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的垄断扩张
来源:价值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随着SNS的浮浮沉沉、团购的起伏跌荡、资本运作的迷雾遮月,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在喧嚣之余,不但打造了一个个行业巨头,打翻了一批批萌芽网站。同时还产生了一个敏感而又共知的新话题——“垄断”。但这里谈的“垄断”,并不是传统行业中的欺行霸市、横行不法、肆意抬价、哄乱市场等不法行为。而是指利用自有资源和影响力,对各种互联网新兴模式、产业以及网民的快速复制和扩张,或者是对某一领域的绝对的市场强势。

  特别是以腾讯、百度、新浪、淘宝等互联网巨头为首,他们都打破了原有的定位,紧随风口的扩张了SNS、团购、电子商务、B2C、C2C等新模式。但凡有新兴模式的出现,似乎只要稍被市场热炒,这些巨头的就会快速加入,利用资金、网民、品牌影响等优势,将蛋糕迅速瓜分。这无疑对这些新模式的始创网站,给予了一定的打击。

  一、市场的现实

  1、只有几个人白手起家的“开心网”,刚刚将SNS游戏炒热。数以百万计的白领网民们,开始沉醉于不分昼夜的网上偷菜时。腾讯利用平台优势,不仅也推出SNS形式的农场游戏,更利用强大的技术团队快速创造了钓鱼、牧场等形式。当开心网刚刚拿到投资努力于会员开拓时,腾讯通过终端对数千万腾讯会员的快速宣传,在数天内就切走了开心网的千万潜在用户。最致命的是,当人们厌烦了偷菜、偷鱼的时候,却永远不会厌烦与在线新老网友的聊天。

  就像五星级酒店和快捷酒店推出了同样的房价,其输赢结果已然不言而喻。使得开心网后续乏力,腾讯切走SNS游戏,也显得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2、另外一种所谓的“垄断”,则是由于电商影响过于强大,整个行业无法出现“齐头并进的同僚”。淘宝C2C平台的强大,不仅在于占领网购40%以上的份额,更使得C2C直接成为了淘宝的代名词。近六年来的冒出的大大小小无数C2C平台,还没有一家能够与之分庭抗争。

  直到腾讯对电商近期逐渐开始重视,电商事业部倾力打造了“拍拍”,才使得C2C有了些许的竞争味道。赶集网此次虽然高调出现,但也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C2C平台。况且,战斗仍然是在强国之间打响,根本没带其他网站玩。这在业界人士看来,仍然只是巨头之间的战斗,没有脱离“垄断”的味道。

  3、中国团购经历了政策洗牌后,基本趋于稳定状态,知名团购实力相差无己。但新浪却毅然推出团购,虽然没有对团购行业网站形成巨大压力,但也是轻松切走了一大块蛋糕。使原本相对平稳的团购网站,瞬间多了一个“不差钱”的实力型竞争对手。而且这种竞争压力,完全是无理由无规律的。因为新浪实在是有着,太强大的宣传和推广优势。

 还有精心打造的新浪微博团购,更是来势汹汹,大有改变团购模式,打造中国新浪型团购的局面。如果这一模式的顺利实施,无疑新浪将在微博和团购上,实现了“双垄断”,可谓大丰收。

  4、阿里巴巴则是中国最具代表的电商帝国,不仅在C2C、B2B有着压倒性强势,占据中国电商市场半壁江山。更通过优中选优、纵深渠道、强强联合等方式,成立了B2C淘宝商城。而马云又放出豪言,将倾力打造B2B2C模式平台。近期还在筹备下属的物流通路。一但组建完毕,那么阿里集团就完成了C2C、B2B、B2C、B2B2C以及在线支付、物流服务的全局电商建设,将彻底成为中国绝对无法震撼的电商帝国。同时,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商市场的“风吹草动”。对发展中的B2C、B2B2C网站来讲,这些当然都不是好消息。

  虽然上述内容曾一度被众多互联网公司、企业、从业者,认定是一种间接的垄断行为,都表示了不同的声音。议论纷纷、众口一词,作者所志国也曾经一度为之迷惑。但通过对电商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为十几家电商网站,进行了战略规划和营销策划后发现。扩张和复制,原本就是我国电商最基本的行业思维,也是政策环境的鼓励。

  所以这些巨头网站的商业行为,其实均属正常。是由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特别催生出的特殊局面。可以说,是由市场推动着这些所谓“垄断”现象的出现!

