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是2011年的热词,网络虚拟社会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政府部门开设官方微博,“倾听沉默的声音”,成为实现官民沟通的重要渠道。据新浪网统计,截至3月底,在新浪微博开通并认证的政府机构,包括官员已激增至3000多个。
当然,政府与百姓互动的平台并不缺乏,比如政府网站、政府热线、政府信箱,但是不可否认,原有平台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或者说缺少流畅的互动平台。例如,中国人大网关于个税起征点的讨论,征集民意超过23万条,是有史以来征集意见最多的法律草案。试想,如果中国人大网开通官方微博,并且开设“你觉得个税起征点定为多少更合理?”的网友讨论栏目,民众的意见肯定不止23万条,上百万甚至千万条都有可能。
官方微博之所以迅速走红,除了网友对“政府部门竟然有时间跟我聊天”的好奇,更源于政府部门实现了与普通民众的“同台对话”。当然,最后能否达到实效尚且不论,但起码在形式上实现了平等,难怪众多官方微博开通之时,网民们兴奋不已,加粉以示欢迎。
这种同台,在实现平等之外,还把官民交流的节奏提速,再提速,进而实现了即时互动。官方微博实现与网友的直接对话,这让早已习惯了政府部门高高在上,提建议难见回应的网民们的话语权增加不少,竟然“有些怦然心动”!
“有关部门”亮相微博,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服务转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打造公平透明的政府形象,已经取得了实效。据报道,今年3月份,日本大地震诱发了蔓延全国的抢盐风潮。中国盐业总公司很快开通了官方微博,向网民们公开了国内食盐的储备情况,以及相关的科普知识,仅3月17日一天,就发布、转发微博信息50余条。4月12日,江苏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江苏”贴出一张涉嫌拐卖儿童的嫌犯照片,半天后,被拐男孩即被送回,这是公安机关主动利用微博手段打击犯罪的成功案例。
但是,在互联网管理缺乏完善机制,而微博管理更是缺少有效方法的情况下,各种官方微博的开通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微博是个第三方平台,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普通百姓,都是作为微博平台的用户,通过注册获得使用资格。注册的低门槛使得官方微博缺少权威性,目前来说,微博的认证由网站负责,仅需相对简单的联系方式就可完成,不像传统网站需要完整的备案程序——认证程序的简单化,资格审查的不足,难以保证微博的权威性。
现实的官方微博,多由单个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发布信息、回复评论、转发言论,使得官方微博个人化色彩浓厚。这种管理模式更易使微博出现差错:发布、转发虚假信息,发表不恰当言论。在对诚信认可度极低的现状下,哪怕微小的差错或者失误,都会使微博所属官方,难以保持微博平台中定位的一致和应有的权威性。《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就因管理人员失误闹出“金庸被去世”丑闻,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的管理人员与网友对骂,这些极大地损害到该微博所属官方机构的形象和名誉。
其实,微博作为一种互动交流平台,对于推动网络问政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每条140字的微博很难实现表意的完整,特别是要求准确明晰的政府法律规范、政策方针等的发布,单纯依靠微博难以完成“重任”。微博平台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更利于双方针对具体问题的即时交流。
因此,官方微博与官方网站“联手”问政,是更可取也更有效的途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由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微博和网站联合进行意见征集,在充分讨论、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积极协商、制定政策;然后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权威信息,利用微博介绍加链接进行宣传普及,向百姓解疑释惑,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民意,倾听民声。
微博技术推动政府部门创新服务形式,是一种顺应时代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网络问政赋予民众更多的话语权和知情权,把管理型政府转型成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力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