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董育雄 通讯员徐汉楚
2009年9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向湖北省工商部门提出了“越管市场主体越多,越管经济局面越活跃”的要求。一年多来,湖北省工商部门围绕“越管越多”,“越管越活”的目标,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市场主体催生助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2010年1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87.3万户。 2010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8.7万户,比上年增长9.26%。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6.58万户、个体工商户31.5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705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6.87%、7.39%和36.71%。
湖北工商部门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省委书记多次批示对工商部门的工作给予表彰,并指示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工商部门的经验。根据省委书记李鸿忠的要求,省委办公厅下文将省工商局的做法转发到各市州、省直各部门,要求学习参照。湖北工商部门的工作,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议价。2011年3月,省纠风办公室又传出喜讯,全省工商系统在“2010年度湖北省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名列前茅,通报表彰。
省领导寄厚望:“差距是空间,差距是潜力……”
2009年9月,湖北省工商局局长刘源超刚刚上任,就接到了时任湖北省省长的李鸿忠写来亲笔信:“源超同志,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各类市场主体少,工商部门要千方百计朝这方面大做文章,肯定也会大有作为的。差距就是空间,是潜力,越管市场主体越多,越管经济局面越活跃,这是真本事、大本事”。省领导的指示,寥寥数语,言有尽而意无穷。既道出了湖北省情,又给新形势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指出了一个更新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北市场主体的发展有了快速发展。但比起发达地区和先进省市,还有很大差距。省领导的寄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工商部门的信任和期盼。激励着湖北省工商局的领导,也激励着全省三万工商战士。
差距在哪里?空间在哪里?潜力在哪里?怎样实现“越管越多”、“越管越活”?……一场坚决落实省领导指示的战斗,在荆楚大地的工商系统悄然进行……。
开展“大考察”找差距。省工商局组织各市州工商局长和省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单位负责人分成四组,分别到北京、江苏、福建、广东四省市工商局考察学习,实地调研了解四省市工商局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先进作法。
开展“大走访”找空间。各级工商部门领导、机关干部走访市场主体,发出《调查问卷》10 多万份,了解工商部门的服务效果,了解群众对工商部门的需求;走访地方党委政府等四大家领导,征求他们对工商部门服务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
开展“大讨论”找潜力。一是在工作能力和工和作风上找潜力,二是疏理和评估已出台实施的各项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法规上找潜力。
通过大考察、大走访、大讨论,三万工商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认识,“要在观念中找差距,要在服务中找空间,要在创新中挖潜力。湖北省工商局提出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监管执法是第一责任的“两个第一”的思想。明确提出:“服务发展是工商部门不变的宗旨。监管执法是工商部门的根本职责,越管市场主体越多,越管经济局面越活跃,就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的方向。”
先行先试,百条新政为市场主体催生助长
找到了差距,找准了原因,看准了方向。湖北省工商局在以前推出台服务措施的基础上,再挖法规政策空间,先后七次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服务措施,共计190多条:
创新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从而让市场主体多生快生。省工商局从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准入程序、缩短准入时限、下放准入权限、改进准入服务、提高准入效能等六个方面改革、创新,先后出台了《51条》、《18条》、《15条》、《43条》等等。住宅可作为经营场所;取消所有企业法人冠省名、市州名注册资本条件的限制;大幅降低企业集团登记条件;对企业申请登记的特殊项目实行筹建登记;对农民申办专业合作社实行零收费,近距离,无障碍服务;对困难弱势群体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实行免费上门办理。……一条条全新的规定,充满温馨,充满诱惑,为创业的渴望者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方便之门。
创新市场主体成长服务机制。促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
一是围绕市场主体的困难创新,针对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出台了“股权出质”、“股权出资”的《办法》;探索公司债权转股权出资、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和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大悟县博源电瓷厂因技能改造扩容,该厂急需一笔资金。得知企业困难,大悟县工商局主动上门服务。他们请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电瓷厂“博源”商标,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办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手续,协助企业与大悟农信社签订商标专用权质押借贷协议。最终,电瓷厂以价值763万元的“博源”商标专用权成功获贷300万元;会同有关部门制发了《湖北省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及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一批小额贷款公司脱颖而出,为民间融资及其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到2010年底,累计为三农和小企业发放贷款92.4亿元;延长企业年检期限、允许企业“休眠”,对首次逾期年检的企业免予经济处罚,帮助金融危机后的企业渡过难关。落户宜昌的金江矿业公司,由当地回归创业人员创办,注册资金分期出资。由于资金不足,到期出资不能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时间内出资到位。在公司存续与否的重要关口,政策打开“绿色通道”。依据鼓励创业的精神,宜昌市工商局报省工商局批准后,准予其延期1年出资,为企业生存发展留下空间;支持三峡移民,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在安置地首次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或变更登记时免收个体工商户登记规费。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围绕引导市场主体发展创新。为了引导市场主体拓展市场,引导企业注册商标,积极争创著名、驰名商标。2007年以来,全省新获得驰名商标46件,是此前历年累计驰名商标总量的2倍多。截止2010年10月底,全省共有驰名商标63件,是2006年的3.7倍。地理标志愿23件,是2006年底的3.8倍,东风、黄鹤楼、枝江、稻花香等一大批湖北产品因驰名商标而身价倍增,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了减少市场主体违规行为,全省工商部门建立了预警机制。提前告诫违规风险,从而使市场主体避免行政处罚。省工商局还出台了《湖北省工商局行政指导意见》,对市场主体实行服务性指导;按照大企业发展需求开通“直通车”,实行个性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大企业的困难和诉求等等。
