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研究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0 引言

基于GIS 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不仅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进行宏观分析提供多要素、多层次、多时态的空间型信息,还能为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在分析、规划、预测和决策过程中提供科学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国土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国土资源管理部工作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对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具有独特的条件。就位于基层的市级单位而言,于这一级政府正好处在我国五级政权的中间(中央、省、地区、县、乡镇),从行政职能和组织结构来看,既与上两级保持了一定联系,又要照顾下两级的当地情况,所面临的环境就更加复杂,在决策、实施和保障方面难度就更大。本文以徐州市为例,对基于GIS基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进行探讨。

基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思路

1 . 1 基于GIS 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建设内容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是以网络和数据中心为基础,通过调用、解释基础数据库中的资源和业务规则,驱动国土资源各项业务操作,从而实现业务的流转和处理。基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内容如图1 所示。

从图l 可以看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除了提供电子邮件管理、在线状态、即时通讯、短信服务等辅助办公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流转和运作。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在成功实施基于ArcGIS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一体化地籍数据库挖潜,构建土地征用管理、土地挂牌出让、土地储备、勘测定界、土地监察、财务管理、建设用地供地管理等业务型GIS 系统。

1 . 2 基于GIS 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的技术路线

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按照经典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来开发的话,不仅对项目的实施团队是一场挑战,而巨对用户来说,由于开发周期长,积极性易遭到打击。特别对于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而言,涉及到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地籍管理、土地储备、土地征用、土地出让、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环境管理等部门的具体业务,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和风险就更大。这就要求对项目实施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基于GIS的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二阶段方法论就是在这利,需求下提出的。所谓月阶段方法论就是在建设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这个总体战略日标下,同时对业务型GIS和电子政务平台进行研究和实施,分两条线走,最终将已经成熟的一个个业务型GIS整合到电子政务这个统一的平台下。在业务型GIS 实施过程中,以部门需求为导向,并且在流程设置和数据库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与协办部门的关系,在成功实施的基础仁,逐步向电子政务平台迁移,以此来促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并最终实现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

所谓业务型 GIS ,就是针对各个业务部门的专项GIS 应用系统,从技术、数据和业务下方面研究OA 、MIS 、web信息发布紧密集成的GIS技术和开发模式,它强调的是GIS与OA 、Mls 的无缝集成。这种无缝集成体现在三个方面:业务的集成、数据的集成、技术的集成。

具体的说,基于GIS 的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三阶段论可以用以下下个阶段来描述:

( l )国土资源业务型GIS 与电子政务的共同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国土资源各个业务型GIS的项目立项、实施和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的准备阶段。国土资源业务型GIS主要是在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牵引下进行立项和实施的,其目标定位在部门日常业务的处理上,实质是通过工 作流引擎的驱动来实现业务过程的流转。比如土地勘测定界业务系统、土地挂牌出让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系统、土地监察管理系统、土地征用管理系统等,这些GIS应用系统的实施均是为了满足部门业务的需求,是在对各部门职能定位、流程梳理的基础上建立的以流程为导向的业务型GIS ,以满足部门日常业务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还要增加部分的业务信息处理模块。在各个业务型GIS 需求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个业务系统在数据上的共享和在业务上的衔接,尽量打破部门之间的限制,促进业务流程重组。同时,加紧电子政务平台的准备,在该阶段,能够实现上述业务的收发件工作,并能在上述业务的简易流程下实现简单的审批工作

( 2 )国土资源业务型GIS向电子政务平台的融合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各个业务型GIS进行实施后的调整和完善,并在合适的时机将其整合到电子政务平台中。随着业务型GIS在部门间的顺利实施和成功应用,基于GIS的日常业务处理的意识和观念必将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中形成积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已经成熟的业务型GIS过度并融合到电子政务平台中,项目实施的阻力和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 3 )电子政务系统的统一整合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在各个业务型GIS融合到电子政务平台下以后,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在统一的平台下办公,并最终实现基于GIS 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其系统架构如图2 所示:

2 GlS在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应用的技术研究

从徐州市基于CIS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和应用实践来看,基于计算机网络化办公、实现办公业务的自动流转和监控、实现办公业务的计算机网络化处理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所共有的特性,但集GIS与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一般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相比,空间处理技术无处不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集GIS与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办公流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密切结合GIS技术,它以事务处理过程为引擎(任务驱动机制),以GIS 技术为核心,将事务流转过程与相应的GIS 处理模块进行有机的关联。

( 2 )一般的办公系统对事务处理大多采用串行方式就基本能满足要求,数据类型较为简单,而集GIS 与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则存在着大量的并行事务处理方式,同时并行处理的事务数据类型更为复杂,有一维的,也有二维的,甚至到四维;有空间数据,也有非空间数据。

( 3 )数据具有明显的多源性。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源既有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尺度的数据系列(多尺度),也有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序列的数据(多时空)。不仅如此,获取数据的手段也具多源性,既有外业测量所得,也有从内业数字化输人而来,还有遥感影像数据。存取数据的格式也具有多样性,既有图形数据,又有属性数据,既有矢量形式,又有栅格形式。 

