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技术保障要先行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专家谈信息化战场:兵马未动技术保障要先行 
在近期举行的一场国际联合反恐军演中,一支由总装某部牵头组成的装备技术保障队纵横穿梭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创造了酣战30天装备完好无损的突出战绩。这是该部着力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加速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在参与一系列重大国际联合军演中有效实施联合作战伴随保障的生动缩影。日前记者探访了该部历次参与联合军演实施装备技术保障的部分领导和专家,他们结合兵家战例和开展军民融合式装备技术保障实践,深入浅出地解读信息化战场如何实现联合作战与精确伴随保障的崭新课题。

系统节点关乎体系运行成败

记者:基于信息系统装备技术保障是联合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该怎样理解和认识信息化战场实施联合作战装备技术保障的重要意义?

吴光臣(联合反恐军演装备技术保障任务负责人):西方有一首古老童谣说得好:缺了一颗马钉,掉了一个马掌,拐了一条马腿,摔了一位国王,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这讲得是1485年英国国王亨利三世与里奇蒙德伯爵之间的战争故事,因当时忽视了把马掌钉好钉牢的简单技术,其结局正如歌谣所唱那样,战马摔倒,国王被擒,失去主帅的军队顿时溃不成军,一个庞大的王朝就这样毁在了技术系统的“节点”上。人们今天常以此来警示和阐释信息化战场实施联合作战装备技术保障的重要性。

记者:现代战争被认为是系统对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任何一个系统都与整体紧密相关,装备技术保障更是重要一环,目前外军如何推进其建设?

吴光臣:在现代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有机整体中,各军事强国对装备技术保障建设与发展均高度重视,相继建立起由现役军人、预备役人员和装备承制合同商等力量构成的新型保障体系。外军强调指出,重视装备技术保障是促进战斗力再生和赢得未来战争的必然要求。

记者:在重大联合军演中如何组织技术力量实施伴随保障,其成效如何?

周泽军(联合反恐军演装备技术保障项目负责人):首先是要确保新装备能够在加速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每次举行的大型联合军演中,我们都联合承制单位组成装备技术保障队,走进军营手把手帮助部队官兵熟悉和掌握新装备,传授操作维修技术,使战斗力生成变为现实;让“战损”装备迅速实现战斗力再生。在重大国际联合军演中,我专业人员成功实施伴随保障,充分运用野战模块式修复技术,不到半小时“战损”装备就能重新投入作战,有效地实现了功能型伴随保障。

记者:在加强联合作战装备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目前主要有哪些新趋势新特点?

吴光臣:目前最为突出的主要是:加大保障力量比例,据外军有关统计,目前发达国家装备技术保障人员约占全部兵力的33%;多元保障力量融合,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由20%的现役保障力量承担旅以下伴随保障任务,由80%的预备役和合同商保障力量承担战略投送和战区直达配送保障任务;强调军民融合、平战结合、资源保障和伴随保障,让战斗力持续得到再生,使作战资源与保障资源、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兵马未动技术保障要先行

记者:“兵马未动保障先行”,被各国兵家誉为现代战争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现代联合作战装备技术保障如何做到未雨绸缪?

吴光臣:过去打仗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为战争胜负很大程度上要看粮草保障是否充足,而现代信息化战争,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很大程度上靠得是装备技术保障是否有力。

周泽军:现代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装备技术保障,必须始终突出强调一个“先”字:即先敌而备,先敌而战,使人员、装备、物资、技术等综合保障力量能够超前预置,精确发挥效用。

平战结合让战斗力持续再生

记者:纵观世界武器装备发展其更新、换代和转型的步伐显著加快,如此该怎样实现军队自主保障与专业伴随保障的有机结合?

易兴元(总装某部总代表):从国际情况上看,近些年各军事强国为适应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和转型变革的新形势,均花了很大气力来搞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然而,信息化战争只强调军队自主保障,忽视承制单位专业参与保障已很不现实。因为现代武器装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故障非专业维修很难排除,而军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要培养一大批专家型装备技术保障人才难度很大,也难以适应现代高效率、快节奏的信息化战争需求。因此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条件下的装备技术保障必须适应变革新形势。

记者:外军在现代装备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中如何走平战结合发展之路?

