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通过公路管理系统掌握交通状况、选择最佳路线;下水管道发生故障时,管道信息系统可以记录并将具体情况通过网络及时通知用户;纳税人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提交税务表格、接收账单、处理缴费的整个流程……
54种行政服务,270多项便民服务项目,电子政务使得韩国的每个居民通过网络即可获得所需的政府服务。
在联合国今年发布的2010年电子政府开发指数环球调查报告中,韩国电子政府发展指数排名第一。
5月14日,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韩国行政安全部地方行政研修院合作主办的“中韩加强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双边会议”中,中韩两国官员、专家就如何使用电子政务构建公众服务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索。
在中韩两国,电子政务从管理到服务职能的转变都是大势所趋。“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服务?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姜旭平教授认为,服务涉及两个层面:为市民服务和为企业服务。而根据统计,政府机构的各项管理和服务中,80%以上都是信息服务,包括文件的报批,政策解释,报表公布等。
目前看来,中国政府在通过电子政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信息服务、拉动经济发展方面可圈可点。以商务部为例,商务部网站几乎没有任何舆论宣传内容,提供完全的商务信息。不过,在服务市民、提供公众服务方面,中国电子政务仍需借鉴国外经验。
“各部门在单独运作和纵向运作上很好,但是横向上却不太顺畅。”目前正在清华大学参加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的武汉某区政府的一名电子政务工作人员很苦恼,“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似乎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的瓶颈。”
在发展电子政务的初期,韩国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将跨部门协作的电子政府连接,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大政府模式,同时使部门间的信息得到最大化共享,消减重复采集的负担。这个过程曾经花费了韩国巨大的精力。
协调各部门工作“必须要有国家领导力量的支持和政府主导的强大力量去推进”,韩国行政安全部情报基础政策官黄曙钟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主导型的电子政务建设方式”确实是必要的。
国家力量支持的同时,调整法律法规以保证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推进也是必要的。韩国高丽大学前副校长安文锡介绍说,韩国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甚至修改了大约200个法律法规,“当然,系统一旦建立,确实很高效”。
今天的韩国,行政办公几乎实现了“无纸化”,所有行政工作几乎都可以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完成。“所有的电子签名都在国家电子署名系统中备案,与纸质版的文件比起来,数字化文件既方便又环保。”安文锡说。
此外,黄曙钟还介绍了韩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教训:“最开始各个部门的软件、信息库标准并不统一,这导致我们在后来的部门协调整合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中国应避免韩国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