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集宁
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内蒙古到2008年大体完成了2/3的建设任务。实现程度在80%以上的指标有21个,实现程度在60%—80%之间的有10项,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19项。
2、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化的关键时期
当工业结构处于重工业化阶段的第一个时期时,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当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业化阶段迅速推进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工业化就进入后期阶段。
2007年工业化综合指数为47分,接近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工业化综合指数位于50-65之间),处于由中期的前半阶段向后半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总的趋势将进一步向高级化转变。
3、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内蒙古城镇化发展变化看,处于典型的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42.2%上升为2008年的51.7%。
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程度看,呈现加速态势。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一般将城镇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二、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的机遇
1、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加深到稳定,长则5—8年,短则3—5年,前后平均5年左右。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并未改变。考虑到21世纪以来世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突飞猛进,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经济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本次经济危机的周期有可能短一些。乐观估计,到2010年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发生根本性变化。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任务尚未完成。
2、新科技革命孕育着新兴产业
世界经济的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此次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将导致以能源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和工业革命。新能源领域将形成以光伏能源、风力发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材料领域将形成以纳米技术为支撑的产业;生物医药领域将形成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
内蒙古具有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的资源优势、空间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3、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
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产业发展已进入升级阶段。受土地、融资、劳动力成本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逐年增加和环境容量指标逐年削减等因素的制约,部分产业加速向其它地区转移。
内蒙古具备大规模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
4、国家针对西部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
西部大开发方面,将出台新的政策,通过投资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支持西部地区抓住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方面,国家将进一步充实振兴战略的内涵,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
中央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都将是国家支持的重点。
面临的挑战和制约因素
1、产能过剩使内蒙古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六大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或重复建设。
一方面,产能过剩使得项目运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家将严格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强项目审批管理,强化环境监管,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2、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节能减排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同时,哥本哈根会议在即,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削减方面对我国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胡锦涛主席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内蒙古正处于资源大规模开发和加工转化的快速发展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及冶金、有色、建材等原料生产和输出基地,工业重化工型特点突出。但是,内蒙古以能源、化工、冶金为主体的重型化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任务仍然艰巨。
3、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的挑战
4、生态和基础设施承载产业、保护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
生态脆弱的基本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脆弱的占36.7%。一些草原退化、森林破坏、河湖干涸、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盐渍化加剧,荒漠化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5.7%。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呼伦湖蓄水量8年间减少60%。干旱、沙尘、风灾等灾害频发。荒漠化和土壤侵蚀现象严重,约2/3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区域,大多数地区贫水,承载能力较差。
一方面,对经济布局和产业选择带来了明显的约束。
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仅包括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包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转向如何更加全面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
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2008年全区公路、铁路路网密度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和85.8%,高等级公路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1.1%。内蒙古作为重要的国家“西煤东运”的重要基地,目前内蒙古铁路外运能力不足2.5亿吨,运能缺口达2亿多吨,2008年请车满足率仅为40%左右。随着电子、高载能、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仅“呼包鄂”地区的运输需求就达1亿吨以上。
内蒙古作为电力输送的重要区域,电网建设一直比较滞后,现有500千伏电网输送能力不能满足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市场的要求。此外,受电力密集地区电网短路电流控制困难、长链型电网结构动态稳定问题突出、受端电网存在多直流集中落点和电压。因而,从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快建设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刻不容缓。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电力生产和输出大区,有必要在互动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上走在前面。
5、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内蒙古水资源相对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8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呼和浩特、包头、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4座城市水资源存在供需矛盾,广大农村牧区有近300万人需要解决饮水问题。部分农牧业地区仍然处在靠天等雨、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中。
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并存。2008年内蒙古耕地面积1.1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3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全区有13亿亩草场,可灌溉面积只有320多万亩。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必须看到我区工业化、城镇化任务尚未完成的实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全面、不协调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五大定位
我国重要的现代战略产业集聚区
1、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建设内蒙古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可以发挥内蒙古的比较优势: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二是可以缓解能源资源运输压力和降低运输成本。三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可以充分发挥环境容量优势。五是可以发挥现有产业优势。
2、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420亿斤,居全国第11位,人均粮食占有居全国第3位。牛奶、羊绒、羊肉产量分别达到912.2万吨、6890吨和219.4吨,均居全国首位;马铃薯产量195错误!链接无效。7万吨,属全国首位。目前,内蒙古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原料基地面积586万亩,农业部认定绿色产品数量居全国第2位。到2008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121户,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20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达到23个。
3、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内蒙古应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在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抓住机遇,确定优势,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经过西部大开发10年的建设,内蒙古已经具备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条件。
