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配置:定制化软件应用模式的新阶段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1-03-21

近日,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发布《2010-2011年中国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市场研究报告》表示,中国物流供应链软件乃至管理软件的开发模式经历了从定制化、通用化、行业化再到平台化四个发展阶段,正好一个螺旋式的生命周期,从自主开发到商品化,再回到更高层次的自主开发:全配置化的平台开发模式。自2006年开始,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密切关注特定领域市场发展状况,并连续5年发布物流供应链软件市场应用情况分析报告。

中国物流供应链专业化软件应用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从自主开发走向商品化,再”走回自主开发”的趋势,企业管理软件逐步走向成熟。之所以说“走回自主开发”,因为随着企业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个性化、自主性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由于商业信息保密的考虑,目前500强的多数企业的关键核心模块都需要有自己的团队建设和维护。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企业走向了自主开发,选择了平台配置化来建设一个完善的可自主操控的管理软件平台。通过平台商提供的各种标准套件和工具,企业可以在降低了自身工作量的基础上,极大的实现了行业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结合,同时也能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的长远目标。

为什么在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化的巨额投入与产出效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专家指出,当前企业信息化遇到的最大瓶颈,在于传统软件厂商的研发理念和产品难以满足企业日渐复杂、灵活多变的个性化需求,更多地考虑企业内部管理,对市场需求和响应速度考虑不充分。

因此,平台化的理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创新管理模式、追求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系统的企业的追捧,由于平台化是个性化与标准化矛盾当前形势下最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得到各个行业协会与政府组织机构的推广。

2000年以前,中国多数用户的信息化模式都属于大规模定制开发型。从2003年开始,这种情况有了极大的变化,属于通用化软件的用户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在通用化的基础上催生出行业化软件。到2006年,信息化建设开始平台化、一体化。研究还发现,在以前实施信息化采用通用化软件的用户现在开始转向平台配置化模式;目前中小企业多数还是选择通用化和行业化软件。

因此,中国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先后经历了四种形态:定制化、通用化、行业化和平台化,到2012年平台化的应用模式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自2009年开始,平台化与行业化模式呈正向增长趋势,而定制化与通用化逐年消退呈负向增长,通用化软件应用模式市场份额达到最高的55%。平台化模式是未来4年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模式,其市场份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3.33%2012或将超过通用化模式并于与通用化模式平分市场,而行业化模式则平稳发展,定制化模式逐渐淡出市场。

科技部现代服务业总体组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进教授认为信息化对产业升级肯定会产生大的作用。软件公司等技术企业必须转变,从服务的角度,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服务。按照新的形势变化,我觉得信息化效率将更多被提出来。从微观角度看,这要求提高我们效率和规范,从内部机制上更好地管理流程,及时反映客户的需求。

除了以客户为中心之外,现在还有一个趋势,信息化要精细化分层次。软件开发要针对不同的人及其不同需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做法。

作为定制化软件应用模式的新阶段,全配置用户需求更加复杂,虽然平台化开发模式是实现用户信息系统功能全配置的有效解决方案,但是真假平台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平台虽然可以实现功能的配置化,但是只是实现部分功能的配置化,对一些特殊个性化需求根本无法满足,一些业务模式无法支持,甚至配置工作本身无异于代码开发,过分的技术依赖等同于失去信息化的控制权、自主权!针对这些问题,目前一些专家学者对平台分辨是否全配置制定了一套评估的标准,包括是否零代码开发、是否无技术依赖等。

全配置从业务特点上来说,它能够抽象所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可以实现代工生产、无库存生产、供应商库存、集团采购、集团分销等管理模式信息化要求;从技术特点上来说,它必须能够实现所有表单、字典、报表、审批、流程下推、属性联动等多维功能粒度的完整性,另外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功能的扩展性是完整性另一个层面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