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2011年1月28日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
  序 言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全市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发展基础和背景
  1、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实施“六大战略”,破解“七难问题”,推进“一化七经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普惠性进一步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45.82亿元,年均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98元。城市功能明显增强,“钱塘江时代”拉开帷幕,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44.2%提高到2010年的48.7%,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2010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35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86元,年均分别增长12.6%和11.5%。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定目标以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三大约束性指标完成“十一五”确定的目标。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转型升级不够快,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社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继续着力解决。
  2、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变化。
  从全球看,世界经济处在重要的调整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还将再趋活跃,绿色经济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的制约进一步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需求持续扩大,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入新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面实施,长三角地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我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
  3、发展阶段
  “十二五”时期,我市人均GDP将实现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关键期。这一阶段,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
  城乡区域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形态呈现新趋势。社会结构加速转变,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同时,这一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竞争加剧的特征非常明显,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空前加大;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刚性制约特征非常明显,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空前加大;社会矛盾交织多发的特征非常明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空前加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市化带来的现代“城市病”特征非常明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压力空前加大。破解这些难题,要求我们以宽广的全球意识,开放的战略思维,统筹的根本方法,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推动全面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二节 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开创杭州科学发展新局面。
  2、基本原则
  推进“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率先发展。按照中央对长三角地区和省委对杭州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坚持科学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作为检验杭州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成效的重要标准,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努力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转型发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主攻方向,调整优化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统筹发展。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城乡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发展空间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公共财政惠及城乡,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富民惠民安民导向,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公平正义,提高生活品质,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科学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政治更加清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具体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文化名城建设加速推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力争实现充分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和12%,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遏制。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市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具有杭州特色的“3+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左右,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左右,出口年均增长10%左右,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
  ——自主创新跃上新高地。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创新载体作用进一步突出,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35%。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先进地位。
  ——统筹发展呈现新格局。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明显增强。城市化水平达到74%。市区与五县(市)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低碳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土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水环境功能达标率和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第二章 努力扩大内需
  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挖掘内需潜力,优化投资结构,稳定物价水平,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第一节 积极拓展内需市场
  1、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鼓励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本地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完善市场营销网络,积极推动大型专业市场到市外创办分市场,利用专业市场的品牌效应扩大杭州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依托各行业协会,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市场辐射力强的国内中心城市的经贸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展会,充分利用大型展会提高杭州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
  2、积极扩大在杭消费
  积极利用“西博会”、“休博会”和各类节庆活动等平台,促进会展消费。整合提升“三江两岸”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旅游西进”,拓展和延伸大杭州消费市场。创新营销方式,积极吸引外地居民、国内外游客来杭消费,力促外地游客在杭延长消费时间、扩大消费种类。充分发挥杭州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区域优势,提升杭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聚集效应,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挖掘消费潜力。
  第二节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的分配格局和社会结构。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深入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探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联动增长机制,加快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职工工资较快增长。增加农民的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性收入,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2、扩大消费需求
