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急物资供应的电子商务平台研究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仍然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的频繁发生,它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重大的威胁。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给人类带来过惨痛经历,唐山市遭到毁灭性破坏。2003年11月发生在我国广东省的SARS,后来波及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遭遇SARS的袭击,中国共损失179亿美元,全世界损失1000多亿美元。

    2005年从新奥尔良市登陆的“卡特里娜”飓风导致美国10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750亿美元。2008年,我国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房屋倒塌48.5万间,伤亡人数达133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和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同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致使69229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

  研究目的和意义

  各种灾害、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加重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而目前,我国的救灾物流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指挥和协调部门。所以,我国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为发展国家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全保驾护航。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频发的国家之一。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相对于国外来说,相应的救灾设备、救灾措施并没有完全配套,技术也相对落后。同时,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成熟,对应急物资的供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的救灾工作还都只是凭借经验进行的,并没有将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救灾工作中。为了使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必须要对应急物资的需求、储备、采购、调配、回收等环节进行全面研究,争取做好每一环节,力使各环节良好衔接,从而建立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物资供应渠道,以缓解应急物资的“真空”现象,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高效供应。

  研究路线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研究分析现有的国内外应急信息平台和政府采购平台,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政府应急采购模式和救灾模式,分析和得出现有的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不足之处和需改进的地方。同时,对应急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并与现阶段应急信息交流的情况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资料等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在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供应的瓶颈问题,并且简要提出解决这些瓶颈问题的思想。具体的研究路线如图1.1所示。首先通过查找大量的文献和资料等,从逻辑上分析现有的应急物资供应情况,包括应急物资供应的模式、应急救灾的体系、政府采购的方式、应急信息平台的功能等,得出现有的应急物资供应工作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次,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手段,进一步了解和验证现有的应急物资供应机制、应急物资采购程序等。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问卷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综合得出造成现有应急物资供应机制不足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既通过直接的信息得到,又通过间接地分析得到。最后,针对这些瓶颈问题,我们提出了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来解决现有问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各个模块,建立不同的模型或者方法,予以克服不同的瓶颈问题,从而使应急物资的供应更加快捷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