  二、受品牌影响

  中国电商的品牌影响力,大多还是靠搜索和口碑的拉动,靠硬广和软文的推动。我国的宣传形式其实并不复杂,特别是在提供精准营销的当下,所有网站都开展个性化和精准化宣传。反倒使得,大家都在相同的宣传渠道上撞车。同时,商品同质化、价格无明显差异化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也使得网民很难精准记性和区分,太多的电商网站品牌。

  有一个大多数互联网从来者,都不愿意面对而又切实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某一固定的电商行业领域,网民只会记忆并登陆1-3家网站。也就是说,网民顶多能记住,3家以内的电品牌的名字。尽管网上比价方便,还很少有网民为了购买一件数百元的商品,而拼命登陆七八家网站进行比价的情况。况且,更难有网民同时记住有七八个卖同类商品网站的名称。

  使得网民很难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试用,再来判断某一电商品质的好坏。因为电商网站太多,根本没有可试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时,具备品牌先入为主和强势推广实力的网站,就自然占得了先机。

  如今,大众网民买生活用品的网购,首选必然是“淘宝”;要买数码商品,身边的朋友基本上张嘴就说“京东”;买钻石会想到“柯兰”;买图书就是“当当”、“卓越”;买女性商品就是“麦包包、走秀、唯品会”等等。会形成这种市场氛围,归根到底就是网民形成了“品牌印象”。但这简单四个字,也是这些网站花费了千万甚至上亿费用拼回来的,是花费了心血拼回来的。这四个字,确确实实也是电商永远的追求。因为消费习惯就意味着“消费忠诚”以及无限制的“口碑传播”。一但拥有了这些,也拥有了圈内常说的市场良性循环。

   这些大网站的特点都是先入为主,通过巨大的宣传攻势,第一时间俘获了网民的眼球,引导出消费欲望。特别是中国人的最明显习惯“扎堆”,也造成了口碑营销的中国化特色风格。使得大网站,是“愈大越大”。因为网民的消费习惯和潜在需求的推动,已经注定着这些网站将在行业前沿生活的较为滋润。

  当然不排除这些网站,曾经经历过创业和煎熬的困苦。不过在那个竞争相对较少、电商环境并不成熟、跟风局势并不恶化的时候,至少给了这些网站喘息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而如今的中国电子商务,根本就是硝烟滚滚,稍加不慎就立刻被踢出局。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已然强大的电商巨头,自然是以最快的速度来扩张货源、渠道、物流、服务和要命的宣传。因为大网站更深知竞争的残酷,适者生存本来也是商战中的不二法则。

  所以这种垄断,是电商品牌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模式复制,对网民形成自然吸引,自然对中小型、初创型电商形成了威摄。对于这种现象,作者所志国只能“说时代不同了,竞争不一样”。

  三、受网民影响

  出现所谓“垄断”态势的巨头网站,毫无例外的都有着强大的网民数量。使用新浪新闻资讯、博客、微博的网民;使用百度搜索、知道的网民;使用腾讯软件的网民;使用淘宝购货的网民。他们的总量可以占据中国2.4亿网民的70%以上。

  在互联网不论资讯网站、电子商务平台、SNS论坛、门户网站,通过营销、宣传、推广、策划等手段,其目标是为了提升流量、销量、排名,但其本质的核心目标就是“网民”。只有网民数量的增多、活跃的加强,网站才有生机、流量、销量,有吸引风投的本钱,也是与强势伙伴开展合作的基础。

