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在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启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起草工作中,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重要 内容。如何从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的角度,深入研究“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从而做好“十二五”电子政务的规划编制工作,是当前电子政务领导机构面临的首要任务。

  为使各地各部门更好地认识“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工作重点,10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在南京组织举办了全国地方电子政务干部培训班,就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电子政务应用的影响,以及各地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中涌现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授课指导和交流学习。来自全国10个副省级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信息化主管部门的117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对参训学员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对电子政务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二是对国家十多年来电子政务发展过程形成的基本经验要有总体了解;三是对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发展动力要有基本把握;四是对今后如何开展电子政务工作要有一个基本思考,形成新的思路。

  应邀在此次培训班上授课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王安耕、宁家骏等专家结合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总体趋势上要把握“融合、整合、渗透”六字要诀;以及“电子政务原则上的驱动力量是需求而非技术”的鲜明观点。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市经信委、无锡市人口计生委等单位分别就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试点情况,电子政务运维管理外包、政府网站发展、地方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人口信息共享和综合信息服务等电子政务的具体应用工作,与学员们交流探讨。此外,培训班还组织学员赴江苏省地税江宁数据中心、南京建邺区信息中心、南京市公安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政务处章晓杭处长在为期五天的培训结束时总结说:“十二五”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矛盾凸显期。如何破解矛盾,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他希望大家通过培训,能够学以致用,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本单位、本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

  本刊根据培训班授课老师的讲课录音整理了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信息化发展大趋势:融合、整合、渗透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高新民

  面临新形势

  今年是个规划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大家都在考虑、研究,并开始着手制定十二五规划。当前,我们在制定电子政务规划时,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形势。

  第一,要考虑我们国家在十二五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把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思路来要求,这一点已经明确。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把信息化和政务的结合,并以此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要认清电子政务本身的形势。1993年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起点,到2001年,我们做了电子政务的一些示范工程和推动工程。200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电子政务的17号文件,该文件的建设框架一直延续至今。即:建设一个统一网络,内网和外网,内网到副省级城市,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外网可以延伸到地方,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建设四个基础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十二个重大的国家级信息化电子政务工程,重点是金税、金财、金审、金关、金卡、金桥等。

  我们要认真总结最近十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分析它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应该把握的趋势。只有认清了当前电子政务的现状、问题和任务,才能形成今后发展的大思路。

  第三,要关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在电子政务推进中,如何新的技术为我所用,尤其是怎么样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到我们新的电子政务规划当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尽管电子政务的推进要以业务为驱动而不是技术,但不等同于我们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就不要充分利用和研究新技术。相反,我们要思考在十二五发展规划过程中,有哪些新技术、新动向值得我们关注,要思考怎样去利用它。

  发展大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可以归结为“三性”: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性,社会和谐发展必要性,环保资源矛盾尖锐性。这三个“性”引发国家发展模式转型呼声高涨,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更科学,即要发展知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更包容,即要达到区域、城乡、群体的均衡;更可持续,即资源利用的充分和环境保护的改善。因此,“十二五”期间包括电子政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围绕矛盾点和问题点的所在。这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十年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展巨大、成效显著,有很多的案例和数据可以佐证。如, 18个国家级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共建设信息系统70多个,支撑的政府核心业务超过100项;2010年,工信部组织开展的部分省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数据显示,省市级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水平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较高,普遍在80%以上;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特别是在综合治税、人口管理、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已经达到100%,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1%。各级各类政府网站服务框架已经形成;电子政务还延伸到社区和农村。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的推进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也确确实实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必须加以正视。

  一是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融合度不够,电子政务战略意义并未凸显。这是因为现在的电子政务只是在战术层上发挥出作用,提高了办公效率,但是在战略上与政府的职能转、管理推动、职能转变、模式创新等方面还不同步。

  二是业务联动,资源整合难度大,影响效能发挥。这是因为以前的电子政务都是以一个部门为单位的推动模式,是以机构政务为取向;而不是以解决国家、政府的社会、经济和民生的矛盾和问题为指向。这也是资源整合和业务联动难度大的根本原因,从而导致电子政务在支撑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的效能受到影响。

