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应成为政府网站的行政常态
来源:华声在线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李松林

   如果网民在政府网站上发出一个夹杂着“火星文”的、没实际内容投诉或建议,会得到回复吗?在一些网友看来,答案是否定的。但昨天,有网友发现:陕西省合阳县政府网站对“火星文”投诉给出了回复。这个连“火星文”也回复的网站,被网友称为最敬业县政府网站。(3月2日《重庆商报》)

  这些年,随着中央政府对网络民意的愈发重视,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效仿开通网络留言板。搜集民意诉求,润滑官民互动,解决群众疑难成为政府网站的一项重要职责。然而,现实中有不少地方政府网站成了一堆“空架子”。常年“昏睡”、“机器人”式回复、强迫投票等等行为背离了政府网站设立的初衷,使民意在政府行政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合阳县政府网站之所以被网友誉为“最敬业网站”,是因为其认真耐心地回复了网民的每一条留言(包括“火星文”留言)。这,本来是政府网站正常运行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负责任政府民对民意不可推诿的责任。如今此举受到众多网民追捧,叫人情何以堪!

  物以稀为贵。“最敬业网站”被网民追捧的另一面自是众多地方政府网站的“不敬业”。为何会有众多地方政府网站“不敬业”?站在官方的角度来解释,可能是因为“经费紧张”,“人手不够”。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冠冕的借口。政府网站之所以“不敬业”,本质上在于对民意不重视,不倾听。如此行政心态下,设立政府网站留言板也就成了走走形式,是对上头“政策”的一种及时“对策”。

  另一方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众多地方政府网站“不敬业”还在于畏惧调查。因为,要想让群众感到满意,政府就必须对群众留言认真核实,深入调查,最终做出满意回应。这务必要耗费政府机构的不少财力、人力和物力,增大行政成本开支。“与其自找麻烦,不如撒手不管”。如此一来,“懒政”思维作祟下,政府网站“不敬业”也就可视之为“正常”,“不敬业”的政府网站也就越来越多。

  其实,政府网站要想做到“敬业”很简单。一者,需要专人对网站内容时常更新,对网民的留言要认真记录,及时向上级反馈和报告;二者,需要机构领导对网民留言足够重视,对留言反映的问题要立即安排人员走访调查,分析汇总;第三,需要在规定时日内对网民留言做出负责回应,并注意回应语言的规范和文明。

  不过,丰满的理想往往被骨感的现实束缚。据2月25日《北京晨报》报道,据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发布的2011年《法治蓝皮书》显示,59个国务院部门的政府网站,在主动信息公开方面只有科技部等8家部委得分超过了及格线60分,及格比例仅为14%,信息公开流于形式。中央机构政府网站的得分如此,地方政府网站“不敬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眼下,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政府网站作为汇集民意的重要关口,显然需要更加“敬业”。同时,从长远看,“敬业”也应成为政府网站的行政常态。因为只有如此,政府机构才能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到老百姓在想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才能树立政府机构的亲民爱民形象,塑造更阳光和负责的政府形象;也更加有利于实现地方安定和社会和谐。

  声明:凡注明"来源:华声在线"均系华声在线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