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纤检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思考
来源:纤检杂志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杨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管理日渐成熟,完整和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已成为纤检机构提高运作效率、提升技术能力、促进核心竞争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目前,检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依托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办公室自动化(0A)、互联网(Internet)等信息化手段,从而实现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办公信息化建设,以提升检测实验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检测实验室的业务属于“订购式”业务,即实验室是根据客户的委托和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开展检验。之前,我国大部分的纤检实验室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即纸质的信息流传输与样品流交汇。这种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信息重复录入、无法共享、报告存储受限、工作效率低下等。随着纤检机构规模迅速扩张,检测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如何优化现有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把实验室的检验人员、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成为纤检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快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在纤检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下,各地纤检机构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把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合理设置检验流程,充分调配检验资源,明确质量控制点,以适应客户报验的个性化要求,提升检验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保证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有效性,达到检验流程标准化、业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

    通过局域网资源,实现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提高了实验室的综合竞争力。通过系统提供的强大的查询统计功能,可以快速查询送检企业的详细情况、样品流转情况、检验结果信息、检验超时等。既满足了实验室日常业务的信息处理要求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又实现了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了质量改进和质量体系自我完善,加强了实验室检验与客户服务的双向信息交流,满足了客户不断提高的期望。使纤检机构在质量体系建设及实验室规范管理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大促进纤检机构的业务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办公信息化建设

    目前,全球性的网络化、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Internet技术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在信息网络普及的今天,仍有为数不少的纤检机构有办公还停留在以字表处理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初级阶段,继续依赖于传统纸张。而纸质办公因为日常文档报表、重要数据文件备份存档量大,与现在提倡的节约型社会不相适应。且纸质办公有着耗材成本高、限制了信息的广泛交流、无益环保等弊端。所以,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化发展已渗透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日常办公需要信息交流时,可通过网络,尤其是内部局域网来完成。网上办公、管理、信息传递,更省时、更快捷等。

    办公信息化建设指在纤检机构内部通过网络方便快捷进行公文管理、信息发布、会议管理、事务处理、实时通信等。办公信息化也进一步增强了政务公开,规范了纤检工作程序,避免弄虚作假行为和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它将各职能部门日常办公中的文档、考核、预算、审批、车辆、耗材等纳入其中,实现一个集内部通讯、协同工作、任务管理、预算管理、辅助办公为一体的协同办公系统,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构建信息的存储和共享平台,使工作资料更具有共享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大容量的数据交互提供了便利。

    实现办公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问题:一要提升信息化工作的质量。二要提高信息化人员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说,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信息化工作水平的高低。

    纤检系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地区差异,网络信息化的应用率还不高。东、西部地区差异导致两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纤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很快。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将网络应用和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促进网络信息化的应用率和利用率。二是有的地方纤检系统网站的内容信息不够丰富。信息更新慢、内容不够丰富直接影响了网站浏览情况,所以要加强信息搜寻和整理工作,加快网站建设,不断完善纤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社会对纤检信息的需求。

    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着力通过更新观念、加强培训、强化管理、借鉴经验等4个方面进行:一是.更新观念。纤检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摒弃传统观念中阻碍信息交互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管理中的开放、灵活的优势,将实验室信息化和办公信息化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培训。加强对实验室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加强对办公系统使用人员的应用和操作培训。三是强化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发布、传递的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全面负责,通过信息化系统对人员进行指标考核,从而促进信息化系统全面有效地使用。四是借鉴经验。借鉴和参考其他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需求,不断完善实验室信息化和办公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