  三是部门管理功能强化,公共服务功能相对薄弱。过去的这段时间,我们重视了部门管理的功能强化,但是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虽然也做了不少工作,但相对比较薄弱。

  四是推进信息化主要靠的还是传统路子。比如,项目的建设基本上是由业务部门或者说是技术部门来发起,其他部门参与度不高,领导层日常的协调跟踪比较少,与电子政务本身需要“部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融合起来一起推进”的要求不太相配。这种机制也是需要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电子政务下一步总体的发展趋势要抓住六个字:

  融合——信息技术要与政务目标、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融合。

  整合——从网络层、资源层、应用层跨部门整合推进,解决宏观矛盾和问题。

  渗透——电子政务的应用面要扩展,使所有的公务员、所有的老百姓都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受益,进一步用好信息通信技术,建设效能型电子政务。

 所谓融合战略,是指信息化要支撑和引领政务发展目标。“融合”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融合的电子政务,与以前的电子政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区别在于:由信息化支撑的(催生的)新型公共管理和服务模式,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形成新的公共治理格局。

  此外,信息化与政务转型目标融合要成为常态。电子政务不仅仅是信息办、信息中心的事情;领导也不是只在立项的时候去讨论讨论,项目立完就不再过问,而是要经常研究信息化促进政府转型的目标。

  所以,融合目标是要转型,要创新;融合的过程要成一种常态。能做到这两点,电子政务才真正进入融合型的发展阶段。

  所谓整合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信息化整合政务资源,促进政府向扩展型/服务型政府转型,大幅度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政府管理的创新能力。当我们的信息系统可以跨部门使用,政府就变成了扩展型的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政府。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管好,而是牵涉到十几个、二十几个部门。这就要求我们把服务部门整合,使老百姓吃到放心的食品,企业生产出安全的食品,使政府成为值得信任的有信用的政府。这就是政府的服务型目标,这也是政务资源整合的含义。二是通过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和IT服务外包的发展,实现各单位系统的更加简约化和集成化,从而降低IT成本,提高IT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性。

  资源整合内涵的层次性,如图所示:

  所谓渗透战略,是指信息化持续发展的方向。它可以分为技术导向型渗透和业务导向型渗透。其中,技术导向型渗透是要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利用潜力;业务导向型渗透,是将信息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造就人人受益的电子政务。

  这就是发展趋势,六个字:融合、整合、渗透,是我认为下一阶段的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和我们需要把握的建设思路。

  总之, 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改进管理的战术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促进政府转型的战略举措。因此,电子政务的建设规划必须由技术主导转变为业务主导,必须由注重项目投入转变为注重项目效能,必须由部门职能引导转变为国家战略目标引导。规划要有一套科学的总体框架和有力的实施机制,在规划实施中,观念先行、协调机制是关键。

  “需求”与“技术”,孰轻孰重?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王安耕

  我 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一直有着“技术”和“需求”的 双轮驱动。那么,这两者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度究竟如何?从原则上说,哪个更为首要?

  显然,没有技术的发展就没有信息化的发展。技术驱动有三个特性:即创新性、不确定性和战略性。近观50年,不断冒出的新技术很多,但是真正成功的并不多。但技术一旦突破,通常是创造一个或大或小的时代,带来一种战略的发展。这三个特点合在一起,就使得技术驱动常常在出现的时候,使人看不清楚,很难判断,即使是这项技术的创造者本身,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判断它的价值。因此在技术突破之后,如何在战略和政策上加以安排,是需要仔细考量的。

  当前,在电子政务中需要考虑的新技术应用主要有3G在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移动接入和移动服务的应用;以及云计算在县级(以下)涉密东西少,而公共服务又量大面广的电子政务云服务等。

  但是,技术驱动有其限制条件。技术驱动的主要困难在于IT技术高速发展与人的特性难以改变的矛盾。在通畅情况下,电子政务的技术驱动难以成功,其主要原因还缺少考虑机制、体制、认识、习惯等因素。

