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行业内的“云计算”
来源:比特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日前,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在某IT专业会议上表露了自己对于云计算的极大兴趣,对于无码开始技术YIGO语言来说,为中小企业开发适应其需要的个性化系统,不愿意在信息化上花费太多的企业完全可以寻找符合自己需要的系统,采用租用的方式获得软件系统的使用权。

  云计算概念的风起云涌

  云计算的概念正在伴随着互联网的创新而迅速发展着,管理信息化软件的租用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于小企业来说,已经没有必要花费上百万去构建一个系统,并且没有必要为了这个系统而付出高昂的维护费用。

  试想,如果有一个计算服务机构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计算需求,并以非常快的速度发送到你面前的显示器上来的时候,你认为是否还有必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呢?做一个简单的测算,购买一台计算机的成本是5000元,每年,为了使用计算机所花费的电费是1000元,维护费用为200元,再加上保管费、软件购买费等等,算下来你要为拥有一台计算机所花费的费用要超过6500元。但是如果采用云计算的模式,我们只需要一个信息接受终端,我们的运算服务完全由云端来为我们提供,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究竟来源于那一台服务器,全然不知,就好似我们喝到的自来水,无需去顾及这些水来源于哪里,就如同网格的概念了。

  实现云计算对于信息系统的要求

  目前,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包括IAAS\PAAS\SAAS等三种模式: IaaS (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 PaaS (Platform-as-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实际上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的发展,尤其是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 SaaS (Software-as-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相对于传统的软件,SaaS解决方案有明显的优势,包括较低的前期成本,便于维护,快速展开使用等。

  SAAS能够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有意义

  SaaS软件应用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更多地强调由服务提供商本身提供全部应用内容与功能,应用内容与功能的来源是单一的。而实践证明,如果SaaS应用服务提供商只是大量堆砌功能模块,而不具备针对特定用户简便、低成本的客户化定制能力,不具备能够整合合作伙伴、渠道与相关内容的门户网站,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国际上SaaS应用服务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只有具备灵活定制、结构先进的基础应用平台,才能够支持SaaS应用服务业务的平稳发展,才能够支撑数百乃至上千的企业用户在同一个应用体系内实现业务操作,才能够保证每个企业自身应用功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在这一阶段,服务运营商在提供自身核心SaaS应用的同时,还向各类客户、开发伙伴、行业合作伙伴开放一套具备强大定制能力的快速应用定制平台,使这些单位能够利用平台迅速配置出特定领域、特定行业的SaaS应用,与服务运营商本身的SaaS应用无缝集成,并通过服务运营商的门户平台、销售渠道提供给最终企业用户使用,共同分享收益。

  零代码,快速交付的优势

  如果能够提供具备灵活定制、即时部署、快速集成的SaaS应用平台,能够提供基于web的应用定制、开发、部署工具,能够实现无编程的SaaS应用、稳定、部署实现能力,对于大规模定制开发云计算软件是非常有优势的。在确保SaaS服务运营商自身能够迅速推出新模块、迅速实现用户的客户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使各类开发伙伴、行业合作伙伴简单地通过浏览器就能利用平台的各种应用配置工具,结合自身特有的业务知识、行业知识、技术知识,迅速地配置出包括数据、界面、流程、逻辑、算法、查询、统计、报表等部分在内的功能强大的业务管理应用,并且能够确保应用迅速地稳定、部署,确保应用能够以较高水平的性能运行。

  实现管理与技术分离

  博科资讯MAP平台实现能够进行灵活的图形化配置,可根据业务发展随需应变的支撑平台。此平台具有动态智能分析功能,支持工作流管理全过程,将工作流引擎纳入业务处理的核心机制,形成了自动流程的驱动。此平台以业务逻辑为驱动,提供了综合性的开发和应用平台,开创了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并提出产品和服务完全分离的新型信息化运作模式。

  基于SaaS服务综合支撑平台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用户能够通过配置模型的方式实现各种应用功能,而无须编写代码,做大量的代码测试,这将极大地提高物流软件应用的灵活性、适应性,降低了总体成本,增加了应用系统稳定性,对整个物流应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率与适应性进行了显著的优化,是一种能够创造战略优势、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并具备高度可靠性与伸缩性的应用基础平台,低成本模式加快了大物流格局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