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税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税务信息化论文集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黄卫洪 王斌

   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国税部门适应形势、紧跟时代的具体表现。近几年,各级国税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国税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技术、从应用到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税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税收管理实现了人工管理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根本变化,综合征管软件及其它各应用信息系统的应用全方位、高效率地加大了对税源监控管理的力度,税收工作实现由人管人到制度、程序管人、"机器管人"质的飞跃。税收工作中征、管、查高度规范和统一,营造了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税收征纳环境,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税收网络化环境形成,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现有功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改进了工作方式,紧缩了业务处理,加强了监控能力。在加快科技兴税的过程中,虽然各级税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均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工作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软件推广应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税收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科技兴税观念不强。个别领导未能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认为配置了计算机、开通了网络、运行了软件,就是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没有把信息化摆到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建立科学严密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位置,纸上谈兵讲的多,亲自抓、亲自用的少,未能完全基于信息化、网络化去思考税务管理问题;部分普通干部职工对税收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信息化知识的接受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使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支撑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大量信息集中度不高,信息不能实现完全共享。为适应现代化税收征管的需要,各级部门推广了不少税收专业化管理软件,造成应用系统林立、软件功能交叉、数据多头采集,且各应用软件之间数据结构不一致、数据接口不统一、运行平台不兼容等,致使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三)硬件设施投入不够、备份设备缺乏。硬件设施投入不够,网络设备不适应税务信息化的要求。以我县国税局为例,首先是七八年前配置的设备仍在使用中,所使用硬件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趋于老化,经常对这些设备进行维修。由于财力有限,上级投入更新产品又相对较少,加之目前系统内应用软件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其次,网络带宽满足不了工作了需要。以我省为例,大部分州市采用统一的标准,即省至州市局为10M,而州市局至县区局为2M,但在实际工作了,税务基层处理的工作最多,前台接受的办税事宜繁重。设备老化加之网络带宽限制,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据了解,2M的带宽对于小的县区局还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对于相对较大的区县局网络带宽就成了影响工作的"瓶颈".在我县,全局60人每天在网络上处理各项工作,而2M的带宽运行速度太慢,特别是在征期中,征管软件运行速度慢,办税服务厅纳税人等待办理纳税事项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设备的现状跟税务服务服务不相适应,造成工作效率提升速度慢。第三是反映在收看视屏培训会,由于受带宽的影响,收看效果不佳,对视屏培训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人员素质不适应。目前,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能够熟练掌握各类软件的人员数量有限,成为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基层国税系统计算机人才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且人员分布很不平衡,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部分税务干部掌握的仅仅是税务系统的基本的应用软件,只是在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上发挥了作用、对本岗位工作的开展有所促进。有限的专业人才基本集中在地市以上税务机关,而县局、基层分局的计算机维护人员极其缺乏,造成信息时效差,传递不及时和数据不准确或过时现象,而且一旦遇到具体问题,维护、维修的矛盾更为突出,从而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税收信息化进程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同志对税务信息化的理解还局限在"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处理转变"的认识上,缺乏高度科学认识。目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的科技素质较低,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远远没有调动起来。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原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税务信息化建设要求,知识得不到更新,观念没有得到明显的转变,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手段还明显滞后。
  (五)技术人才、管理人员等专业队伍馈乏,计算机技能更新力度不够。一方面,基层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税务部门还存在一部份干部使用电脑只能处理简单的工作,对系统和软件的使用操作只能是简单的按步就步,缺少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在基层技术部门人才馈乏,导致技术部门工作量繁重且相对繁琐,除对网络应用维护、系统的使用、软件的推广运用,更多的帮助解决微机操作、软件使用等零散事情。另一方面,精通或熟悉业务的人员较少,税收征收、监管、经济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管理专业队伍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技术部门被看成是全职能岗位,电脑有问题,业务操作有特殊要求,绝大部分税务干部都不敢大胆操作,缩手缩脚,心里畏惧怕出问题、害怕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税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技术和管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更是严重缺乏。再一方面是技术管理人员计算机知识更新不够,只满足现状,没有更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理论的学习,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辅导培训不经常。对信息技术的培训不足,使不少税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仍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操作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目前,基层国税系统缺乏信息化培训师资人员,制约了基层系统的信息化培训开展。
  (七)税务监控网络落后。目前,税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具备一定规模,但距离税收业务高度信息化处理的最终目标还相距甚远,税务机关内部还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税源信息库,以加强税源监控;外部还不能与工商、银行、审计、海关等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社会性的全方位、高效率的税源监控网络。
  (八)基层信息部门人同在国税系统信息建设工作中,没有充分利用好自己技术潜能,没有及时转变工作作风,在事业心、责任感、服务观念上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九)税务信息安全落后。随着我国税收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当前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以及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的大范围应用,税务局内部及企业外部等数据的接收、传送很容易传染计算机病毒,防火墙能力弱化,病毒流行性强、破坏力大,病毒爆发,很容易造成网络瘫痪或数据丢失,健全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落后。虽然目前要求统一安装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但更新不及时,面对复杂多样的变种病毒,查杀能力不是很强。税务内部和外部企业工作人员普遍的安全防护意识落后,对病毒的防护安全意识淡薄,企业所带入的U盘不进行查杀病毒,导致外来U盘感染病毒现象发生,对税务内网安全造成的威胁。
  二、对提高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整改建议
  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最根本目标就是不断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税收征管过程中的税收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信息和网络技术在税收征管各业务环节的作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丰富和完善"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税收征管模式。信息处理要高度集中、及时、准确、税务内各职能部门征收、管理与稽查以及与社会各相关部门的广泛联网,以达到信息共享,并实现税收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推动基层税务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基层国税信息化建设 关键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基层国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来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税收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是国税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将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夯实征管基础、提高征管质效的首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决策手段。要使广大税务干部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才能获取大量外部信息,有效地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既不要急于求成、仓促推行,也不要观念陈旧,等待观望;既要考虑推进速度,又要讲究运行质量。