2 . 1 GIS 与国土资源业务处理的集成模式

电子政务需要地理空间数据的支持,地理空问数据是政务信息、专题业务信息和各类统计数据的空间定位框架和信息载体;电子政务需要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并赋予电子政务以空间分析、空间知识挖掘和空间辅助决策的功能。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这种表现就更加明显因此,实现GIS支持下的业务办公,是我们构建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不仅要完成图属一体的数据库建设,实现数据级的集成,更重要的是要实现GIS与业务处理的协同交互,达到表现层的无缝集成。具体的,对于土地登记业务来说,在调查表的填写过程中,只要输人地籍号,业务型GIS就可以据此从空间数据库中将该宗地的坐落、宗地面积、权属性质、权利人、相关的图幅号、土地来源性质等相关信息进行自动回填(如图3所示)。

2 . 2 GIS 图形控件的应用模式

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需要功能强大的GIS图形中间件的支持。GIS图形中间件不仅能够根据传人的数据描述信息打开相应的图形,可以实现漫游、放大、缩小等简单的图形操作,而且还要实现一些空问操作,比如缓冲区分析等。具体的说,它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 1 )能加载地图列表,对于未知地图,组件应能支持加载所有的地图列表供用户选择,如加载所有的总体规划图、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 2 )能加载指定地图。如果用户已知某个地图的唯一标识,通过传人相关的参数能自动加载此地图的相关图层进行显不;

( 3 )组件应能灵活的对打开的图层进行快速定位和缩放;

( 4 )能支持从文件和数据库两种模式加载图层;

( 5 )能进行多幅图的叠加分析;

( 6 )能将显示图形生成GIF 、JPG 等格式返回;

( 7 )能灵活获取特定图斑属性信息。

 在基于GIS 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的研发过程中,采用.NET技术用ArcEngin。实现的通用图形处理控件如图4 所示。

2 . 3 基于元操作的权限控制模式的应用

为了确保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安全性,除了网络布线、电子政务本身的安全外,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基于GIS 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访问权限限制到元操作级。比如对于业务过程的处理、业务表单的提交、GIS 图形的坐标显示、GIS图形的漫游、缓冲区分析等元操作,全部采用权限控制。当用户登录电子政务平台后,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信息和卜作流资源分配的结果,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某项功能的操作权限,进而确定菜单的状态,如灰化或不可视,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实现数据安全的精细化管理。这种基于元操作的用户组织权限管理可通过如图5 所示界面进行配置。

3 实例

3 .1系统结构

徐州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在.NET 框架下开发完成,采用典型的二层构架体系:即由展示层、服务器层和数据层构成GIS,综合采用COM 、.NET 程序集、wehservice 等技术,实现基本用户界面、工作流引擎模块界面、权限管理界面,同时预留接口,以加载各专项业务模块;采用ESHI 的ArcSDE 实现空间数据管理,利用ArcEngin 。开发GIS图形中间件,实现空间数据的weh 端表现,利用RdAecls 、Ar , , GIS Desktop 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编辑,利用RdTools 、AroGIs Catalog 实现对空间数据库的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如图6 所不。

3 . 2 图形构建

在GIS 图形平台方面,通过定义一组通用接口,与目前主流的ArcGIS 等GIS 软件无缝挂接,并开发基于ArcEngine 的地图应用中间件。中间件抽象了复杂的地图应用功能,并提供与工作流紧密结合的权限控制机制。这样既解决了与单一GIS 平台绑定所导致的适应性差的问题,又避免多GIS平台导致的权限混乱、缺乏交互的情况,以实现政务系统与GIS应用系统的统一登录与权限管理。

3 . 3 系统集成

系统采用B / S 架构,其集成思路为:

( 1 )搭建电子政务平台,综合采用COM 、.NET 程序集、wehservioe 等技术,实现基本用户界面工作流

引擎模块界面、权限管理界面,预留接口,以加载各专项业务模块的.NET 程序集;同时,加紧专项业务系统的研发。

( 2 )在各业务型GIS 系统试运行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协调与相关处室的业务关系,调整与该业务相关的空间数据处理、表现功能;将条件成熟的业务模块的.NET 程序集集成到电子政务平台下,并部署应用程序。

( 3 )构建统一的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其构架如图7 所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界面如图8 所示。

 4 结束语

 进行基于GIS的基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客观需要,许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在积极尝试。本文对徐州市基于GIS 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实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三阶段论和基于元操作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权限控制思路,对GIS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徐州市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的实例,希望能够对我国基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孝强,薛艺星.基于GIS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J]. 2005 数字江苏论坛 ― 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P108一109.

[2]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化建设[J]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专辑.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6).P5一7.

[3]江丽钧,孙毅中,严荣华.面向电子政务的OFFIcE GIS 研究[J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 (6).P84.

[4]牛德力,许速,黄群.面向电子政务的业务型GIS 研究[J] .测绘科学.2003 ( 3 ) P36 .

[5]龚健雅,杜道生等.当代地理信息技术[M ] 科学出版社.2004(7).P122一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