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起直追的藏文信息化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拉萨5月8日电 (记者陈寂、薛文献)在尚未被人称为“西藏IT之父”之前,尼玛扎西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西藏大学的计算机房里研究藏文信息处理技术。

  如今,身为西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的尼玛扎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创西藏藏文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研究工作,领衔西藏藏文信息化研究队伍。20多年内,他陆续主持制订出藏文编码国际、国家标准,研发出藏文计算机平台、藏文计算机办公套件、藏文移动电话、藏文短消息发布平台、藏汉双语远程教育系统等一系列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信息产品。

  尼玛扎西告诉记者:“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信息化时代,不断更新自我的载体,才能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藏文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在仍是广大藏族群众基本的交流工具。但是,当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始在全球普及,电脑、移动电话和互联网陆续出现在西藏,藏文的信息化成为一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许多藏族群众希望使用IT技术成果,但没有可供使用的藏文软件和藏文化的电子终端产品。“那个时候,日常藏文信息的处理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处理阶段。”尼玛扎西说。

  “由于没有统一的藏文编码标准,国内外一些科研机构各自开发的藏文软件互不兼容,限制了藏文信息的交流和应用软件的大规模开发。”他说。

  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尼玛扎西看来如同一种技术的“奔跑”,而这20多年的藏文信息化过程也犹如一场快跑。1992年,西藏第一个基于MSDOS操作系统的、达到实用化程度的“TCE藏、汉、英文信息处理系统”研发成功,开始广泛应用于公文处理、教材编撰、史籍研究整理等领域,为西藏自治区藏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7年,藏文编码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获得通过,藏文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首个拥有国际标准、获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这个编码标准就像大厦的地基,有了它,藏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大厦就稳固了!”尼玛扎西说。

  2004年,国家启动了藏文软件研发工作。3年后,尼玛扎西主持研发成功国内外第一个基于藏文编码国家标准的“阳光藏文Windows平台5.0”,结束了计算机藏文信息无法交换和共享的历史,并在藏文无重码快速输入等技术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同年,具有藏文排版和图文混排功能的“藏文Office办公套件”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使藏文信息处理技术上了一个新的水平。

  拥有全藏文界面、完整藏文输入输出功能和藏文短信收发功能的“好易通”手机,于2005年推出后,也受到西藏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尼玛扎西告诉记者,藏文软件的研发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委也对藏文信息化的研发项目提供了几千万元的资金支持。

  他说:“在藏文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我们国家处于国际主导地位。藏文的信息化正在逐步追赶汉文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2009年,西藏大学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联合成立“通信技术本地化研发中心”,在移动电话藏文化、藏文短消息发布平台研发、基于3G的现代远程教育、西藏大学数字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通信技术本地化研发工作。目前,藏文手机、藏汉文短消息发布平台已研发完成。

  身兼西藏大学图书馆馆长一职的尼玛扎西,现在正计划开展藏文文献的数字化项目,“希望逐步将各种藏文文献数字化。”

  “虽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我很希望在未来看到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一个数字图书馆来更多地了解西藏和西藏的文化。”尼玛扎西说。

  作者:陈寂 薛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