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蒲云贵 赵毅
今年7月,国上资源部要求各地加强全国国土资源业务网建设,加快了市县国土资源业务网建设的步伐。笔者从基层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对遵义市国土资源局和下辖14个县局现有业务系统和网络平台进行调查、整理和比较,剖析了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概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实质就是将“权力”的运行过程和审批结果置于监督之下,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予以检验,国土资源管理审批业务就是这样的“权力”。伴随着国土资源行政审批事项在网上办理,信息就是权力,网络带来阳光成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最好注解和诠释。
所谓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就是在梳理、整合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为科学决策、行政审批、资源共享、在线协作提供技术支撑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其实质是行政审批网络化。对于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规范审批行为、提高科学决策等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主要应用于“内网”,正逐步向“外网”扩张,最终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外网信息交互。
2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架构模式及应用
遵义市局的局域网处于省、县局域网的中间环节,以联网的网络传输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OA)为基础平台。涵盖了市县国土资源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流转、网上直报、辅助决策及办公事务管理,形成了支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全方一位、多渠道的综合信息传输系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办理流程和网络架构模式有以下四种:
执法监察系统直报模式。数据采集、汇总均基于FTP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网络平台也是三级局域网。流程是县局录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利用FTP接口上报市局,市局汇总后报同样利用FTP上报省厅,没有审批行为,数据包仅仅是汇总上报。具体要求是:利用FTP定期传输信息和资料,不收取纸质材料主要应用于市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资料的汇总和直报。
建设用地远程逐级审批模式。数据采集、加工和流转均基于OA系统和建设用地电子报盘系统,网络平台为省、市、县三级局域网。流程是县局收件,在县局OA中流转后出具审批意见后报市局,在市局OA流转审批后报省厅,由省厅出具审批结果,数据包随流转属地的变化逐级递增。具体要求是:所有建设用地报件必须从网上走,不受理纸质报件。主要应用于单独选址、批次用地的逐级上报审批。
多级联网审批矿业权模式。数据采集、加工和流转基于OA系统和采矿权探矿权信息系统,网络平台仍然是三级局域网。流程设置为省厅收件,县局和市局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矿区是否重叠、是否越界、是否符合规划等意见,省厅综合市县意见后出具审批结果,数据包不发生变化,对网络的全天候畅通要求极高。具体要求是:涉及省厅的矿业权审批一律由省厅收件,市县协同联网提供审批意见。主要应用于审批权在省厅的矿业权业务。
乡镇电子政务模式。数据采集、加工和流转基于OA系统和乡镇电子政务系统,以互联网为政务平台。流转方式是乡镇国土资源所录人宅基地审批等信息并生成数据包,县局通过乡镇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接口,将数据包导人县局OA。同理,县局OA中生成的数据包返回到乡镇电子政务系统,从而实现县乡之间的信息交互。主要应用于乡镇与县局之间的数据交换。
3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实践效果
(1)决策科学化。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市县国土资源管理者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收集信息,综合各级经办人员意见建议,形成科学决策。摒弃了传统的经验决策、直觉决策,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决策的水准和质量,达到效果最佳的科学化决策。
(2)程序规范化。正如电子政务的核心不是电子本身一样,管理网络化的核心不在网络化,而在于管理。远程联网审批也不是简单的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来处理政务,而是通过网上业务的办理“逼”着我们建立高效、统一、精简的新型国土资源管理模式,“逼”着我们对业务的审批依据、流程、时限、人员、权限等进行全面优化和整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流程设计,保证了审批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注入了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的“思想”和“灵魂”。
(3)绩效制度化。实施电子政务前,各科室都自称业务量太大,绩效评估部门很难准确统计科室业务量。现在,通过网上办文统计,为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依据,为超期办理提供了人性化提醒功能,也为绩效考核提供了量化参考,年终绩效考核实现了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的转变。此外,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培训方式等方面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制度化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4)协作在线化。由于省、市、县办公环境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使得矿业权的三级联网审批能够进行联网、协同、交互式办公。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面对同一扫描件材料,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审批意见或建议,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矿权争议或矿区重叠等问题的产生。同时,乡镇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的及时交互,使得省、市、县、乡镇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遵循统一政策、把握统一尺度、实施统一进度成为可能,快速、连动反应能力增强。
(5)监督全程化。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发挥监督的制约规范作用,让具有审批权限的每一个人的每个审批意见都能够被有效监督,防止权力在某个环节的变形甚至扭曲。以前手工办理时,审批环节到了哪里不清楚、资料在谁手中不知道、多久能拿到结果无从知晓。业务上网后,收件和审批结果都严格按照程序流转,监察部门全程监控,业务的走向、时限和结果一清二楚,超期业务一目了然。时间再长,电子监察都可以调阅、核查处理意见,实现监督的全程干预。有效遏制了“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和部门利益个人化”。
4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面临的问题
4.1重视理解问题
目前,相当部分的县局领导和干部职工的计算机技能还有待提高,利用网络办理业务还不够熟练,对地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视频会商等新事物还处于逐渐接受的过程,是正常的。但是,派生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首先是观念陈旧。部分人员还留恋传统的行政行为和方式,他们片面认为,电子政务使行政事务的日常管理和行政决策变得多样化、复杂化,主观上不愿意适应,也不愿意改变。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向纵深发展。其次是网管队伍不稳。一方面,市县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工作涉及面广,业务量大,对网管人员的专业背景、素养和技能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无编制、无机构、无职数、待遇低、认同差等消极因素导致网管队伍的综合素质良萎不齐,网管人员兼职甚至更换频繁等现象依旧存在。直接导致了网管队伍人才的流失,限制了队伍的发展。再次是资金后续保障不力。各地都是一次性资金投人,对管理网络化需要周期性投资的准备不足,没有建立持续、长期的资金保障机制。
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实践来看,与“一把手”对推行电子政务的理解程度、重视程度和决心大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4.2网络稳定问题
以遵义市下辖14个节点、上联1个节点为例,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服务器故障、网络设备故障、网络传输故障或停电、网络瘫痪等非人力可控原因,都会影响管理网络化的正常运行。如何保证网络全天候、无故障的畅通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只有在推进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进程中,逐步探索更广泛的信息传输渠道,建立稳定、便捷、安全的综合信息传输网络。
综上所述,省、市、县、乡四级国土资源综合传输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管理的网络化”和“网络化的管理”,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已初见端倪。下一步,应加强和完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的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市县国土资源门户网站与公众的信息交互,建立统一、权威、仿真的虚拟“窗口”,为构建电子化政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