  因此,从原则上说,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首要驱动是“需求”而非“技术”。

  条块结合:基层公共服务新模式

  》工信部基层电子政务工作组李志方

  加 强公共服务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也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核心职能,只有以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真正建立和谐社会。而要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和群众日益提高的公共服务期望,关键在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目前,基层公共服务大多数都是“以条为主”的模式,主要通过部门提供服务,这种模式难以满足市民对政府服务的要求。虽然部分地区已尝试对现有的公共服务模式进行改进,如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服务整合、建设集中的办理大厅等,但由于不系统和不配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基层公共服务需要探索一种更加合理可行的、体系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有效解决市民办事难办事烦等问题,这就是:由“以条为主”的公共服务模式向“条块结合”的公共服务模式转变。

  在条块结合的公共服务模式下,主要由服务提供方、服务使用方和服务管理方参与其中。服务管理方建立服务规范、管理机制和平台框架;服务提供方遵循服务规范,按需加载服务事项;服务对象通过多种渠道能快捷地获取服务。

  这种服务模式的框架由一网(网上办事大厅),一站(社区便民服务站)和一平台(集约化的大后台)组成;在政府规章、业务管理和技术接口三个层面提出规范和要求。使服务在多渠道中完成,如可以上网办,可以到现场办,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话、有线电视、城市信息终端等。

  在向条块结合模式转变过程中,关键在于以市民为中心,以服务事项为主线,以平台为依托,以规范为保障。

  在条块结合模式的推进与实施策略上,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合理分工。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和协调公共服务的推进和实施;负责编制服务标准规范,建立相关机制制度;负责一网、一站、一平台的建设和运维;负责组织绩效评估工作。业务部门负责依据行政职能,接入一平台,按照服务规范通过一网、一站提供服务。街道居委会负责一站(实体)的业务运行管理,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办事服务。监察部门负责服务效能监察。法制部门负责制定网上服务、就近服务的管理办法,确保合法性、有效性。

  二是规范先行,制度保障。要建立网上服务、就近服务规范;网上申请、受理、结果反馈机制;网上咨询、投诉、建议机制;服务评价、监督考核、绩效评价机制;以及服务事项管理制度、服务运行管理制度等。其中业务标准规范主要包括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咨询、网上申请、就近申请、身份验证、证照验证、网上缴费、网上查询、结果反馈、结果领取、服务评价、网上投诉、上门服务等。技术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业务系统网办服务规范、公共服务平台接口标准、电子政务数据中心接口规范、界面展现规范、共享业务信息数据标准等。在监督考核机制中要把网上服务、就近服务纳入电子监察,实现对市民、企业服务质量的监督。按照电子监察的统一标准规范要求,将服务运行情况纳入监察范围,由监察部门对服务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服务的时效和质量。主要考核指标有政务公开、流程规范、期限合法、收费合理、法律责任、廉洁行政、监督检查、服务态度、满意调查等。在绩效评价机制中要制定网上办事、就近办事考核指标,并纳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范围。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对相关单位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每年组织一次,考核结果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向全市通报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布。

  三是专项驱动,平台支撑。要依靠“适龄青年婚育一条龙服务”、“弱势群体网上服务”、“综合救助服务”等服务专项,推动条块结合的公共服务模式建设。要以统一、集约化的一平台为支撑,集成各类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通过一网(网上办事大厅)和一站(便民服务站)向市民提供服务。

  四是协调部门,循序渐进。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选择和市民关系密切、条件成熟的部门、业务实现网上申请和就近申请,逐步扩大部门和业务范围。业务部门要优先选择覆盖面广、与公众关系密切、申办频率高的业务,实现网上申请和就近申请,逐步增加服务内容。

 五是以评促建,持续改进。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业务部门提供更多的网上服务和就近服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从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看发展

  中的误区及对“十二五”的启示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处处长 王丹中

  杨 学山副部长曾经指出:“绩效评估是推动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

  随着对电子政务评估工作的不断深入,电子政务的评估工作被分为绩效评估和发展水平评估。绩效评估,是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投入—产出关系的评估,重点考察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投资的经济性,目的是提高投资效益,侧重的是微观层面;发展水平评估,是对电子政务发展成效的全面评估,重点考察信息技术对政务的支撑、优化和创新的效果,目的是引导发展,反映的是宏观层面。

