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的行政村通电话、100%的乡镇通互联网、94%的自然村通电话,全国近一半乡镇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和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当我们还在为“十一五”村通工程的伟大成就欢欣鼓舞时,因无法承受菜价下跌而自杀的济南菜农韩进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的农村信息化不是“已经完成”,而是“刚刚开始”!网络完善、渠道畅通、应用丰富的“信息田园”,并没能根本解决农民的信息弱势,这个世代面朝黄土、坐等春暖花开的庞大群体,仍饱受信息闭塞之苦,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中无力回天。此刻的农村信息化,需要回归起点。
信息:
农村信息化的根本
农民希望生活更美好,希望通过信息致富,他们把“信息”两个字常常挂在嘴边,当做一种时髦的东西。然而同电子政务走过的弯路一样,农村信息化似乎也呈现了“重硬轻软”的问题。当全世界都在关心如何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时候,其实并不仅仅是指城乡之间网络接入条件的差距,更多的则是要提高农村地区信息服务的水平。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话普及率连年上升,网络宽带也正在普遍应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通道问题”基本已得到解决。信息通道似乎就环绕在农民周围,触手可及。然而农民的生产生活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那些被迫切需要的农产品市场分析、价格趋势预测、生产风险预警等信息,获取的途径依然有限。农民非常需要政府能够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例如,对于一个养猪户而言,他可以通过信息服务多渠道地了解国家关于“生猪良种补贴”方面的很多东西,但就实际生产销售环节而言这些信息却缺乏可用性。农民对信息化需求最大的是农产品市场指导和种植作物之间如何调节,但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并不专业,在农产品的市场预测这种不专业尤为显著。很多信息不是看不懂、听不明白,就是过时了,缺乏针对性。“菜贱伤农”的悲剧上演,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菜农对市场行情的缺乏了解,盲目生产,导致巨大的损失。因此,制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已经不再是农村信息网络的“最后一公里”,而已经由基础网络转向涉农信息资源及应用。
专家指出,涉农信息资源及应用开发整合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信息化中的关键瓶颈。涉农信息涉及国家、省、市、县多个层面,如何系统整合、快速协同、科学分析、整合推送成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农村信息化提了多年,但农民到底需要怎样的信息化服务至今依然是个问题:农村能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了,但有效信息却依然匮乏,因此农村信息化看似热火朝天,实际上信息不精准、推送不权威,收效甚微。
平台:
政府保障权威势在必行
信息要精准、要权威,必须首先解决农村信息化的供给主体问题。目前中国的农村信息化是在政府、运营商、社会资源等几方共同推进的,但在推进过程中,由谁引导,各角色如何定位,各方如何进行协调与配合以及资源的整合,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导致缺乏真正的供给主体。
有专家认为,我国缺乏一个国家级别的信息平台。记者从农业部获悉,目前我国各地“农技110”热线各自独立,虽各具特色,但皆属“单兵作战”。农业网站也接近万家,但基本都是“信息孤岛”,低水平的信息服务较多,转圈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农村信息服务机构来源复杂,有的是当地农科院,有的是农业发展局的专业科室,有的是农技推广中心站,往往一个市县的不同农业机构分别设立热线电话,这些相互独立的农村信息服务机构之间没有信息的共享,农民在寻找自己所需的农技、市场等信息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该打那个电话咨询。虽然有的地方已经设立了12316、96123之类的统一特服号码,但是往往也局限于一地,在目前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农产品流通市场条件下,也已经无法适应农民的需要。大多数的农业信息还是以省市一级的相关部门为主,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省农业厅无从了解国际上的农产品市场情况。因此,一个国家级的,以信息化指导农业生产的平台势在必建。通过这个平台,定期把农民所需要的信息发布出来,对农民进行指导。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国内农产品信息,还应该包括国际市场动态、需求信息,甚至是期货信息。
在服务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中,电信企业往往以其网络为基础,搭建承载多种特色业务的综合平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经陆续推出了“农信通”、“信息田园”、“务工易”、“农信宝”等多个优质业务,通过这些平台整合农业农村信息资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正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
全面覆盖的基础通信网络,实用、实惠的农村信息化产品,成熟完善的农村信息化产业链,健全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农民用得起、用得会的终端产品,还有准确全面的农村用户需求把握能力,这才是成功的农村信息化。
( 作者: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