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首都美景,处处花团锦簇。走访东城,人人称赞网格。
什么是网格?网格是比社区更小、管理更精细、服务更到位的社会小单元。一张新颖的地图告诉我们,东城区41.84平方公里土地被划分为589个社会管理网格,管理和服务都落实在网格、生效在网格。小到社区环境卫生、居民矛盾化解,大到社区党建、社会治安维护等,都可以做到“凡事不出网格”。
北京东城,首都的功能核心区之一,2010年刚刚由原东城区、崇文区合并形成。这里的17个街道办事处、205个社区,生活着86.5万常住人口、26.5万流动人口。
东城区区委书记杨柳荫介绍说,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新东城在总结原东城区、崇文区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的特色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了“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1. 网格管理全覆盖
●自去年8月底正式启动网格化建设以来,东城区通过网格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400条,化解矛盾纠纷630起,万人发案率全市最低
2月17日,正是元宵佳节,东花市街道第四网格的网格监督员张虎生正在社区巡视,当他行至东花市北里东区3号楼时,突然闻到胶皮煳味,他循着气味,发现气味是从3号楼地下楼道中冒出。地下室大门紧闭,租住人员不在,张虎生立即向上级汇报,居委会人员和小区保安、电工人员及时赶到,保安破门而入。此时,电冰箱插座短路的火苗已经点燃了柜子。大家一起动手,危及3号楼150多户居民的火灾隐患被及时扑灭。
标注着589个社会管理网格的这张东城区地图,并不只有一个模样。选择不同的模式,这些网格会变化不同的色彩,显示着每一个网格的网格性质、综治安全级别等。全区基本情况,一图尽览。
东城区区长牛青山说,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是在充分总结原东城区“万米城管网格”和原崇文区“城管综合执法机制”的理念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因素,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新方式。
网格如何划分?“一个社区一般划分为3至5个网格,最小的网格不小于一栋楼宇院落。”东城区综治办主任刘宗琦介绍说,网格划分有四项原则:完整性,不突破一个社区的范围并与现有城管网格相匹配;便利性,与现有物业管理体制相结合;均衡性,每个网格内管理工作量大致均衡;差异性,特殊情况区别对待。
目前,东城区的589个网格中,日常管理型网格96个、一般防范型网格307个、重点关注型网格145个、综合治理型网格41个。
网格管理实现了全覆盖。东花市北里东区社区党委书记胡连京说,社区2629户居民,分为三个网格,两个是居民小区,一个是明城墙遗址公园。如果说过去的“万米城管网格”主要管的是“物”,现在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则是“人、地、事、物、情、组织”六位一体。“我们从摸清底数入手,以楼宇为单位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加强社会管理、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每个网格首要目标。年轻民警王伟过去是“片警”,管一个社区,现在是“网格警员”,管的人口少了一半,“但精力也更集中”,对居民情况了如指掌,排隐患、解矛盾也更有办法。
自去年8月底正式启动网格化建设以来,东城区通过网格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400条,化解矛盾纠纷630起,排除案件8400多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00余起,全区信访总量和集体信访总量实现“双下降”,万人发案率保持全市最低水平。
2. 网格服务大民生
●全区162个社区,建成17个示范点,10大类60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是一个周一的早晨,38岁的金坤范骑着车急匆匆赶到建国门街道苏州胡同61号院。这些天困扰她的一块心病――居民反映强烈却一直无人负责的一个垃圾堆,终于有眉目了。金坤范不是这里的居民,而是苏州社区的一名网格管理员,居民们更喜欢叫她“金格长”。为了协调处置这个垃圾堆,她连着跑了物业、环卫、城管等多个部门,拉着大家前来开了现场协调会。居民们说:“格长很多时候就像我们的大家长。”
东城区的网格不仅是社会管理单元,更是公共服务单元。东城区在全区构建的“一刻钟生活服务圈”,社区居民步行只要15分钟就可以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享受到买菜、修车、修鞋、文化健身、卫生服务等服务内容。服务圈如何建?要通过网格听取百姓意见。目前,全区162个社区完成了规范化建设工作,建成17个示范点,10大类60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覆盖社区、深入网格的就业帮扶体系是东城社会保障的特色。失业、待业人员需要就业信息,公共就业网络直达社区;需要技能培训,免费培训课程送到社区……这些工作,如何落到实处?要靠网格。网格工作人员一家一户上门宣传网络系统的使用,组织参与培训。
