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姜艳报道)“以前销路不畅、信息不灵,全靠商贩进村收购。现在手机一打,互联网上一聊,自己种的农产品就能卖个好价钱。”3月13日,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托乎其于孜村农民张治堂说。
近年来,伊宁县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水平,多举措促农增收。
该县以“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为目标,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畅通信息渠道,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立了以县三农信息服务中心为龙心,20个乡级信息服务站、8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和100个信息中心户为补充的四级信息服务网络,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等信息化设备,并开通了“农技110”服务热线,为农民免费提供种养殖技术咨询、农产品销售信息、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等服务,使农民朋友不出村就能上网,自己查阅销售信息开拓市场。
该县青年农场葡萄种植大户王金鑫告诉笔者说,他去年种的375亩葡萄总产达400多吨,通过网络掌握内地市场价格每公斤比本地高7——8毛钱,就联系客商将葡萄远销广州,不仅销路好,仅差价就多收入30余万元。
据悉,2010年,该县三农信息服务中心共发布农业信息7600余条,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农产品交易量约占全县的20%,通过信息引导转移劳动力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