  网民是所有模式成功的体验者,也是互联网的生命力。正是由于这样,近三年来我国新兴的电子商务网站只有10%左右,是死在了模式上,而90%都是死在了推广上。都是由于过于自信网站自身的优势,忽略了网民的喜好,导致网站的不良推广后,被市场所淘汰。

  而巨头网站们有着令人仰慕的网民资源,自然而然的要将这些资源化为有形资产。毕竟电子商务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模式,任何网站都不可能以奉献为己任。这些网站通过对新兴模式的研究和复制,利用自身的优势网民资源进行运营、盈利,也是无可厚非的市场行为。没有任何品牌愿意固守陈规,眼看着馅饼从眼前溜走。

  更何况新兴盈利模式的最大风险,就是在于花掉了无数的市场费用,换回来的却是网民的不买帐。而这些巨头网站,却有着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忠诚用户,已经将推广风险和验证风险降到了最低。相比创业型新兴网站需要付出的巨大推广成本,强势网站们所消费的无非是一个项目组的人力成本而己。目标群体是现成的,并且是没有市场风险的,增加的只是一个产品,而并非一家高成本运营的新企业。

  从这一点上来讲,有了网民的坚实基础。知名网站跨行业开展新兴电子商务模式,才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节约了可怕的推广成本,同时还降低了最大的市场风险。这些巨头网站怎么可能会放弃这种市场机会呢,不论是谁经营网站,相信都会不由自主的会考虑扩张,只不过就是角度和尺度问题。

  这时催生出的“垄断”,其实是一种盈利模式的扩张,只不过对于新兴的电商网站,确实产生了影响和打击。但商场如战场,谁会愿意拱手将转瞬即逝的商机和利润转让他人呢?

  四、受资本影响

  在互联网界内流行一句俗话:初级水平玩运营,中级水平玩模式,高级水平玩资本。虽然不能代表着互联网界的全貌,但也确实反映出中国互联网受到资本运营的影响。很多大网站的发展历程中,也都是由于有外界资本注入才有了今日的辉煌。纵观互联网的各大模式、行业,都有着资本运营的痕迹。这些大网站也受着资本机构的推动,要不断更新业绩、突破原有营销体系,扩大战略版块、增加盈利模式。特别是很多网站战略部门的创立,都是要对新兴的模式、产品倍加关注。

  当网站的影响力、网民、收入不断提升,投资机构也就愈加重视和期待进入。而对于初创期和萌芽期的电商,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资本都几乎不予考虑。这也使得初创期的电商,即使有着较新的模式或者良好的基础,但却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在发展过程中,创业型网站的新兴模式一但模式经过了市场验证,体现了较好的趋势,就会进行融资的初步条件。此时,必然要进行大力的市场传播,以增加网站的扩容影响。但是,传播渠道聚焦的互联网是瞒不住任何商机的。已经兵强马壮的强势网站和蓄势待发的战略部门,自然对任何风吹草动的新模式和方向,都极为敏感。

  特别是当新的模式已经拿到了第一轮投资,就意识着它已经通过了市场初步检验,连苛刻的投资机构都对它开放了绿灯。那么巨头网站们,在原有资本及未来资本扩张战略的影响下,自然也要开辟对新模式项目的实施。蛋糕切的也极轻松、极便利。

  这里,作者所志国绝不鼓吹这些已经强大的电商网站,是完全无敌的存在。在公平的商业环境下,任何新兴的网站都有做大做强的机遇。毕竟像拉手团购网、优雅100家纺等众多新兴行业或者模式的电商风站,都拿到了数量可观的投资,有着行业内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只不过要在这里阐明,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其实都是在围绕着网民和盈利做文章。市场拓展是网站的核心方向,也就不存在着所谓的“垄断”,是确实存在着“强势”克隆或者隔行业涉入。这原本也是商业环境中的生存之道!无法说孰对孰错,只能说公平竞争,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