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推进财政预算公开的措施与策略
来源:国脉互联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郑爱军

  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一直是公众热议的话题。近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财政预算公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凡是不涉密的文件,都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不再另行发文。温家宝总理还指出,要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5月4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会议认为,财政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的案例也表明,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的不断推进,公众要求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已成为现阶段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重点。据加拿大《明报》报道,加拿大联邦政府网站为新预算案设立了专用网页,而预算案英语专用网页中的第一页除了英语之外,还包含了9份不同语文的新闻通告,可以通过点击下载。其中包括阿拉伯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法文、意大利文、波兰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以及乌克兰文。墨西哥2003年制定了信息公开法案,通过五人制独立委员会等机构的有效运作,改善了该国信息公开的局面。7年来,墨西哥全国总共有约40万个向联邦政府要求信息公开的请求,一些军事采购、政府和私营公司所签署的合同、总统生日宴会的花销等都实现公开。比如,政府发放市民补贴的标准十分复杂,经常有人认为自己和邻居情况差不多但没得到补贴,现在信息全部公开,预防了大量不必要的纷争。

  为进一步利用政府网站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国内权威的第三方绩效评估机构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研究设计了一套《政府网站财政预算公开建设内容和展现形式》的评估标准(如下图1、2),该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的精神要求,以公众关注的热点重点和方便公众了解本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为出发点,在财政动态、财政预算公开目录、政策法规、案件查处和热点评论等栏目中均要求详细阐述,包括向社会详细公开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预算和决算,对行政经费,如出国出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支出以及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均做了规范要求,为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让人民群众更方便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笔者认为,要积极推进和深化政务公开,适时推出政府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是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政府网站、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具体推进策略,来呈现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常态化、覆盖广、有特色、成效好”的良好局面。

  一、政府网站能充分体现财政预算公开的绩效

  政府网站建设有利于政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公民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知情权,推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 全面性,即强调政府网站发布的财政预算公开力求全面地反映本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2. 时效性,即财政预算公开应做到“经常性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注意信息的维护与更新,及时发布最新、最具时效性的政务信息;

  3. 准确性,即强调政府网站必须能够代表政府,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体现出权威性;

  4. 完整性,公开的信息应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公开过程性信息,如财政预算公开工作的计划规划和进展情况,也要公开结果性信息。

  二、完善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的措施

  完善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需要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完善信息公开立法及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将信息公开贯穿到政府财政从申报到使用的整个流程,确保财政预算公开的透明度与完整性,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 确立财政预算公开原则,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1.在法律和政策制定中,确立财政预算信息公开为基本原则。在法律和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于财政预算信息,设定“以公开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为基本原则。

  2.明确监督职能,加强考评力度,发挥监督机关的监督和考核作用。

  (二) 完善立法,保障公民知情权

  1.提高信息公开的立法层次,由全国人大制定和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法律。

  2.完善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

  (三) 加强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1.以完善的立法为基础,着力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

  2.扩大财政预算公开的范围,增加预算公开内容。

  3.减少财政专业术语使用,完善预算报告内容。

  4.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

  三、政府财政预算公开的四条推进策略

  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建立信息公开平台。搭建信息公开平台是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推进政府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这个平台使我们进一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使政府工作得到新的提升,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更支持、更满意。

  1. 通过以政府数据公开为抓手,推动政府财政预算的信息公开;

  2. 通过网站平台建设为技术支撑,推动财政预算公开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3. 通过利用绩效考核和监督手段,加强和规范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4. 通过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形成规范、高效的工作流程。

  建立网上财政预决算公开平台、完善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并推进监督考核力度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环节,是建设阳光型服务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