  电子政务发展的五个阶段

  2009年8月,工信部正式批复江苏省开展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试点。在试点工作实施中,江苏省提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重点考察信息技术(“电子”)对政府业务(“政务”)的支撑、优化及创新水平;主要从核心业务信息化水平、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保障水平等三个方面评估;能够消除部门职能、规模、地域、发展水平等不同差异,而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普适性; 根据需要设置考核要点,形成面向部门和地区的一套指标、两套方法的综合评价体系;地区指标应综合反映其部门指标,在评价要点、数据采集和评分方法等方面应与政府部门指标有所区别。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

  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总指数(EGDI)由核心业务信息化水平指数(CBII)、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指数(GIRI)、综合保障水平指数(GSI)三部分构成。其中,EGDI= CBII*40% + GIRI*30% + GSI*30%。根据公式及得分比例,可以把电子政务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准备发展阶段(30分以下),表现为:信息技术得到初步应用,计算机普及率不高、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备、接入网络的计算机比率较低;部分公务人员使用计算机从事辅助办公、文字和数据处理、收发邮件等工作;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极为有限。

  起步发展阶段(30分-60分),表现为: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能够基本满足业务应用需要;大部分公务人员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公务,部分核心业务系统建成并初步投入应用;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支撑发展阶段(60≤EGDI<75),表现为:主要核心业务系统已经建成并应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超过70%;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始起步并收到收效;基础设施、组织领导等综合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

  深度发展阶段(75分-90分),表现为: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接近100%,且有50%以上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全流程网络化办理;业务系统集约化和协同度较高,系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不断增强;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利用成效明显;电子政务综合保障体系完善。

  融合发展阶段(90分以上),表现为:电子政务建设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融为一体,不可分离;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公共服务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方面效果十分明显;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电子政务发展的用户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业务系统建设全面进入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良性轨道。

  再思考及启示

  当然,这套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指标体系的普适性、个别指标的科学性、指标评价考核要点、指标权重及评分标准,以及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同一发展阶段内的区分度上加以研究和完善。

  通过对电子政务水平评估工作的开展,我们也发现在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推进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是高端与适用。在建设之初,对设备求新求高端是一个普遍现象,建的很漂亮,但用的很差。长此以往,信息化建设就是一个不停投入,但不产出的,有“面子”没有“里子”的事情,这样的电子政务是没有发展出路的。所以,电子政务的建设一定要树立一个够用适用的原则,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口上,才能真正把电子政务的效率抓起来。

  二是项目与效果。电子政务不是为建设而建设,而是要明确建这个项目是干什么用,要真正以应用、以业务、以效果为导向来建设。这就要求每一个部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业务和职能特点,建立自己的电子政务发展业务架构,对于“哪些还未建成,哪些应该叠加”的情况做到了然于胸,最后形成一个基于部门职能的电子政务业务架构体系。

  三是最新技术与成熟应用。现在有很多新的技术,比如政府云、智能城市等,有的地方会对这些新技术非常热衷。这些东西的确是好的,也适合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但它不是目前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当中,可以关注新技术,但不要过多的运用新技术,而要多用成熟的应用技术。

  四是网络安全与系统安全。现在人们对信息安全非常关注,大家往往会说,某个系统应该建在内网,某个系统建在专网,某个系统可以建在互联网。但是,内网并不是一定安全,关键是看系统的重要性。安全的建立主要是以系统的重要性为核心。核心业务和数据的重要性该有什么样的安全次级度,就该形成什么样的安全次级度。以信息系统本身的重要性来建立安全次级度,而不是简单的放内网或外网,这应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策略上的调整。也就是说,只要把安全策略做到位了,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机制,即使把它放在互联网上,也是安全的。

  与此同时,通过评估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带来我们对“十二五”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几点启示,至少,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做下面几个事情:

  一是串联与并联。把本部门孤立的业务、孤立的信息系统串起来形成网络,然后在部门实现网络化运用的基础上,推动跨部门的网络共享和业务协同。即把业务先串起来然后再并联起来。