  巩固扩大城市居民消费,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广信用消费,适当降低消费信贷门槛,推动消费信贷由住房、汽车等重点领域向旅游、教育、家庭耐用品等领域延伸。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积极推进可持续消费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安全、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稳定价格水平
  加强政府对价格特别是消费品价格监管,做好货源组织和市场供应工作,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市区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补贴联动政策。继续执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品价格浮动补贴政策。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切实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和价格监测预警,防范市场价格异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提高市区蔬菜自给率。

  第三节 继续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
  1、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稳固和扩大投资增长基础,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把扩大投资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继续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左右。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影响全局、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创新重大项目实施机制,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督查、稽察工作和绩效评价。坚持节约集约安全用地,保障重点急需用地,提高土地等要素的产出率和可持续能力。
  2、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地投向五县(市)。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继续改善投资效率,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单位土地效益产出、投入产出比等指标。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防范投资风险。
  3、努力扩大民间投资
  进一步完善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举措,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引导民间投融资行为规范发展,发挥民营企业在扩大内需和推进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国防科工、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等领域,不断提高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大力吸引和集聚民营企业总部。

  第三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技术产业基地。
  第一节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突出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
  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积极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发展。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空港经济、高铁经济、会展经济、健康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八大门类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竞争力,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文化品位高、产业特色鲜明、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聚集、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
  旅游休闲业。推进旅游国际化,创新发展会展、运动休闲、健康养生、休闲农业、文化休闲、旅游装备六大产业,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
  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财富)管理投资机构,加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力度,加快引进国内外金融企业和金融人才,努力打造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
  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大力发展电信运营、软件产品、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充分发挥阿里巴巴等领军企业作用,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拉长电子商务产业链,全力打造全国电子商务中心。
  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港口、陆路口岸、航空等集疏散、中转、配送功能的枢纽转运型物流,加快杭州空港物流保税中心建设,建设全国物流节点城市。
  商贸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城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着力保障民生必需品正常供应,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商贸新兴业态,加快传统市场整合提升,推进新一轮特色街区建设。
  房地产业。积极发展商业地产,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加快房地产服务业发展,发展节能环保建筑,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科技服务业。鼓励发展研发、设计、创意、技术推广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服务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确保科技服务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中介服务业。大力引进国际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争取形成信息咨询、会计税务、法律仲裁、广告及设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服务等优势行业,努力打造中介服务业领先城市。
  社区服务业。通过打造社区服务平台、深化社区服务载体、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保障等方式,加快家庭服务业发展,基本形成便捷化、广覆盖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2、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顺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要求,立足基础,突出特色,积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规划引导,积极推进区域整合。重点发展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滨江电子商务集聚区、钱江新城杭州金融城、钱江世纪城中央商务区、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导国际组织,推进世界包装组织亚包中心总部建设。以新城和城市综合体为载体,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着力打造民营经济企业总部中心和全国文化创意中心,保持杭州楼宇(总部)经济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领先地位。
  3、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
  以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服务业体制和政策创新。坚持“非禁即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保障,对市重点服务业聚集区的项目及列入鼓励类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在供地安排上予以倾斜。进一步落实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及收费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强现代服务业商标品牌培育力度。

  第二节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1、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充分利用杭州现有和潜在优势,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物联网、云计算、软件、现代通信、大规模集成电路、下一代互联网等,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和“物联网经济高地”,使杭州成为重要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建设长三角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包括创新药物、生物疫苗、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积极培育生物农业、生物服务、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建成浙江省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和产业化重要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新光源产业、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装备、环保材料、节能关键技术装备、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业,形成具备较强的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的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水能的发电装备制造和新型电池、生物质能等,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化基地。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光通信材料、纳米材料、新型纺织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突破并掌握一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建成国内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
