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抢占物联网大安防制高点
来源:CPS中安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韩金辉


  面对扑面而来的物联网大潮,传统安防企业都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又面临哪些威胁?安防企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抢占市场制高点?

    优势分析

    面对扑面而来的物联网安防商机,大家都有一种苦恼:不知道从哪里切入和如何切入?

    物联网概念的出现,并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新概念,而是在原有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由于科学与技术进步,使得信息化技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升华。如果信息化技术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谈实现物联网是不可能的。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还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不小距离。物联网大规模的应用,主要看消费者是否能承认它的可行性,是否能运用物联网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只有真正可以解决使用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才能反过来推进技术的发展。如果消费者不能接受,物联网就难以形成产业链。

    安防行业的优势在于,物联网概念还不是很清晰但对照物联网框架,安防能够解决局部问题。安防中的传感、视频、GPS等都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并且已经得到初步应用。我们还要把物联网从普通的传感和传输上升到智能化层面,尤其是“平安城市”背景下,大批视频设备的安装已经形成了前端的视频感知,包括后期升级的“智慧城市”也离不开安防设备。

    “平安城市”时代,安防行业是针对专项业务,也只是局部互通和共享,比如说我们在一个公安系统里,一个公安分局或者是一个交警支队,他只是在他自己的行政管辖区内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包括一些信息的应用。因为这样的建设原则和指导方针,导致系统内自成体系,互相业务之间也难以沟通。交管局还有很多系统,这些系统都各自独立。在建设完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很多的摄像头,有很多很多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可能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同属于一个部门,但是却不是有机的整体。

    安防针对行业化应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建设思路都是纵向的,也就是说以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用户去定义他建设的原则,因而在图像信息采集和获取上,有很强的针对性,缺乏互通、互连和智能化分析。

    “数字城市”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中,包括城市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采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为政府办公、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便利。“数字城市”将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地理信息资源的上下贯通和横向互联,基本建成由“一个网(全球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网)一张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和一个平台(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组成的“数字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每年遴选30至50个城市,纳入数字城市推广计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全国地级市和部分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

    深圳市国土规划局在2009年完成空间平台主体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经过一年多的应用推广,已有应急指挥、环保、工商等30余家政府部门先后通过政务内、外网及离线服务等方式接入平台进行了试点应用,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空间平台正式开通,真正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全市的目标,成功地迈出了“数字深圳”建设的第一步。
    在“数字城市”中,视频监控扮演着重要角色,将作为城市数字地图的“眼睛”,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系统地服务政府各个部门。过去视频监控管理软件针对的是一个“小地图”,通过“数字城市”建设,所有的“眼睛”链接在一起,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大地图上显示,视频监控随之也进入数字时代,满足“数字城市”需求,从而有效解决“平安城市”时代信息孤岛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智慧城市”,将是“数字城市”升级版,通过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具有全面物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四大特征。视频监控作为整个智慧城市的“眼睛”,其他各种传感装置相当于“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当事件促发“神经末梢”后,通过眼睛确认事件真实性,各级政府通过信息平台快速准确处理。因此安防服务已经成为韩国“智慧城市”建设满足的49项服务中的重要服务之一。并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培养三星SDS(融合U-City+IT+Green的模式设想,打造U-生态城)、LGCNS(提出提升城市的健康、安全、便捷、舒适、可持续等未来宜居城市的开发方针)、PoscoICT(提供与门户网站、安防、医疗、教育、综合管控等专业企业合作,规划U-City业务平台的建设等服务)这样的大型系统集成商。

    总之,安防系统产品符合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三层体系架构,近期蓬勃发展的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以及高清视频技术,可以充分体现物联网全面感知和智能处理的特征。在未来的“数字城市”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中,其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不论市场怎么样变化,都有安防技术和产品的一席之地。

    劣势分析

    物联网概念推出后,在信息化领域里:传感网、物联网、M2M、泛在网、智慧地球等相关理论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物联网的提出和发展,实质上是信息化技术整体提高的必然结果,也必将引发出新一代信息化浪潮。浪潮之下蕴藏着很多商机,这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相融合而创造的机会。

