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全国政协委员、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记一等功。“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甘晓华又带给我们一个好消息,“航空发动机列入重大专项的工作,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示,目前正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稳步推进。”甘晓华说,采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种方式,有利于整合资源,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性,推动和加快国产航空发动机发展。
航空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也是他此次“两会”建议的内容。甘晓华告诉记者,由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几乎涉及工程领域的所有学科,产业带动面广,但是其技术难度高,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靠零打碎敲的投入和“游击式”的发展方式很难使发动机研制、生产技术体系完善,需要国家将其作为重大科技专项这种模式来促进发展。
“美国国家发展计划”中关于航空发动机有这样一段描述:航空发动机是一个技术精深得使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它需要国家大量的投入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并加以保护。美国国防部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防关键技术的第二位,航空发动机占据了美国国防科技战略的核心位置。英、俄、法等国均通过明确立法将航空发动机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并长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巩固其航空发动机战略性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甘晓华介绍说,近些年,我国对航空发动机重要性和艰巨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大了投入,增加了一定的型号研制经费和增加了一些研究项目,对航空发动机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举措仍是战术层面的,航空发动机需要采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种方式整合资源,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性,推动和加快发展。
甘晓华希望,在国家重大专项的统一筹划下,建立起支撑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完备基础技术体系,形成完整的发动机型号谱系。
他说,我国事实上形成的航空发动机研发方式,是将发动机作为飞机的附属品方式,要有一型飞机研制,才能有一型相应的发动机立项,立了项才能有经费支持开展相关研制和建设。这种被动的“游击式”发展方式严重制约了发动机研制、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难以形成完整的发动机型号谱系。他表示,在国家16个重大专项中尽管有大飞机工程,包含着航空发动机,但是发动机在其中只是一个型号的研制,在整个航空发动机型谱和技术体系中仅是一个很小部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甘晓华说,发动机研制本身需要设计和试验的基础技术,也依赖于材料、工艺、机械、冶金、电子和化工等行业的基础技术。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是什么样的就决定会有什么水平的航空发动机。
“一型发动机型号立项后才能获得相关经费,才能进行相关设施建造和材料、工艺等技术研发。”甘晓华说,“长期以来,发动机以及相关行业的相关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有限的军用发动机型号研制经费或少量研究项目经费推动,在时间紧迫、经费紧张状况下,有关部门仅能从完成该具体型号的角度去考虑和安排,这种短期行为导致发动机基础技术不成体系,研发基础能力不足等。”
航空发动机是个“烧钱”的行业,一型发动机研制费需要几十亿元,而我国通常研制一个型号经费要比国外相应型号经费少一个数量级。
研制航空发动机虽然需要高投入,但是航空发动机属国家战略装备,关乎国家安全,“我们国家几十年才研制几个新型号,立项还非常难,数数现在我国有多少几十亿元的楼房?我认为,航空发动机型号谱系需要国家统筹规划和落实。”甘晓华说。
尽管我国已经继美、英、俄、法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实现了航空发动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从涡喷向涡扇的跨越,从中等推力向大推力迈进,但是目前军用发动机种类不全,民用发动机几乎是空白,而且技术及产业基础仍然薄弱,专门人才缺乏。
甘晓华表示,航空发动机列为重大专项是航空产业作为长期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必要支撑,有利于在国家的统筹下,规划和实施研发、生产战略。通过统筹地方和军队相关人力、财力和物力,打破部门界限,群策群力,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和资源集成,建立完善航空发动机技术体系和规划落实航空发动机型号谱系。
对于国家将航空发动机作为重大科技专项发展的可能性有多大,甘晓华透露,国务委员刘延东听了他在全国政协联组讨论的发言表示这个发言很好,她非常赞同这个项目,还说今年元宵节胡锦涛主席慰问师昌绪老先生时,还问起我们国家的航空发动机发展情况,而且师老给胡主席的信和这个建议是一致的,现在已经批给了科技部。
甘晓华表示,航空工业最近时间里会有更大的发展、更大的作为,总体上对航空工业的形势、产业的形势非常看好。(姜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