支持高科技产业,引导企业走经济转型发展之路。为支持东湖高新技术区的发展,省工商局出台了针对性强、具有高新开发区特色的《十三条》措施:支持以股权、债权、研发技能、管理经验出资创办高新企业;以高新技术对对示范区内公司出资的,可不受出资比例限制;允许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未成年人因继承或接受赠与成为股东;降低高新产业企业集团登记条件;实行注册官制度,改多人多环节审批为一人审批等等。示范区的磁吸效应被不断放大。2010年1月至11月,示范区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2548户,较上年同期增长125.68%,刷新历史纪录;新登记内资私营企业2264户,较上年同期增长45.5%;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7户,较上年同期增长76.19%。
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在全国首先开展“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以企业的“顶天立地”带动农民的“铺天盖地”,实现农民与企业共建共赢。全省已有1923家企业与1941个行政村开展了结对共建,确定投资项1709个,合作资金20.50亿元;全面推进合同帮农工作,推广订单农业。2010年全省签订农业订单78.16万份,签约企业6868家,订单种植面积459万亩,订单金额125.63亿元;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商标为纽带,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宜昌土老憨农民合作社集团成为全国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集团。 2010年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705户,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65.4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71%和48.58%。
三大建设,共铸高效的服务平台
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人人练就高效服务的真本事、大本事。
要求“好办的畅通,不好办的变通,不好变通的沟通。是湖北省工商局提出的服务口号,然而,要达到这个要求,能力是前提。工商工作涉及的法律多,工作程序要求严谨。只有精通业务,才能“熟中生巧”,只有活学活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为市主体服务。为了提高能力,省工商局开展了“全员大培训、基层大调研、能力大测查、案例大评析、专题大研讨、岗位大练兵”等六项活动。一大批专业技术能手涌现出来。
强化队伍的作风建设,提高工商队伍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湖北省工商局党组把“勤”、“廉”、“善”三字作为队伍作风建设的三大指标。一是依法行政,廉政为民。二是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三是求真务实,敢为人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制度,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标准。省工商局制定了《责任追究办法》,对不作为、乱作为实施责任追究;制定了《行政裁量权制度》,成立了督查机构,明查暗访,问卷测评,直接了解人民群众的反映。
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让工商服务走向“时空零距离”。
只要“衙门”有门,政府与群众就会有距离,服务就会有障碍。而电子政务则是拆除“衙门”之门的最有效方式。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效率,湖北工商部门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明确提出,经费再紧张,也要“将电子政务进行到底”,每年投资数百万元进行硬件建设,从省工商局到最基层工商所,实行一线通办公。
网上登记、网上年检,随时随地办理。群众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和年检不再为路程远困扰、不再为是不是工商部门一班时间担忧。申报企业记,企业年检,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电脑的地方,随时随地可以。网上沟通,网上审批,最后发通过发照。以前企业与工商部门的多次往返,如今一次搞定。特别是在不少在外地经营的企业拍手叫好,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在百忙中专门回湖北申报企业年检。
网上查询、诉求,有求必应。群众可以查到适用法规政策,可以查到企业信用信息,可以查到登记注册进展情况等等。对查不到的信息和诉求,可以随时在网上提出,索取答案或回复。为了加大督办力度,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均在门户网站开设了局长信箱、在线评价、民意征集和违纪举报等互动栏目,对外公布了违纪举报电话。2010年,全省工商系统共处理网上公众诉求和举报1.3万件。
湖北工商政务建设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的和支持。国家工商总局将湖北地区不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变更受理权下放委托给湖北省工商局,并开通了网上申报通道。免除了企业名称变更时从湖北到北京的往返之劳苦。
湖北工商政务建设走在了湖北省的前列,也走在了全国工商部门的前列。2009年,全国工商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现场会在湖北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对湖北工商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湖北工商部门创新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鼓励。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批示,对工商部门“创新服务”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李鸿忠将省工商局的做法发简报到各市州、省直各部门,供学习参照。2010年底,湖北省在省全面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20多个执法部门开门接收社会评议。在全省17个市州级工商部门中,得分进入前三名的市州工商局占总数的88%。其中:有4个第一名、6个第二名、5个第三名。
对于取得的成绩,湖北省工商局领导班子并不满足。在新的一年开始,湖北省工商局紧跟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再次出台了《关于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提出“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最优、市场秩序最好、消费最安全的地区之一。努力把工商系统自身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的“三最一高”的目标。促进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他们认为,促进发展才是工商部门存在的价值之所在。五中全会提出,要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就是要牢记服务发展这个根本宗旨,就是要胸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个大局。市场经济千变万化,市场主体的困难与需求也在变化。因此,工商部门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也要随之变化,市场主体发展的困难在哪里,越管越活的障碍在哪里,工商部门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就选在哪里,要把创新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作为工商部门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