  二是独享与共享。信息资源不仅仅是部门内部独享,而是应该让其他部门共享。我们建法人数据库、空间地理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就是因为很多部门业务不一样,但有很多数据是大家都需要的。如果每个部门都去采集,则增加工作量和建设成本。反之则可以节约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提高建设效率。所以我们要从独享向共享推动。

  三是自建与共建。因为有独享和共享的问题,就牵涉到信息化要有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问题。如公共数据中心、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容载率数据中心。也就是说,在“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推动自己建,还要建一批公共的基础设施。

  四是官用与民用。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不是给我们这些坐在办公室里的公务人员去用,而是要让老百姓用。让老百姓可以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公共设施亭等不同的终端来享受政府的服务。这才是我们电子政务发展下一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十二五”电子政务评价体系里有一个很重要任务,就是在“十二五”后要盘点我们的政府有多少应用可以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因此,“十二五”的电子政务规划里,要以推动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以公众服务的网络化应用为主导作为重点。

  五是内管与外包。随着信息化应用业务规模的不断拓展,部门的机房、人员会不够用,如果继续扩建机房,聘用人员,对单位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区域电子政务发展而言也是不经济的。我们可以通过“推行统一的运维外包”加以解决。这里可以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借用公共设施,就是建一个公共的数据中心,然后划成区域,让各个部门把他们的数据往里面装,进行统一管理。安全上可以得到保障,投资上也可以节省。另一种是政府将自己的需求统一集成,然后找几家运营商招标,选择方案和价格最合理的一家来建设。这样一来,每年只安排一些运维费支出,可以把集中使用的经费分摊到各个年度里,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技术维护成本,而且安全责任问题也可以分摊。于是,电子政务工作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深层次应用的开发和数据管理上,真正把电子政务应用做实做强,这就符合了电子政务建设应有的发展方向。

 政府网站的四大核心任务:

  政务、服务、公开、沟通

  》上海市政府公众网管理中心主任 孙松涛

  政府网站有四大核心任务:政务、服务、公开、沟通。政务要拓展网上办事;服务要提供便民服务;公开要发布权威信息;沟通要构建互动渠道。

  信息公开:一个条例两个关系三个第一

  一个条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两个关系

  此条例与各地方、各部门实施办法之间的不同在于:《条例》是纲领性文件,每个部门、每个地区依据此纲领性文件制定了地方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因此,《条例》是相对稳定的,而《办法》可能会随着工作的开展不断深化。

  条例与《保密法》则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既制衡,又互补。关键在于要建立一套机制和体制。上海有一个由政府办公厅、保密局、经信委、市委办公厅等相关的七八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凡是涉及到把握不定的信息,都递交到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这里有个原则:该“保”的要“密”;该“公”的一定要“开”。这里的“保”,不是指保密,而是指保护。因为有时候信息并不是一个秘密,但是公开之后可能会影响社会安定,危及政府形象,该保护的信息一定要保护。这里的“公”,也不是“公开”,而是指与公众相关的信息。

  三个第一

  第一平台。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是政府网站。尽管我国已初步形成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府公报、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社区信息苑和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等覆盖城乡、多层次的公开渠道,但政府网站是政府公开信息的第一平台。因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的优势是其他形式不能相比的:一是公开的及时性。可以走在传统媒体的前面。二是辐射的广泛性。通过互联网,信息可以在瞬间辐射全球。三是获取的便捷性。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查询并获取信息。四是利用的灵巧性。可以轻松下载,电子方式携带,非常灵巧。五是信息的完整性。政府网站具有强大的信息沉淀和积累功能,而且不受篇幅限制,完整地记录或表述。六是汇聚的裂变性。可以将相关信息集聚,形成各种专题,以最快和最简洁的方式汇聚信息,起到裂变的作用。七是减少物质、沟通、精神和时间成本。网站信息的获得可以极大地减少民众的信息申请,或相互打听而带来的物质及精神的成本负担,使全体民众可以平等地行使其知情权,并得到权威准确的信息,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一时间。一个文件产生之后,必须在第一时间上网。上海的第一时间概念是指在一个小时之内。领导批了,部门确认后付印。当红头文件的纸质出来,准备往下发之时便上网公开,这就是第一时间。