“服务民生”是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最突出的特点。目前,依托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市民中心、区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东城区全区基本形成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商业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和居民自助互助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
至于日常社区服务工作,网格更是不可或缺的载体。东花市是一个以居住小区为主的街道,街道办事处主任许利平说,网格虽小,但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需求,能满足的可以在网格直接解决,不能满足的马上可以上报。
3. 各界资源大动员
●每个网格都有“网格七员”,即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人员和网格消防员
交道口街道菊儿社区旁的南锣鼓巷是一条具有北京传统特色的街巷,游客繁多,商户与居民的矛盾一度非常突出。后来,居委会举行了一次“社区茶馆”对话会,请居民和商会一起来“喝茶”,大家坐下来敞开心扉地聊,最后达成共识,商定了化解矛盾的方法。菊儿社区党委书记李媛说,在他们这儿,大家参与、商议社区发展大事已成习惯,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各社区、小院不同形式的社区治理居民参与机制也日益完善。
“我们一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只有十来个,面对成千上万的居民,要搞精细化管理,还真离不开网格。”不少基层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如此感慨。
在东城,每个网格都有“网格七员”,即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人员和网格消防员。部分人员是街道、社区干部,更多的则来自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实现了各界资源大动员,不再是条块分割、条块掣肘,而是条块融合服务基层。
实施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以来,通过选拔招聘建立了一支600余名的专职网格助理员队伍;248名警察下沉到网格和社区,3个试点街道的网格警员全部配备到位,实现“一格一警”;203名“司法力量”和31名消防干警下沉配置到每个网格,在基层一线开展多元调解和消防安全工作日常巡逻检查。
在东花市北里东区,每月15日都有一场法律咨询讲座,主题由网格人员在居民中间征求多数意见产生,主讲人是律师。街道司法所所长姜宏说,现在东花市街道每个网格都有一名司法系统派出的“网格司法人员”,还有1名挂钩的公益律师,为居民提供调解法律援助。
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在网格化基础上,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菊儿社区鼓东大街68号院,原来是个“三不管”的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居民们也是“各扫门前雪”,现在自发成立了自我管理委员会,改造了原来坑洼不平的路面、破旧不堪的休闲亭,还制订了居民公约。
4. 信息化支撑网格
●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科技体系已形成
走进东城区信息办信息资源服务中心所在的大楼,中心主任张洁告诉记者,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数据,从东城区41.84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89个网格汇总到这里,数据库里的网格信息总条数已超过130万,每条信息又可能包含多项信息指标。张洁在电脑上操作几下,大屏幕上展开一张表格和一张三维地图,点击地图上不同位置,相关信息立即出现在左边表格中,在表格中输入、点击不同信息,相应的地理位置也会在地图上显现。
今年2月,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信息系统正式进入试运行。张洁解释说,作为保障,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引入最先进的现代科技,构建了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支撑体系,以提高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预警性、主动性和协同性。
网格内所有的人、地、事、物、情、组织等都将转化为数据流。目前,网格基础信息数据库包括7大类、32小类、170项信息、2043项指标,不同的数据包含不同的指标,最终实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
现在,一个如手机大小的数据终端正在向网格工作人员发放。通过它,可以即时向“天上的云”传送网格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等。东城区已在区、街道、社区分别建立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分中心、工作站“三级平台”,随时指挥调动各部门力量,处置网格内的各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