  (二)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信息人员备份机制。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精通业务的专业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通过培训和强化激励机制,促使国税干部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由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的真正转变。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既懂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信息人员备份机制,保证按时完成解决、处理信息建设管理中出现问题,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
  (三)要整合软件,发挥作用。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本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对现有软件进行整合、升级,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征管软件系统;同时,在国税信息化网络建设上遵循一体化、兼容性和共享性的原则,在系统内部建立上下贯通的业务网,在国税部门与政府及工商、地税、金融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的协作网,建立面向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服务网,逐步实现地税与金融、地税、工商等部门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共享,为网上申报纳税、网上政策咨询、网上税收宣传、网上税收信息发布等开放式的管理。国税系统内部应用软件应精简实用且功能强大,软件开发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全面性、信息的共享、软硬件环境的匹配、技术平台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衔接、对外交流的信息安全、投资的性能价格比等。针对目前软件开发遍地开花,各种辅助软件接二连三地推出,不可否认,对税务管理和征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应该考虑软件太多给基层税务机关和企业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压力和成本。税务系统对于信息技术的主要需求是基于应用和管理,而不是研发。本人通过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感觉国税部门应用、辅助软件过多,软件版本升级过多,给基层各部门增加工作量和压力,造成资源浪费、工作难度加大。软件不宜投入使用太多,上级要在统一的征管软件中开发得更完善,能整合的尽量整合到现有系统中。
  (四)重视信息安全,强化安全意识。数据高度集中是信息化的发展的要求,加强病毒防护意识,对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
  1.制定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体系,并加强落实。如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防病毒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等,重点突出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从我县近几年来强化制度管理方面上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2.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增加存储设备,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做好数据日志、故障处理等系统故障对策措施。
  3.加强安全管理和保密工作。设置系统权限,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做好密码保秘工作、安全访问及控制设置,健全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对来U盘、移动存储设备要设置专杀病毒的计算机进行清查病毒,防止病毒入侵国税系统内部网络。
  4.加强与电信部门联系,确保网络畅通。国税部门要主动与电信部门协调联系,一旦发生网络中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电信一同解决,保证网络的畅通无阻。
  (五)要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倾斜,为信息化建设寻求可靠的资金保障;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信息化建设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着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原则,尽量购买一些品牌较好、功能较全、规格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避免因机器淘汰或落后造成浪费。同时,通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夯实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立与税收信息化相匹配的规范工作流程,形成岗、权、责统一的管理体系,将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促使干部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操作,保障数据信息畅通有序,充分发挥计算机处理和网络速递效能,确保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顺畅运行。针对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量,有计划地增加和投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税务信息化的高效运作。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硬件设施落后老化,运行缓慢,且没有网络备份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由于财力有限,设备得不到更新,给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不利。另一方面要建议上级加强硬件设备的更新和配发网络备份设备。
  (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由于受技术力量、培训场地、机器设备的限制,基层分局、县局很难大范围、经常性地对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建议省、州局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将培养高层次信息专业人才与培训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普通人员相结合,既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又抓全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干部职工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软件应用专业技能的培训,每年进一至二次培训。这样,才能更新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全面、快速地提高基层国税人员的计算机操纵水平与软件应用能力,使其掌握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满足税收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对办税服务厅微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规范操作程序,增强基础数据资料录入全面性和准确性;抓好业务软件的应用培训,提高系统软件行质量和效果,增强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精于计算机业务,在做好维护、开发、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了解税收基本业务;操作使用人员必须能够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相关业务。
  (七)转变工作方式,优化纳税纳税服务。友好纳税服务是信息部门人员的一项新的职责,作为基层国税的信息部门不仅要面对本系统信息工作外,还要面对着纳税人的服务工作。比如: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防伪税控系统、摩托销售统一开票软件、介质申报软件等的技术指导力度,尽帮助他们解决能所能及的问题。要深入纳税人中去,实地了解纳税人在税控软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纳税人解决税收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八)增强责任心,增强事业感。增强信息人员责任心、事业感,是做好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力保证。一是要有敬业精神,树立爱岗敬业思想,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观念;二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工作中要积极努力,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税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作为基层国税部门和基层税务信息部门管理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税收业务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税收征管改革的工作要求,借鉴和运用现代征管方法和信息化手段,要紧紧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找准存在问题,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创新发展,为基层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信息化建设既要用机器管人,发挥机器的制约作用,又要用人管机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按照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以满足信息采集的全面性、真实性为前提,建立与税收信化相适应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形成机器与人的良性互动,使之成为提高国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促进基层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税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红旗出版社,2002年12月
  (2) 岳剑波 编著《信息管理基础》
  (3) 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编《税收科技论文集》
  (4) 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编《税收电子化工作手册》
  (5)《中国当代税收要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6)《云南国税》税收科学研究所  2008年12月
  (作者单位:黄卫洪  文山州国家税务局信息中心主任
                王  斌  文山州国家税务局广南县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