  同时,积极发挥杭州海洋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推进陆海联动,加快海洋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涉海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水综合利用等。
  2、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导向,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竞争力,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纺织丝绸。重点发展替代进口面料、高档真丝绸、新一代化纤产品、名牌女装、服饰用品、产业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努力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出口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优先发展乘用车,积极发展中高档大中型客车,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制造。加强自主开发和品牌打造,提高国际竞争力。
  轻工食品。积极发展智能化、个性化和环保型的家居电器、厨卫电器、影音电器等家电新产品;大力发展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新型功能食品和海洋生物食品;大力发展包装工业,推进亚包中心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高档纸板、工业技术配套用纸和特种纸,提升塑料、印刷、文体用品和工艺美术制品。
  精细化工。重点发展有机硅、高等级子午线轮胎、高档染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培育信息化学品、生物化学品、工业表面活性剂、纳米新化工材料等高科技精细化工产品。
  建材。重点发展环保、绿色、节能型建筑陶瓷、玻璃、钢结构、新型墙体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高档装饰材料。
  3、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家级开发区科技示范、产业引领和功能辐射作用,推动省级开发区提升扩容,加大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力度,优化产业集聚环境,促进块状经济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提升杭州装备制造、萧山纺织化纤、余杭家纺、富阳造纸、建德精细化工五个省级产业集群和临安先进装备、桐庐发电设备、淳安食品饮料等一批市级产业集群。
  第三节 重点培育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
  1、大力扶持十大产业
  发挥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十大产业。设立十大产业发展基金,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重点领域突破,提高产业水平和竞争力。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国内外有影响的重大产业活动,使十大产业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着力提升我市在全国产业体系中的地位。
  2、加快构建产业集聚区
  统筹规划产业集聚大平台建设,重点加快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东西呼应、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空间开发结构,成为杭州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两翼。提升发展现有各类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提高产出率。规划建设一批市级产业集聚区,打造新的增长点。强化产业集聚区的政策要素保障,建立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重点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加大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重点配置环境容量指标,加快交通、信息、供水、供热、供电、生态等重大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区发展的支撑能力。
  3、培育引进大企业大集团
  积极推进企业创新,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做专做精一批大行业龙头企业,高度重视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和全国500强、全球500强企业的培育。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瞪羚计划”)、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计划(“雏鹰计划”)。积极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

  第四节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1、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以深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杭州东北部粮油和富春江沿岸粮油产业带建设。有效制止耕地抛荒,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品质,确保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
  2、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巩固提升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和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推进以“三品”工作为重要抓手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和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注册农产品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积极发展具有自然特色、田园情趣,展示现代农业设施和科技水平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不断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3、培育现代农业新型主体
  全面落实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推进龙头企业向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优势产区集聚。引导鼓励工商企业、农村经纪人、大学毕业生、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等从事农业生产开发,投资创办家庭农场、农庄、农业公司等农业生产企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引导和支持各类主体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联合社。
  4、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培育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重点扶持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技术咨询指导、人员培训、集团承包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到2015年,培育市级社会化服务组织250个。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推动现代农业技术产业化。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繁衍和示范应用。培育现代农业流通主体,因地制宜建设大型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和大宗农产品仓储基地,提升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服务能力。全市乡镇普遍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疾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5、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高效生态建设为目标,完善“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农业圈层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建成市农科院西湖龙井茶科研基地、市农科院新科研基地、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等三大基地,建成10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40个以上主导产业示范区、100个以上特色农业精品园。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建成50个以上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500个设施农业小区(设施农业配套项目),使全市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60万亩。
  