吴光臣:据外军有关研究,美军在武器装备供货商签订购置合同时,就将承制单位参与装备技术保障列为重要内容,同时还征招大量非现役装备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与合同商一起,伴随部队实施精确化、实时化、一体化的装备技术保障。此外,一些军事强国还十分重视抓好军民融合保障机制建设,力求在注重提升军队自身保障能力的同时,加快军工承制企业装备保障配套基础建设,并且建立起战时或重大军事行动中军民联合应急保障机制,如今这已愈来愈成为各国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的重要趋势。

周泽军:从责任分工大体情况看,军队的自我保障责任,平时主要是负责对装备的维修保养,确保装备始终处于良好战备状态,战时则主要负责在野战条件下,能够对装备系统实现相对简单的维修和战损功能恢复;而承制单位的技术保障,平时主要负责培养操作维修技术骨干,战时主要负责复杂装备系统的专业技术保障,从而实现战斗力可持续再生。

质量保障直接延伸到战场

记者:军代表作为武器装备“监造官”,过去主要肩负把好质量关、签发“准生证”重任,如今为何强调使命向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延伸和确保打得赢?

王传新(总装某部驻厂军代表):作为武器装备“监造官”的驻厂军代表,使命和任务向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延伸和确保打得赢有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说,以往仅仅把住装备质量关、为部队提供合格的装备和相关的售后服务,这只是做了上半篇文章,而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需求牵引,把任务使命直接延伸到战场,才能够做好联合作战装备技术保障整篇大文章。所以在联合军演实施伴随保障中,我们最愿意看到:战损车辆经快速修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战斗力,重新投入战斗。

叶智书(总装某部驻厂军代表):军代表长期奋战在装备研制生产一线,熟悉装备技术与管理,参与联合作战伴随保障具有明显优势;熟悉装备懂技术,军代表基本能做到从一声异响、一次抖动中判断出装备故障,在技术上更具备迅速排除故障的能力;熟悉企业好协调,军代表平时与企业直接打交道,是作战部队与厂家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熟悉任务知需求,便于将作战任务需求和部队急需在技术保障层面上迅速落到实处。

新角色为装备维修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国外用专家“削土豆”来形象地比喻联合战场装备技术伴随保障的重要作用,那么“从工厂到战场”外军如何实现保障模式转变?

盛跃武(兵器工业集团某厂高级工程师):战争,军人无疑是“主角”。然而,近些年几场战争却把人们的视野拉向了一些混杂于军人和坦克、大炮之间的“非现役保障人员”身上。这些为联合作战提供装备维修“一条龙服务”的非现役保障人员,都是装备承制商派出的专家型“超级保姆”。“我们有必要让士兵去削土豆吗?”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一语形象地道破了美军目前装备技术保障体制构建的意义所在。据外电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把49%的战场装备技术保障任务交给了合同商,从而为武器装备提供了“从工厂到战场”的全程技术保障支持。

记者:“非现役保障人员”在联合战场怎样践行神圣职责和使命?

何天彪(兵器工业集团某厂高级技师):现代高技术战争,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由专业作战人员负责战斗,由专业装备保障人员负责装备保养和维修,已成为现代军事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作为承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多次编入装备技术保障队参加联合反恐军演,这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重要变革实践,我想“加入了战斗序列,就要有个兵样儿!”,就要严格按照部队的条令、条例要求自己,与战士同吃同住,把工厂搬到战场上,而其责任和使命就是为作战部队实时提供装备技术保障支持,使“战损”装备持续生成战斗力。比如在上合组织联合军演伴随保障中,我们累计为部队排除500余次故障,确保了演习顺利进行,被作战部队誉为装备技术“保护神”。(马贺明 邹芳根 别拓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