  第一源头。政府网站,可以说是公开信息的第一个源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好两个“关”。第一,严格区分公开与不公开内容,把好信息来源关。信息的公开,可以采取谁提供,谁把关的原则,由信息提供部门对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要注意信息的连续性,比如对规范性文件连续编号,将可以公开的信息进行归类,而将免予公开的信息以另外的文号方式发放。第二,制定严格的信息公开程序,把好信息出口关。根据不同性质的信息,比如有静态信息、动态信息、过程信息和互动信息,制定严格的信息公开和反馈程序。要有专人负责程序执行,有较高层次的领导进行公开前的最终程序审定。

  网上办事、公共服务:一个核 两个高 三个一 四个难

  实施网上办事及网上的公共服务,要以事项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其中以事项为核心,集聚了十大要素,即:在线受理、状态查询、结果反馈、表格下载、办事指南、办理机构、相关法规、网上咨询、监督投诉、便民问答。

  网上的办事和服务具备了高透明和高效率,即:阳光下不晒黑,亮家底不献丑;优化流程减环节,强化办理争时间。同时,必须贯彻一套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核心),搭建一个网上审批管理服务平台(载体),和建立一个网上政务大厅(窗口)。

  当然,要提供理想的网上服务,就当前的现状难度重重:协同处理难;资源共享难;安全监管难;应用推广难。要解决这些难题,唯有模糊部门,清晰业务。

  政民互动:多渠道 树品牌 抓反馈 重实效

  政民互动的方式有很多,如在线访谈,领导信箱,公示,征集等等。现在最流行的是网络问政。上海有一个网上办公会,把所有的委办局领导召集起来,让网民提问题;选择20个网民到现场监督,区长、副区长、分管领导都在现场,能在一个小时内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在一周内解决。

  网上的互动栏目也要有品牌意识。上海有个“马大嫂”(上海话)论坛,专门讨论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是一个品牌。我们可以尝试由省、市或者是各部门树立“三公”(公益性强的、公众关注度高的、公权大的)品牌的互动活动,给百姓真正的实惠和便捷。

  有了互动,没有反馈,就形同虚设。这方面沈阳做的很好,上海也在做。百姓来了多少信,反映的事情属于哪个委办局,办理情况怎么样,群众满意度高不高,都在网上晒出来。只有把反馈工作抓好,才能让百姓看到实效。

  而产生实效的关键在于政府的作为。上海市的在线访谈,每年年初由各部门上报主题时,后面必附上“能解决哪几个问题”的说明。凡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上。因为,一年做多少期在线访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解决几个问题。

  以“两手抓”突破“共享与协同”瓶颈

  》无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管理处处长杨如年

  人口信息数据库是城市的基础数据库之一,是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人口信息数据对于领导决策、发展规划、政策研究、项目论证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服务支撑作用,对于其他基础数据库和政务信息系统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长期以来,人口信息在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隔离,互不共享,更难业务协同,各自成为信息孤岛。一些部门业务系统虽然包含了大量的人口信息,但是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共享使用。

  无锡市领导亲自组织协调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用“一手抓信息平台建设,一手抓工作体制建设”的工作方法,解决人口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考虑到无锡市已建成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纵横贯通的政务网,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连通的网络体系,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政务网建设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建设由市人口计生委具体实施,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实行服务外包,将项目委托电信公司开发建设。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经过近两年时间,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全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了“一库五平台”。“一库”即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在内的全市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五平台”即部门信息交换平台、社区信息采集平台、在线决策分析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监控管理平台。

  信息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有了人口信息管理的工具和载体之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人口综合信息统一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以解决人扣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切实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取人口信息。

  为此,无锡市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确定全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部门,明确由无锡市人口计生委履行全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职能;二是明确相关部门提供人口信息职责,要求有关成员单位适时向市人口计生委提供本部门掌握的人口信息;三是建立社区人口信息动态采集管理机制,在社区设置专门的信息采集岗位,选配专业信息管理员,将采集的人口综合信息录入上传市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各职能部门,做到一人一单,一日一清,及时传送。实现基层人口信息的动态采集和更新维护。

  如今,这些人口信息同时在为人口统计、领导决策、发展规划、课题研究、重大项目,以及部门工作、社区平台、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和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