  第四章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以城市化推动国际化,以国际化提升城市化。加快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着力构建“一主三副六组团”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推动杭州城区发展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迈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全省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第一节 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
  1、加快融入长三角
  坚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发展战略,抓住高铁建设契机,发挥杭州作为沪杭、杭甬、杭湖宁三大综合运输通道和沪宁(沪)杭、沿杭州湾、杭湖宁、沿运河4条发展带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地区间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搭建企业合作平台,加强与长三角重要城市对口联系。
  2、构建杭州都市圈
  实施《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杭州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推进杭嘉湖绍四市的全面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推进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实现联动发展,全面提升杭州都市圈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有机组成、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拓展专业合作领域。建立重要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形成区域产业转移引导机制和建设项目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轨道交通延伸至杭州都市圈节点县(市)。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政府、企业、民间团体间合作交流。
  第二节 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
  1、优化发展主城区
  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品质。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加快“退二进三”、“优二兴三”步伐,着力提升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加快钱江新城、城东新城、之江新城等新城及西溪天堂、城市之星、复兴国际商务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强中央商务区等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打造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和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引擎。继续坚持“城市有机更新”理念和“两疏散、三集中”方针,加快“撤村建居”、“城中村”和“景中村”改造,拓展主城区发展空间。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品质。
  2、重点发展三大副城
  江南、临平、下沙三大副城要以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滨江新城、钱江世纪城、空港新城、江东新城、临江新城、余杭临平新城、下沙新城等新城和奥体博览城、地铁滨康站综合体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宜居程度。萧山区要优化“东兴、中优、南秀”的空间格局,做强现代产业,提升生活品质,优化服务功能,建成大都市强区。滨江区要积极发展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及创意产业,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浙江省实施双创总战略引领区、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核心区。临平副城要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成为杭州东部枢纽型、开放型、宜居型和多功能都市副中心。下沙副城要坚持走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道路,实现从“建区”到“造城”的转变,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
  3、加快发展六组团
  余杭、良渚、塘栖和义蓬、瓜沥、临浦六个组团,要加强规划引领,加快承接主城人口及产业等转移,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卫星城。加快南湖新城、塘栖新城、湘湖新城等新城及“大美丽洲”良渚文化旅游综合体等综合体建设。以组团中心为重点,加快公共服务中心和城市道路、供水、供电系统、排污、环卫、燃气管道、高速信息网络等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宜居创业程度,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4、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智能化,提高城市运行效能。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整合管理资源,推进综合管理,形成管理合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促进管理重心下移。着力创新城市管理举措,完善“数字城管”。加强城市洁化、绿化、亮化、序化管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着力缓解交通“两难”问题,强化交通管理,优化交通组织方式,鼓励绿色出行,提倡外来车辆换乘。
  第三节 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1、积极发展中等城市
  五县(市)城关要按照中等城市定位,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促进县(市)域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对接、功能延伸的能力,扩大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合作,促进产业协作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五县(市)老城有机更新。加快桐庐凤川-江南新城、淳安青溪新城、建德洋安新城、富阳东洲新城、富阳创新创意产业新城、临安青山湖科创新城、临安锦南新城等新城及桐庐县城滨江商住综合体、千岛湖进贤湾国际旅游综合体、富阳东洲岛城市“大阳台”综合体、临安太湖源国际生态文化村等综合体建设。
  2、大力培育中心镇
  按照小城市定位,通过完善规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把省、市级中心镇培育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事业进步、功能设施完善的区域经济社会中心。重点将部分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完善县域城镇布局,加强中心镇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扩大中心镇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支持中心镇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对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给予适当倾斜。加强中心镇建立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风情小镇”创建,发展一批特色城镇。切实加强行政区划管理。
  3、切实加强区县(市)协作发展
  充分发挥杭州市区在产业、资金、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市区对五县(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五县(市)发展的财政投入。继续推进“旅游西进”、“交通西进”,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效对接。建立杭州城区与五县(市)对口协作机制,各城区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对口协作县(市)。优化市域产业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市级产业集聚区。鼓励杭州市区投资主体参与县(市)产业集聚区开发,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动城区工业功能区和县(市)重点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挂钩,建立企业搬迁对口协作关系。以区县(市)产业协作带动市县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生态共建。加强区、县(市)人员交流。大力发展郊区经济,实现区县(市)合作双赢。
  第四节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扶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鼓励扶持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拓展农民就业致富门路,提高农民创业创收能力。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下山移民、生态村建设、农村庭院整治。统筹协调市县财政,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投资体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在道路交通、水、电、互联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实现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中心村培育和特色村建设力度,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健康农村建设,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年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建立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农村文化室、图书室、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
  4、促进农村人口转移转化