一是经济总量迅速扩大。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三是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四是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五是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
我国重要的沿边开放经济带
内蒙古与蒙古和俄罗斯交界,拥有两条欧亚大陆桥,是我国向北开放最有优势的地区。近年来,中俄蒙三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各自都把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作为重要的出发点,特别是中苏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稳固。中俄、中蒙双方具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这为开发利用俄蒙资源,发展资源型产业提供了可能。因此,“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向北开放力度,拓展经济贸易合作的形式,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沿边开放经济带。
我国草原文明重要的承载区
内蒙古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凝聚着草原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着独特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具有历史的原创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博大的开放性、强烈的进取性以及淳朴的自然性。建设内蒙古草原文化,能够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未来内蒙古发展趋势看,要突出地区和民族文化特色,搞好文化发展布局规划,挖掘整合各地区文化资源,打造各具优势的文化产业品牌,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相对集中、城乡联动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把内蒙古建设成为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草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加快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不仅关系到北疆人民的安居乐业,更牵系着华北、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决定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也决定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十二五”期间,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贯彻生态立区战略,进一步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由初见成效转变为明显改善。
五大目标
1、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的领先水平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看,内蒙古基础设施水平逐步提高,投资环境优良,资本和要素的积聚能力不断提高;从外部市场看,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内蒙古的资源优势还将进一步发挥,在“十二五”期间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的领先态势是可能的。
据研究,未来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约在7%—8%。考虑到结构调整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可达到13-15%;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如果全国按照。的速度增长,内蒙古按照15%的速度增长,则到2015年,内蒙古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将由2008年的2.4 %提高到3.7 %左右。
2、率先在西部地区建成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
“十二五”期间,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以“富民强区”为目标,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上,打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
3、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文化产业等得到较快发展。
二是在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推动消费需求在需求结构中的地位稳步上升,由2008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6%提高到2015年的40%以上,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绿色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把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绿色经济”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加速林业发展,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自然保护区面积基本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提高,草原退化、沙漠化、耕地盐碱化等问题明显改观。
三是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得到发展壮大,草产业、沙产业等特色产业成为农牧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四是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全部使用燃煤脱硫装机。
5、实现由草原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
一是文化品牌在全国有较强的影响力。文化也要创品牌,只有创造大量文化名牌,才会使优秀的文化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是高素质文化人才群体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是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值相当于GDP的1.05%,不仅远低于发达省市5%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2.8%的平均水平。到2015年,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跷跷板’现象得到根本改变。
四、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一)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促进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加快工业结构升级。
提升现代服务业地位。
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实现四个重大转型。
一是由常规农牧业向设施农牧业转变。
二是由普通大路产品生产向绿色安全农畜产品生产转变。
三是由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畜牧业为主转变。
四是由依靠资源优势向依靠科技优势转变。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实现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拉动型向科技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资金支持;
积极发展内蒙古具有比较优势和一定产业基础的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在一些风机制造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
加大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力度;
通过引进大企业,引进制约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十二五”期间必须从人民生活提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局出发,树立和贯彻富民强区的理念,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多渠道开发农牧民增收途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形成经济增长-就业扩大-收入提高-消费增长-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目前,内蒙古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只占11%。
树立藏富于民的财政发展观。
(四)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依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合理划分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科学定位主体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继续实施“收缩转移”战略,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五)正确处理投资消费关系,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理顺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根本性转变。
仍然需要保持相当的投资规模。
扩大消费。
提高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六)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应不断加强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应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尊重其人格尊严,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应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牧区、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取向,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七)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满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改革的现实需求。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需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八)扩大开放,形成合作共赢新优势
“十二五”时期,就是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难得机遇,顺应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新趋势,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出口与引进先进技术、短缺资源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把大力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合起来,全面构筑“东联、北开、西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将对国外开放与向国内其他省区开放结合起来。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构筑要素流入区结合起来。把发展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贸易,以服务贸易的加快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