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点走向示范 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范本
来源:大公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记者 李晓波 通讯员:万金光

  年初,黄石、广州、宁波、昆明等城市入选"2010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黄石入选理由是:近年来,黄石在矿业开发形成的传统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经济提升的一大瓶颈的困境下,大力弘扬"铜斧熔炉"的精神,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积极探索 "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促转型、以转型推"两型"的发展模式,引领黄石经济成功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中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

  黄石的转型路径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样本。

  从试点走向示范

  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范本

  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该市历来就是"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丰富的矿产资源孕育了源远流长的矿冶文化,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1951年建市至今,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1.9亿多吨、铜精矿(含铜金属)75万吨、原煤7000多万吨、石灰石矿5.6亿吨;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350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黄石投入的6倍。

  回顾"因矿建市,因矿兴市"的发展历程,黄石走过了由"建设"到"繁荣"再到"城衰"的过程。长期大规模的开采,矿产资源逐渐枯竭,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发展中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黄石的发展一度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主体矿山进入衰退期,大批矿山相继闭坑,采掘业日益萎缩,对加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减弱。同时,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竞争能力不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历史欠账较多,生态修复治理任务繁重。

  2008年以来,该市和下辖的大冶市分别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成为全国唯一的市、县"双试点"城市。黄石以此为契机,抢抓试点机遇、先行先试,全面实施"三大战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振兴的新路子。

  新路径

  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也没有现成的国内经验可循,需要结合实际探索路径。

  在探索中,黄石确立了总体思路:坚持以"三大战略"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全面推进理念、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和体制等六方面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成全国重要的特钢精深加工基地、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现代物流和综合交通枢纽,强化黄石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将黄石打造成现代化区域性大城市和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示范市。

  理念

  观念、理念的变化是最迫切的。知而后行,方善其事。城市转型,首要就是理念转型。

  集群发展理念。该市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湖北省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的机遇,注重外引内生,大力引进产业延伸及配套企业,积极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八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提升全市的产业竞争力。

  功能化发展理念。该市审视自身的区位优势,立足融入武汉城市圈、辐射周边地区,加快建设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着力构筑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的现代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千方百计确立黄石在国家和中部地区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性功能地位。

  "两型"发展理念。经历了资源枯竭的阵痛,黄石始终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提高高能耗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统筹发展理念。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需要统筹发展。既不单是城市地区的转型,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也不单是经济转型,需要推进经济、社会全方位转型。一方面削弱或消除各种体制和政策壁垒,注重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坚持差异化发展,促使各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实现各县(市)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产业

  发展大产业是黄石城市转型的核心。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筑产业发展平台等,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与发展多元支柱产业。

  总投资40亿元的新冶钢460和273、16亿元的新兴铸管扩建、16.8亿元的有色20万吨阴极铜改造等一大批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升级改造和延伸发展项目,加快了主导资源型产品从源头生产向精深加工生产转变,提高了资源型产品附加值。

  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隆成电动代步车、4.2亿元的远大制药、产能500万吨的芳通药业双烯扩能改造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2010年,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此为契机,黄石市统筹推进"三园一带"(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工业园和黄石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按照功能分区、互补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实施了黄金山工业园区东贝工业园、有色工业园、华中科技园、宝成工业园、低碳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形成了黄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

  城市

  针对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区混杂、社会服务功能弱等问题,黄石坚持把城市发展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城市布局优化和功能完善,努力构建既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又呈现秀美宜居特点的城市发展格局。

  按照"南向融合、东西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思路,推进黄金山工业园建设、棚户区改造、环磁湖、大冶湖和沿江开发,加速黄石城区与大冶城区一体化发展,正在形成建成区面积过百平方公里、人口达120-150万的现代化区域性大城市。

  城市"大交通"骨架也在构筑中。在公路方面,数条高速和城际铁路畅通黄石与周边城市的联接;水路方面,加快棋盘洲新港区建设,打造大冶湖、富河等内河与长江互联互通的水运交通网;铁路方面,加快市区铁路改造提升,实现山南地区与棋盘洲对接。