  以农民工作为户籍制度的突破口,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逐步实现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保障。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及中心镇集聚。深入实施下山(库区)移民工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推进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农民工在城市落户工作。加快乡镇撤并,条件成熟的改成街道。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快被征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多渠道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

  第五章 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综合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实施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四大体系工程”,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
  第一节 构筑综合交通体系
  1、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构建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建成杭长(沙)、杭甬、宁杭、杭黄客运专线,推进杭台温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和建设,谋划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铁路货运专线建设。加快建设杭长(兴)、千黄、临金和杭新景二期建德段等高速公路,拓宽改造杭金衢、杭宁、绕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杭州都市圈环线,重点加快钱江通道及接线(钱江大道)、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建设。改造现有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新建改建国、省道一级公路214公里,二级公路119公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新增农村联网公路1000公里。加强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黄金水道”建设,推进京杭运河二通道等航道和港口码头建设。
  2、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发挥“公、铁、水、空港”枢纽的综合优势,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实施杭州东站、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打造集铁路、公路、水路、公交等交通工具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交通枢纽。实施城站改造工程。加快客运和货运站场建设,加快物流设施建设。建成杭州汽车南站、萧山客运总站、余杭临平客运总站等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加快空港建设,实施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空港物流保税中心,进一步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积极开辟欧美等新的国际航线航班,提高旅客和货邮吞吐能力,成为浦东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大力推进五县(市)交通枢纽、节点体系建设。

  3、加快城市快速路系统建设
  建成东湖-九堡大桥-通城快速路、之江大桥-彩虹快速路、秋石-风情快速路、德胜快速路东西段、机场高速改造,加快建设环北-艮山快速路、江南大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九堡大桥、望江路过江隧道等钱塘江越江通道项目建设,建成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三纵五横”快速路骨架系统。
  4、推进城市大公交系统建设
  坚持“公交优先”,加快形成地铁、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水上巴士、免费单车一体化的大公共交通系统。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力争启动轨道交通延伸至县(市)。优化公交线网,继续推进快速公交5号线、7号线等线路建设。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点。加快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完善停车新政,实现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同步协调发展。
  第二节 构建水利设施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体系
  1、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建设防洪排涝骨干工程,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重点缓解易涝区和城市扩大区的洪涝灾害。加快实施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南排杭州三堡排涝工程、萧山钱江水利枢纽工程、城市防洪及中型水库。抓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提高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防洪避灾能力。继续实施强塘工程,全面完成钱塘江海塘、分水江干流堤防、浦阳江标准塘工程、富春江东洲北支河道等主要河流干流堤防加固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全市防范和抵御局地性强降雨、突发性山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2、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供水保证率,增强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建设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全面建成闲林水库、萧山湘湖、余杭三白潭。推进水厂供水能力扩建工程,逐步实现供水系统联网运行和市区水源南北两岸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城市和主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标准,解决和改善提高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采取乡镇分片集中供水、以村为单位分散供水等模式扩大供水范围,全面解决3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3、优化水资源利用体系
  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构建供水安全保障网,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城区引配水工程建设,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区域水体流动,使生态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开展小砾山西水东引工程建设,推进千岛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大钱塘江流域等水系保护力度,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
  第三节 优化能源保障体系
  1、推进电源、电网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继续加快发展电网,提升电力通道利用率,保障电力供应。重点建设江东天然气热电厂和萧山天然气发电二期工程,完善小水电布局。提高杭州电网受入电源保障水平,重点解决500千伏电源变电所布点不足及主城区220、110千伏电网瓶颈问题,保障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钱江新城等新城区的电力供应,以中心镇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集约农网建设。新扩建500千伏萧浦、钱江、萧东等变电所4座,220千伏变电所28座,110千伏变电所81座。积极建设节能、低碳、环保型智能电网,提高电网的智能控制能力,建设供电充裕、运行可靠、网架合理、装备先进、技术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成用电环节综合智能化体系。
  2、加强天然气利用
  全面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重点加强西气东输一线、川气、西气东输二线、东海气、进口LNG等5大供应气源联系,成环接纳各种气源。做好场站建设和管道敷设工作,重点推进之江至320国道段管道、富阳支线阀室向东南方向穿越钱塘江至滨江站和下沙门站至江东门站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做好用气调度,建设应急储备气源站,有效提高安全、稳定的供气能力。实行统一的天然气市场价格和公平的用气环境。
  3、推广新能源开发利用
  优化提升用能结构,加快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阳光屋顶”应用示范计划,应用光电发电的公共建筑、企业厂房、住宅小区等屋顶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综合应用规模达到50兆瓦,成为省内绿色能源应用的主要基地。加快建设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建成10MW示范站1座,1MW以上示范站7座。大力发展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推进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笤溪等水源和地下水热能资源利用。
  4、强化成品油保障
  继续发挥国家石油公司的主渠道作用,吸引国内外多种渠道油品资源的流入,保障市场供应充足、稳定。增加石油储备规模,推进油品贮备库建设。新建扩建总管塘油库,尽快建成余杭仁和油库。新建诸暨油库-桐庐(江南)油库的长输管线。合理布局终端供油站点。
  第四节 建设高速信息网络体系
  1、推进“三网融合”发展
  探索“三网融合”的管理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全面提升“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智能网、软交换、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全面实现广播电视业务高清化、互动化。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产业的发展,重点扶持新业态、新应用产业的发展。
  2、加快“智能杭州”建设
