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截至2004年底,成都市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37%,但农村仅为9%,
不足城市的1/4;每百户城市家庭拥有固定电话92.1部,农村为55.6
部;每百户城市家庭拥有移动电话144.6部,农村为18.4部,成都
市仍然有28个自然村没有通电话。
  结合我市制定的农村信息化总体发展目标:到2010年,农村地区
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从9%增长到20%、移动电话普及率从18.4%增长到
60%,目前我市农村通信的状况还较为落后。
  今年初,我市信息化办公室提出“统筹城乡发展,通信先行”的
要求,目的是尽快实现成都市所有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在中国电
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成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如今,我市共发展
广大山区、丘陵地区无线固定电话用户11万,增加收入约220万元;
安装IP商务座机5万;12万户农民成为“天府农业信息网”用户,每
月增加收入1000万元左右。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郊县山区农民
安装无线座机5万部,实现全市所有自然村通电话”的为民办实事目
标任务已全面完成。

  形成三级农村通信网络覆盖

  目前,我市现已初步基本形成了乡镇-近郊农村—偏远山区的三
级农村通信网络覆盖。
  首先,以乡镇固定电话通信为主体,光纤、宽带技术得以普遍应
用,正逐渐成为农村信息服务聚集和辐射中心。2004年底,全市电话
交换网接入点覆盖了所有乡镇和部分有条件的行政村,市、县、乡镇
的三级光纤传输网络已向小城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重点
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大户等延伸。在此基础
上,市信息化办公室利用宽带、光纤技术,指导乡镇政府定期收集与
发放农业产业信息,并在部分乡镇建起了“农民网校”,形成了“扶
贫村+学校+网校”的模式。
  其次,近郊农村多种通信方式并存,无线通信技术满足了部分农
村用户的需求,发挥了农村信息服务的示范与带动效应。部分农户已
从农村通信服务中得到了实惠。今年春节前,郫县唐昌镇蔬菜大户刘
元富通过信息工作站了解到蔬菜价格将上涨,因此推迟一周时间销售
大白菜,利用时间差,每亩大白菜实现增收1200元,仅此一项就增收
近万元,尝到了信息致富的甜头。
  第三,无线接入新技术基本满足了偏远山区、丘陵地区农村通信
的需要,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安电话难”的难题。今年就有11万多
农村用户使用上了“村通无线固定电话”。中国移动成都公司在今年
上半年就在各区(市)县建立了39个移动电话村,在让更多农民朋友们
满足基本通话需要后,又同步推出“农业经济信息网”。

  三大举措解决现实问题

  在努力推进“村村通电话”基础建设的同时,市信息办还进一步
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到在“村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农村地区的通信消费不旺,限制了农村通信的快速发展;
  二是农村信息化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机制。
  为此,市信息化办公室利用固定电话、光纤、宽带、无线接入技
术等多种通信基础设施。
  首先,从偏远山区农村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入手,制作、提
供贴近农村实际生产、生活的信息服务,通过拨打支农热线和提供农
业资询信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朋友们用好手中的电话。
  其次,我们把信息服务着眼点放在乡镇及近郊农村,利用互联网
上有利于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开拓市场的一切社会信息资源,帮助农
民有效地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造就一批龙头企业和示范户,
用成功的经验带动广大山区农民走上信息化致富的道路。
  第三,加快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建立一支稳定的农业信息员
队伍,使之成为实现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网络
的延伸,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是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有力保障
和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