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建设规模堪称世界之最,通过促进建设领域的信息化来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我国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在建设领域,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投入使用,但这些软件往往是彼此独立的。要想在这些软件之间传递信息,或者需要经过先输出在纸面上再重新输入的过程,或者需要经过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这种信息传递无疑会增加工程的成本。从总体上讲,计算机虽然被用在部分企业和部分项目的局部过程之中,但距离实现产业信息化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二、我国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端正认识。我国已经加入WTO,按照协议会逐步开放建设领域,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强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及早做好准备工作,大力发展信息化。
2、系统推进。发展建设领域信息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如明确发展目标、进行有关的宣传和启蒙、健全实施组织、组织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开发相关标准、基于通盘考虑系统的开发、实际措施导向、计算机软硬件的普及、人员培训等。具体措施是:首先,政府在审批企业资质、进行重大工程招标时,应该明确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确定企业信息化等级标准,并对其进行认证。然后,在企业资质标准以及招标条件中规定对企业信息化等级的要求。第三,主管部门制定标准,让标准的导向符合行业信息化的本质。即在标准中强调BIM技术应用和工程基础数据信息化要求,从没有或可选项调整为高权重的必选项。第四,政府部门建立开放、国际化和透明的市场环境,让企业有更大变革压力和动力。
3、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无论从信息化系统开发还是应用来看,政府部门都要将产学研结合起来。作为企业,除了利用内部资源或与软件开发商合作,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合利用产学研的结合的优势。
总之,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是建设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做,并努力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努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作者:祝自海 作者单位:东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