分析宏观经济数据,并与金宏工程实现有效对接的基础上,加强相关模型的研制开发,为预算编制和财政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4、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政管理信息化是各级财政机关政务处理的信息化,与金财工程共同构成财政工作信息化的整体。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做好需求分析,抓紧建设行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市级财政行政管理信息化系统2009年要在机关各科室全面建设完成,实现公文流转基本无纸化,实现与省财政厅的电子公文交换,提高办公效率,强化档案管理,方便财政信息利用,提高机关政务处理的信息化程度。各县区财政部门也要积极推行办公自动化,实现公文流转基本无纸化。
七、加快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工作,领导是关键。各级财政部门要把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财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全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领导机构,组长由局长担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由相应领导负责,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切实把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作为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住机遇,迎头赶上,自觉纳入到全市统一规划和建设中来。
2、明确分工,各司工作职责。市县两级财政应成立财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组建信息化建设专门机构。市财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市本级、所属区县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制度建设、机构建设、资金保障、网络建设、应用推广、项目规划、重大问题决策,指导和检查全市工作。市财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本级、所属区县财政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成员由办公室、预算、国库等业务科室、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全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一体化管理,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核定的全市财政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建设规划、年度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建设和重大课题研究等。市局财政信息管理办公室作为市本级财政信息化建设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市本级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技术协调和运行维护工作,拟订市本级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审核项目建议书技术需求,督导项目实施和组织项目验收,并指导下级财政部门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
县财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财政信息化建设专门机构参照市上进行设置和组建,具体负责县本级及所属乡(镇)的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工作。
3、分步实施,积极加快推进。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需要一个逐步推进和完善的过程,建设周期较长,必须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重点突破。当务之急,是加快市县两级的组织领导、人才队伍、网络设施、核心应用系统、安全体系、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领导是关键、人才是保证,网络是基础,应用是核心,安全是保障,推进工作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务求实效。
4、增加投入,保障建设资金。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资金实行分级负担的办法,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本级配套资金。
市到县区、乡镇财政部门的网络及安全系统,在省财政厅安排部署下,按照“下管一级”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市和县区财政局域网、城域网,原则上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建设;财政信息化核心应用软件,由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组织引进、开发、购置,市财政局统一申报,软件产品免费,软件实施费和服务费原则上由各级财政部门负担;市、县区对本级及下级的财政信息化培训费用,由本级财政负担;各级财政部门的机房,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建设并负担建设经费和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根据《宝鸡市县区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考核奖补暂行办法》,市财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四到位”(组织机构到位、财政业务改革到位、配套资金到位、系统建设到位)的原则,每年底对各县区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等级确定对各县区的补助资金,实行改革先行、技术跟进、量化打分、综合考核、以奖代补,积极支持县级建设。各县区也要摆脱“等、靠、要”的思想,积极筹集本级建设资金,确保全市工作一盘棋。
5、加强培训,强化人才支撑。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建成,能否发挥预期作用,最重要的是要靠人才,靠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能打硬仗的队伍。要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多渠道地加强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各级财政部门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信息化机构负责人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工作要按照分层次、分类别、实用性与先进性并重、由潜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内容包括财政信息化总体规划、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安全技术等,力争用两年多的时间为全市财政系统培养出一批基本适应财政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对财政业务人员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促进我市财政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整体提高。
6、加强考核,强化督导检查。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信息化督导检查和考核工作,建立科学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并纳入财政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检查考核工作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进行,省管县纳入全省统一考核。年度检查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建设经费落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系统建设、项目推广应用、项目成效的显著性、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并纳入当年市对县区财政工作整体考核。各县区要及时反馈本县区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确保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整体推进并取得实效。
7、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项目验收、监督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一把手”负责制。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保密和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物理实体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安全制度,同时抓好宣传教育和技术防护工作,建立起可靠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今后一段时期是全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体推进、上下联动,全面提升我市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水平,为全市财政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00九年八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