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管理信息化调查
来源:电脑商情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水泥行业管理信息化调查及解决方案推荐
 摘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水泥行业信息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的业务模式被逐步引入,中大型水泥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全面展开,一些集团化企业则已然进入到从管理中要效益,运作先进工具寻找迅速扩张之路的创新阶段。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水泥行业信息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的业务模式被逐步引入,中大型水泥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全面展开,一些集团化企业则已然进入到从管理中要效益,运作先进工具寻找迅速扩张之路的创新阶段。

集团企业以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准

一直以来,在水利、房屋、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力推动下,水泥行业市场需求呈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在“十二期间”,工业信、信息化、城镇化等的大趋势之下,淘汰落后产能,,采用水泥专业装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全力提升水泥行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水平的问题等,被列为行业运行建设的重头。

中国水泥工业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在经历了从单机管理、单元操作、管理信息系统(MIS)到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国内水泥企业普遍实施了信息化应用,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甚至远程其他行业。据介绍,Oracle ERP系统、SAP系统、用友系统等已在部分大中型水泥企业中得到应用。

“虽然水泥行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扩大,一些大企业水泥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也很高,但是行业整体水平还是较低,数量众多的中小水泥企业,他们的信息化建设其实还处在起步阶段。” 冀东水泥信息主管郑文金分析说。

大多数水泥企业已然看到,一直注意生产过程控制而对管理特别是物流环节的信息化的不够重视,已然在阻碍着信息集成和共享,只有构建生产、销售、库存、采购、质量等一体化的综合管理系统,才能面对新型竞争及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在唐山,围绕钢铁、能源、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已在该市重点企业中大力推广。

如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其中的一家市属企业,其信息化水平已走在前端。其自主研发水泥企业管理系统(EMES系统),设计实施集团协同平台管理系统,不仅在内部得到了很好的使用,并且逐步推广于同行业其他企业。

从业务管理到知识管理

实际上,无论规模大小,所有水泥企业都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其业务管理水平。

在辽阳某水泥厂,也希望通过上管理系统来提升其业务水平。用户希望由此可精确计算建设过程中需要用的钢材、水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但是由于该水泥厂业务模式是他们是以货易货,以产品换原料,业务模式的个性化较难在现有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模式的运作。

同样,抚顺水泥厂(部属企业)在旗下单个水泥厂中,共采用了六个企业管得系统模块,但是由于没有构建局域网,使得这些水泥厂各走各的路,统一管理难以迅速达成。

诸如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大型企业,其信息化初期就上了SAP一套系统,但是同样面临业务平台集成难、上下游统一管理难实现等问题。

据调查,新疆山水水泥同样正在关注上线企业业务管理系统;南方水泥厂先期采用用友的ERP。这些中大型的水泥集团企业,其实都在朝着实现集团化管理的信息化方向迈进。但往往因为软件架构过于庞大,企业数据结构繁杂、流程难以互通等问题。其整体投资非常高昂。所以大部分企业主要针对其核心主业进行管控。而通过预算指标管理非财务业务的管理,这种模式才是未来必须要构建的方向。

使企业更有智商的“知识管理”体系,开始被水泥行业的老大所关注。在高速运行的市场环境盛行的今天,管理者手中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致使管理者将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项合作行动都进行妥善的规划和监督。

冀东在2010年的收入保守估计也有100亿。公司发展较快。公司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重型装备)、水泥机械,风力发电的风机。我们在向国外企业学习,如日本一家比较独到技术的节能风机,奥地利建筑型材的构件开发等。

信息化好处在于可以明显为企业提升效益,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统一高度,它对能源进行统计分析,使理顺生产组织的流程及能源管理,使生产处于平衡状态。诸如现场管理,物料平衡管理,原料进厂,质量是否达标,进货数量是否合理,如果有猫腻直接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前期开发的是水泥行业自己的软件,EMES,参照了管理理念,思维理念极其先进,最大的优势是“管理技术是标准化的,业务优化,定制化的业务”。

用户案例

冀东发展集团是2009年在冀东水泥集团的基础上创办,前身是建立于1979年的唐山冀东水泥厂。作为中国建材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拥有70家企业,总资产351亿元、水泥年产能9000万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水泥生产、装备制造、工程设计与建设、混凝土、房地产等多种经营为一体,布局1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水泥上市企业。公司以著名的“盾石”牌硅酸盐水泥为主导产品。

冀东与先进企业在理念、管理上相对不规范的现象还比较多,有效推进知识管理存在着一定难度,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从事知识管理的人员专业素养、素质,包括对知识管理工作的理解,如何开展知识管理工作等方面都还有待深入。

冀东知识管理工作一定要结合企业特点,随着集团的快速发展,能够把管理复制,经验共享,诀窍、技能、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东西归纳出来,少走弯路;对行业、内部不太规范的、缺失的教训提炼出来,确保大家及时认知,少走弯路。

2010年,在集团董事长张增光推动下,冀东引进了知识管理,并作为集团重大战略决策,在企业内部开展了全面的推广。

最开始,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将业务过程中的知识点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工具,以强制或半强制的方式加以沉淀积累,同时,使用IT系统来实现对知识管理的支撑。这些做法对知识管理在冀东企业内部的有效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工具应用的基础上,冀东发展集团结合已有的积累,知识管理与业务过程、业务管理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不但关注工具层面,而且对企业所特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面向业务的梳理,同时,从员工培养等角度,全方位地探讨知识管理的管理方式,将知识管理与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结合在一起。

方案推荐

方案名称:冀东知识管理系统

系统描述:“知识管理”工具的核心作用就是知识沉淀,经验共享,增强企业智力资本。张增光董事长从开始的接触到主动自觉地研究起“知识管理”来发现这确实是个有用的工具,再配合软件的有效使用,可以将企业的资料都保存下来,不单可以加快员工培养速度,也可以通过机制的建立,加强共享,减少损失。

主要功能:借助AMT通过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大梳理,冀东对知识管理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在这期间冀东对知识管理有了更多的感知、认知和发展。

到目前为止,公司各个层面都对知识管理由未知到了解,到自觉主动配合,渐渐对知识管理取得共识,冀东有决心也有能力组织好知识管理变革,将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管控目标、知识管理工作重点制定阶段性的规划和计划,高效快速推进。

系统结构:基于用友NC产品,充分融合冀东水泥信息化行业管理经验,通过用友公司的技术架构支撑和信息公司的二次开发相结合,设计出一套满足集团企业多元化管理、企业行业专业化标准管理和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集中+分布的平衡化管理的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一个企业一个平台的目标。

推荐理由

唐山市盾石信息公司为冀东水泥的信息化主管单位,在冀东水泥的信息化建设中,将全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业务统一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实现以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目标为基础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数字化(量化),将管理制度固化到软件中而得到严格执行;缩小管理的时空距离,提高分析决策速度,从根本上突破大集团运作的边际效益。企业凭借信息化,微观上可以达到手工管理所达不到的透明性、协调性、制约性和灵动性,宏观上可以达到实实在在的跨区域跨体制的经营管理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