  城市功能也在不断提升中。投资30多亿元的场馆建设、道路改造、环湖沿山景观建设等6大类、62个重点建设项目,高标准建成了以体育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四馆一中心"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半岛;城市路、桥、管、网、气等综合升级改造,配套建设观光、休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等设施,新增、改造城区绿化面积 80 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43m2。

  生态

  黄石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燃煤工业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建筑节能等八大工程,29个总投资达60多亿元的重大节能减排项目,使得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5%;"十一五"期间,全市先后关停了1000多家"五小"企业;健全了排污费核定征收机制,引进香港创冠集团采用BOT方式建设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8%。

  生态治理也在加强。投资15亿元、总面积12000公顷的矿山植被生态恢复综合治理等一批项目完成;实施"四湖"(磁湖、青山湖、青港湖、大冶湖)水环境保护工程,磁湖145个排污口实现全部截流,该市19家企业、21个排污口纳入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环境监控平台。

  同时加快实施循环经济"310"工程(培育1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实施10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推广10项循环关键及实用技术),着力推进新冶钢等5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下陆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黄金山低碳工业园建设,积极争创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

  社会

  资源枯竭伴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这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功能,优化社会结构,从社会建设高度加以解决。

  黄石抓住全国创建创业型试点城市的机遇,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培训、项目选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信贷支持、政策落实、跟踪服务等"七个接力棒"的全过程帮扶机制,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专业性的指导和服务。围绕解决创业就业贷款难问题,建立了3亿元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5000万元的小额贷款基金;并与国开行和省工行在社区联合开展信用无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以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创业促就业工作。

  同时黄石探索建立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核心的保障性住房模式,实行保障对象全覆盖,实现从"住有所居"向"居有其屋"的转变。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和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步伐,全市目前共有棚户区164片、面积252万平方米,计划投入75亿元、用3年完成全市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切实改善住房困难人员的居住条件。

  体制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是创新的过程。黄石从行政审批、市区管理、金融领域、人才工作机制等方面重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从2008年开始,黄石将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向服务中心集中,并授予服务窗口收发权、初审权、组织协调权和相对审批权,全程代办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同时,依托3G(TD-SCDMA)电子政务应用国家级试点,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市域3G网络全覆盖的电子政务网络,使企业和群众办事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移动着的点对点服务。

  金融领域创新方面,目前已成功开发出"采矿权质押贷款"、"铜单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多种新型信贷品种,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加强信用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引进了中信、广发、兴业等多家银行来黄石设立分支机构,组建了国开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建立高新技术人才创业中心、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产学研工业园,努力打造"人才特区"。同时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并着手筹建研究生效益创新基地。

  新变化

  黄石城市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变化,确立了发展的新路径,增创了黄石探索发展的新优势。

  在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和主体矿山进入衰退期的情况下,黄石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经济指标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全市GDP增长15.7%,达到690.1亿元。

  通过产业转型,黄石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优势得到重构。

  比如华新水泥经技术改造,综合能耗和综合电耗低于国际标准,顺利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标准认证;"神六"、"神七"、"嫦娥"工程用的高合金钢为新冶钢公司独家生产;美尔雅引进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黄石逐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企业渐少高新技术企业渐多、初级产品渐少终端产品渐多、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渐少产业集群配套企业渐多的跨越式发展之路,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多元化产业集群,成功超越了资源依赖。

  经济发展终究是为了民生福祉。"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增就业25.38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1.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五项社保参保人数达234.3万人(次)。

  并已争取保障性住房资金8亿多元,建设公租房2000多套,超过过去五年黄石所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总和。总投资近8亿元的棚户区改造还建项目"金广厦"工程启动,可提供5000余套住房。2010年筹集了近一万套公共租赁房,老百姓安居要求得到了相对保障,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转型也提升了黄石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大力度综合整治,全方位生态修复,显现黄石山青水秀的美景,一批百年老矿"旧貌换新颜"。近两年,黄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达到320天,质量指标已达到宜居标准。

  千年矿都在新理念引领下,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魅力江南明珠正以全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