    物联网安防时代,传统安防企业将会面临与更多的信息技术企业的竞争,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化软件企业、通讯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以及各类电子相关企业等。

    相对于目前已经开始介入安防行业的企业来看,传统安防企业具备如下劣势:

    技术基础薄弱,缺少核心技术支持

    早期的中国安防企业是以代理国外产品的方式进行销售,近十年以来部分安防企业逐渐切入制造领域,但是更多的是以产品加工的形式出现,尤其是核心技术基本都被国外企业控制,中国制造成了加工厂的代名词。

    但是回顾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历史,似乎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复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安防行业的规模小、技术人才短缺、受IT行业技术影响严重等特性,决定了安防行业自主知识产权之路更加漫长。

但是事实也证明,安防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安防行业在产品应用层面市场可扩展空间已经很小,而且随着产品进入成熟期,产品制造商的利润已经越来越薄,过低的利润导致企业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因此整个行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复制技术--生产产品--价格战,最后的结果就是行业小企业多、门槛低,很容易被外来企业冲击。技术已经成为安防企业发展的短板,没有核心技术成为中国安防产品制造商永远的痛。

    在物联网概念初兴阶段,安防企业如何获得技术的话语权,对于安防企业在未来的物联网产业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始资金积累差距较大

    安防产品前端主要是传感器技术,中间是网络传输技术,终端是智能处理技术。从大方向来看,每项技术的投入都是上亿甚至上百亿的规模,安防企业自身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

    那么,如何解决资金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通过资本运作,引入风投

    安防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已经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2010年11月份四家安防企业集中过会就是一个利好消息。

    随着物联网安防概念的兴起,安防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风险投资会加大对安防的关注,对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辅导上市。

    2.申请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科研资金支持

    物联网是国家战略,各地政府已经出台各种鼓励政策,安防行业完全可以借助这股东风,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3.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技术水平

    物联网技术领域广泛,各地高校以及科研机构部分科研成果急需产品化、市场化,在企业没有实力建造属于企业自己实验室的情况下,与高校合作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合作方式可以是技术入股或者买断技术等多种方式。

    营销模式与营销层面的差距

    IT、通信等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营销团队,形成了特色的营销模式,比如神州数码进入安防行业所采取的租赁方式等。

    安防产品作为工业品,大市场营销是主要营销方式之一,过去安防企业接触层面以公安或者保卫部门为主。以银行为例,安防产品采购决策权主要在各级银行的保卫部门,随着安防产业的扩大,决策权逐渐掌握在各级行长手中。而通讯企业早期在做银行信息化过程中,主要是与行长打交道,营销层面明显高于安防行业。

    过去公安部门对部分项目具有决策权,现在已经逐渐上移到政府层面,例如:海康威视50亿元平安重庆项目合约就是中电五十二所直接与重庆市政府签约。

    因此,这就需要传统安防企业在物联网大潮中更好地把握企业优势,弥补劣势和不足,抢得市场先机,确立行业地位,否则企业面临的将是新一轮的淘汰。

机会分析

    国内传统安防市场,很难满足企业高速成长的需求。但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首先:物联网概念会拓展安防行业新的市场

    物联网目前在应用的几个领域,会带动行业的智能化需求,例如商场以及超市在防损方面已经投入监控以及报警系统。随着物联网的启动,必然会带动客户的产品升级,传统的孤立的安防系统需要与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融合。安防行业会出现高附加值的市场,可以提升安防行业整体利润,从而带动企业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物联网企业投入技术研发,必须要进行产品市场化,而安防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客户,而且安防行业本身也需要更多的高级技术应用。物联网企业产品市场化借助安防行业渠道是一个最快捷的方式,双方合作使得物联网企业更快地收回成本,获得更多的风险投资。