  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实施电子政务整合提升工程,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快“数字城市”建设,以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为基础,建立城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完善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实施“数字城管”工程。加快推进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全面推进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面向家庭的电子社区网络,全面实施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工程。构建标准信息平台,积极建设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坚持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和示范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3、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防范综合支撑平台。加大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创新体系。建设电子政务统一的网络信任平台,建立面向社会、互联互通的电子认证体系,支持网上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电子印章的应用。建成信息安全综合测评认证平台,建立集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安全技术服务体系。

  第六章 建设生态型城市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
  1、强化生态屏障建设
  建设保护好西北部生态带、西南部生态带、南部生态带、东南部生态带、东部生态带、北部生态带。优化城市绿化、山区绿化、平原绿化、村庄绿化,加强湿地建设,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在确保“城市增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森林增氧、农民增收、林业增汇、社会增彩”的国土绿化发展目标,积极培育碳汇能力。
  2、积极开展生态修复
  保护和建设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两岸”生态景观。全面推进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大力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采取截污纳管、清淤、配水、生态修复等措施,治理河道水质。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在重点河流、河段以及重点水功能区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污染物降解能力和自净能力,全面改善市区河道水质。开展土壤生态修复,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推进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湿地、废弃矿山、沿海滩涂生态修复。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加大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机制,逐步提高源头地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和收益水平。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种环境与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制度。
  4、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县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危险废物处置、核辐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物综合监测及预测预警系统。探索建立碳汇监测与评价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
  1、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
  深入实施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工程减排,加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增量控制和减排潜力挖掘,实现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根据行业特点、各地现有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的减排政策。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
  2、扎实推进环境治理
  全面开展清洁空气行动,进一步实施半山和北大桥地区大气污染整治,深化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和升级改造,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做好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控制噪声污染,营造清静的生活生产环境。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村庄整治、农村绿化和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3、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加快城西污水处理厂、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临江污水处理厂二期、临平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强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现有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程改造,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完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清洁直运。
  第三节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进开发区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进分布式供热,把燃煤量、用热量大的企业搬迁集中到热电厂集中供热的范围内。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鼓励发展再制造和再利用产业。创新农作制度,积极培育种养结合新模式,促进资源再利用。
  2、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行能源合同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实施阶梯水价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农业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和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建设。推行绿色制造,加强企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节材设计、节材包装。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转变粗放型用地方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城镇闲散用地整合,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积极引导城乡建设向地上、地下发展,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规范整合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3、强化资源综合利用
  加大工业余热、雨水集蓄、中水回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向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构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推行现代化开采工艺,发展深加工和精加工,形成产品系列化。支持共生、伴生和低品位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综合回收率。健全采矿权有偿出让制度。
  第四节 建设低碳城市
  1、发展低碳经济
  培育壮大低碳产业,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低碳科技,加强与名校大所合作,建立低碳实验室和低碳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基地,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低碳设计,以设计为起点降低产品在制造、储运、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的资源能源消耗,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加快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低碳农业,改造林相结构,发展碳汇林业。

  2、打造低碳生活
  推广节能低碳建筑,逐步开展对现有建筑的低碳改造,推行建筑节能“绿色评级”。建设完善低碳交通系统,推广低碳交通工具。打造一批标杆性低碳社区,推进绿色学校、绿色办公等行动计划的实施。传播普及低碳文化,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行绿色居家准则,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促进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向低碳模式转变。
  3、加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设杭州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改造全市气象、林水、国土等自动监测系统,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和大气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做好各种防灾减灾预案,延伸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普及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知识,适时举行全民预防灾害演习,提升防灾减灾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