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网站“玩”起来 党建工作“转”起来
来源:支部生活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为党建领域新生力军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从来就不缺乏党建创新的土壤和成果。如今,支部网站这个新兴事物,也随着“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在“两新”领域逐步绽开成果。

“两新”催开网络党建花

运用网络化开展党建活动,历来是“两新”组织合理又现实的选择。这与“两新”组织的先天特点有关。“两新”组织分布散、类型多、差异大,且许多企业存在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分散办公的现象,即使同一支部的党员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也不一致,“两新”党组织普遍面临“集中活动组织难、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难”的“三难”困境。与此同时,在很多区的“两新”组织党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已超过了2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共党员新增党员中超过三分之一为大学生。新一代党员群体,思想比较活跃,习惯从网络了解社会资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人际交往。针对这一特点,早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众多综合党委党务工作人员就曾通过email、msn等联系海外、外地党员,进行学习教育活动。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博客、微博的快速发展,运用网络化、信息化开展党建活动已成为“两新”组织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大势所向,“支部建在网上”也就成为“两新”党建的题中应有之义。

让支部网站“玩”起来

“4月份组织生活安排”、“祝贺党员政治生日”、“上海支部生活2011年第二期党课专刊摘要”、“什么季节最适合吃苦味呢?”这些都是杨浦区四平路社区(街道)四海党总支的网上支部的栏目和话题。进入“四海”的支部网站,马上就能感受到这个党组织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四海”党总支成立于1993年,最初由十几名下岗、下海的党员组成,取名“四海”,意思是该党总支的党员来自于五湖四海的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但又都居住在四平社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四海”党总支现有党员90人,其中以“白领”和“自主创业”党员为主,占党员总数的80%,党员居住地遍布全市7个区13个街道。2005年3月,根据白领青年党员的提议,总支建立了四海网站,成为国内首家实名制支部网站。“四海”党总支网站上,有宣传——仅2011年1-2月份就发布中央、市委和区委的有关精神、时事要闻等各类信息50余篇;有共享——“四海论坛”整合了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党建制度、党建新闻、先进事迹等丰富资源;有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四海”依靠网站开展活动,党员参与率100%;有交流——党总支每月为党员过一次政治生日,发送网络贺卡,并邀请当月生日的党员在网站上发表感言;有讨论——世博期间,5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了《我与世博》的网上大讨论;有关爱——困难党员罹患胃癌,经网上发帖后,党员自发募集6800元捐款,党员生病,党员通过支部网站送上真诚祝福。当然,这里也有争论。2011年2月份,“四海”党总支网管员王丽莉在上海“两新”互动网党员沙龙发表了题为《支部网站是“玩”出来的?》帖子,针对有人评价“四海”党总支“他们有太多空闲才来支部网站玩的”发表了看法,提出了新时代新形势下,网络党建和支部网站对于“两新”组织党建的作用和意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帖子得到党员热议。大家纷纷表示,时代就是需要像四海那样的党组织,把支部网站“玩”起来,让党建工作“转”起来。

党建信息化初现成效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 31.8%,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俞正声书记在九届十三次全会上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的宽带接入速率将力争达到100兆,同时启动实施“云海计划”,积极推进云计算应用示范,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从今年起新建小区、楼宇要全部实现光纤铺设。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建设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从“四海”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党建信息化和支部网站已经成为“两新”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增加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有效载体。在发展信息化党建的道路上,上海“两新”组织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从2005年起步,通过6年的发展历程,上海“两新”党建信息化工作已经形成了“上海‘两新’综合服务平台”和“上海‘两新’互动网”一台一网的格局。截至2010年,上海“两新”党建信息化已在全国“两新”领域形成五大首创。首创最大的信息传送体系:建立全市382个信息终端,3000个支部网站,发布各类信息近10万篇,文字量8000万字。首创最大的数据管理库:建立党组织、党员等13大管理数据库,收入党组织13600余家,党员14万余名,党建工作者近1万名……此外,依托数据库建立了“两新”领域应急动员系统。首创最大的支部网站群:申请建站3500多个支部,已上线3000个支部网站,注册党员近4万名。首创最大的“网上组织生活”、“网上党校”平台:召开网上组织生活2000余次,与会人员近万名;网上党校开课45期,650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受训。首创最大的“两新”人网络社区:组织各类活动70余次,“两新家园”各栏目注册用户32000余名,发表文章26万余篇,图片1万余幅。

2011年3月,本市召开“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表明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全市“两新”支部网站运行载体的平台建设,全市“两新”组织支部网站建站比率达到50%以上,基本形成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操作简便、活动经常有效、凝聚党员群众的上海“两新”支部网站运行新格局。支部网站这一新形式,必将成为党员实现“再组织化”的有效载体,给“两新”组织党建注入新的活力。

顺势而动 迎接挑战

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 施南昌

信息化并非纯粹是一项技术,它所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流方式。这将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尤其是“两新”组织和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可以这样说,能否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既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更是这个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因素。对于广大“两新”领域党的组织,由于处在新技术变革带来冲击的第一线,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难以有生命力,无法保证有效性。

推进党建信息化工作和支部网站建设最终要落脚于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服务“两新”组织和“两新”组织人士的发展。当前,本市“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化工作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如何有效发挥支部网站的作用,必须建立在对支部网站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支部网站的定位应当是: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创新基层党建方式的实践平台;推进党务公开、展示党员形象的基层窗口;服务党员群众的网上家园。通过支部网站来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进党的各项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