    其次:物联网技术会带动安防技术的发展

    现在安防系统里,存储下来的大量数据是视频数据,视频数据在感知系统中占的存储空间是最大的。存储下来的数据是不是有用?不管是用户还是建设者,都认为这样的数据绝大部分是无效数据,绝大部分会成为信息垃圾。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要对这些目标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关联特征,包括其他特征的描述,来规范我们现在对数据的一些分类,一些存储,一些挖掘。而分类以及挖掘就是后端的计算功能以及前端或后端的智能分析功能。

    智能分析以及软件平台建设一直是安防行业的短板,随着物联网安防的出现,更多的安防企业已经由概念阶段进入实施阶段,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完成针对部分行业应用的开发。国际安防企业开始并购部分软件管理平台企业便是一个信号。未来的物联网安防需要后端的智能技术支持,才可以称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最后:物联网应用可以提高安防产品的使用价值

    安防产品应用得益于政府推动,但是从目前实际效果来看。更多的监控设备是“事后诸葛”,虽然可以提高破案率,但是预防的特征不明显,导致很多安防设备更像是摆设。物联网应用使得安防系统更加智能化,更多的事件真正做到主动防控,做到事先预警、事中报警,以及事后取证的一系列功能。

    安防产品使用价值的提高,有利于安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使得安防成为必须品,便于安防服务市场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安防产品由工业品向消费品的转变,加快安防产品市场化速度。

    安防领域是非常适合物联网落地实现的领域,安防可以为物联网提供足够大的实验基地,也可以持续地为物联网做示范工程。

    物联网的出现可以当作是安防的第二个春天,物联网是安防行业向智能化发展的概念平台,可以为安防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资金以及技术平台。比如安防行业一直短板的综合管理平台,更多大企业、大资金的投入,会加快这一进程。

    威胁分析

    安防行业的高速发展不仅仅对传统安防企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其他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尤其是运营商、信息化系统集成商凭借自身技术、资金、市场优势纷纷介入安防行业。

经过几年的试水,已经逐渐熟悉安防行业的应用模式,并已经在高端市场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中国电信,由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从2004年开始,其开发的互联网视频技术“全球眼”,其实就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城市治安监控、港口监控、网吧监控等数十个行业和领域,在全国有160多个城市,布设了30万个监控点,而且在这个基础上挖掘了一些视频智能化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全球眼”还荣获电信运营业唯一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称号。众多的安防制造商在争取成为电信平台的供应商,就是看好电信平台的销售量。

    物联网初期应用主要在社会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应用项目,在系统集成和信息化服务方面的经验都是传统安防企业的空白点。而更多的具备这两方面基础的企业,随时都有可能介入安防行业,就像电信企业一样,控制了高端资源,传统安防企业只能沦为产品的提供者。例如平安城市项目,几个大型的系统集成商开发出平台软件后,发布标准协议,所有前端产品接入平台,必要要经过测试,安防产品制造商最后只能通过压低价格牺牲利润提供产品。

    在教育系统,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标准发布后,目前仅有几个企业做出满足标准的平台,在2010年的平安校园建设中获得较高的利润。

    据了解,近年众多安防企业推出了所谓的行业解决方案,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时代行业垂直业务的重要性。安防业务已经逐渐与行业信息化业务融合,安防产品摆脱信息孤岛的地位必须顺应这种融合,而软件管理平台做得好的企业在行业信息化中更有话语权。因此,传统安防企业面临的更大威胁不是传统运营商这样的巨无霸,而是系统集成以及行业信息化企业,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对行业流程比较熟悉,而视频业务只是相当于在行业信息化架构中增加一个模块,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却是增加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总之,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传统安防企业不仅仅面临圈内激烈的产品竞争,同时也面临来自圈外的市场入侵和分割的压力。安防产品制造商未来的利润会越来越低,行业信息化企业提供平台后,随时可以切入产品市场,就像电信一样,通过各种渠道OEM完善产品线。

    结束语

    “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将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安防产品作为物联网中重要的应用产品之一,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有志于进军物联网的安防企业,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顺势而为,抢占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