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掌俊
笔者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针对当前基层派出所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现状中存在的基础信息重复录入、采集或录入不全面、更新维护不及时、采用研判脱节、机制滞后等问题,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突破信息建设瓶颈。派出所工作涉及治安、户政、国保、刑侦、交通、消防、禁毒、经侦和日常处警等多项业务,上级规定应采录的信息系统特别繁多,尤其涉及行业场所、重点人员、暂住人员、违法犯罪人员、情报信息等的采集,由于各种应用软件各自为政,系统之间不能融合,警种之间界限森严,网络之间不能互通,信息之间不能共享,大量基础信息需要重复录入,既耗时耗力,增加民警压力和负担,又形成信息孤岛,难于整合应用。因此,信息化建设瓶颈的突破,必须树立规划意识,按照“起点高、规划先”的思路,进行宏观性、全局性、系统性规划,对于上级公安机关不仅重视增加各个系统的建设,而且重视各个系统的共享整合问题,打破警种界限,减少重复录入。
二、坚持质量优先,突破信息采录不实的问题。基础信息是信息化的生命线,缺乏全面准确鲜活的基础信息,功能再强大、机制再完美的信息系统,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录的信息如果虚假不实,不但不会起好作用,反而会将办案线索引向极端。近年来,省、市、县公安机关已先后部署了多次信息采录大会战,特别是人口大会战,都是想解决信息采录不全、采录不准、更新不够等问题。基层公安派出所承担着大量的信息采集任务,其信息化建设成效也主要体现在信息采集的质和量上。深化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必须树立“数据质量决定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效”的理念,把信息采集、录入、维护放在首位,切实加强信息质量,杜绝虚假信息的录入。
三、坚持科技强警,突破民警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素质制约。民警素质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再先进的技术需要人来操作,没有高素质的民警,谈信息化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培训则是提升民警素质的主要途径,针对当前民警计算机技能偏低的实际,通过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技能大练兵,切实提高民警素质,信息化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四、坚持机制引导,研判、指导作用,突破信息应用难题。要建立重点信息研判机制,派出所明确一名民警,专门对所有收集上来的信息开展研判,尤其对重点人员、敏感时期、关键事件、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摸查,摸清辖区重点人员动向、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及其他热点治安问题,提前预警,做到时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预见性。
五、坚持信息主导,突破被动警务模式。信息化必将带来公安工作的革命。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通过日新月异的信息流、业务流和管理流的有机融合,公安机关必须从原来坐等群众报案、上门求助、登记办证的被动警务模式,逐渐向先期预警、主动查控、送证上门的主动警务模式转变,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必将推进派出所警务运行模式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