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办多策并举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来源:审计署 更新时间:2012-04-14

     近年来,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办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核心,围绕《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办五年发展规划,立足现状,正视不足,夯实基础,积极探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制度约束。近年来,哈尔滨办相继修订出台了多项信息化管理制度,有效地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步伐。根据审计署相关工作要求和信息化发展实际,制定了的《计算机及网络使用管理办法》、《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办法》,加强了对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的管理;完善了《电子文件处理规则》,进一步规范了审计专网、密网收发文件处理流程,推动了OA系统应用的规范化、科学化;修订了《内部网站管理办法》,对内部网站各栏目更新率和点击率提出了要求,由于版面规范,更新及时,在2010年度审计署内部网站评比中取得了特派办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创新培养方式,加强队伍素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与队伍素质息息相关,为此哈尔滨办始终把提高审计人员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0年初,为了解决以往“重成绩、轻能力,重资格、轻管理”的问题,哈尔滨办创新培养方式,制定了《计算机中级人员后续管理办法》,明确了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五种能力,确认了量化考核指标。该办法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中级人员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当年全办有76%的处级以下人员参与了计算机审计方法、AO应用实例及计算机审计理论文章的撰写,计算机中级人员占全办参与人员的90%。

    三、勇于开拓实践,探索信息系统审计。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追赶全署先进水平,2010年,哈尔滨办努力在突破上下功夫,相继在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项审计调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东段跟踪审计项目中尝试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实现了破冰之举。共上报信息系统审计报告2篇、审计信息2篇,其中审计信息《中石油油气信息存在严重外泄隐患》被审计署值班简报采用。当年上报的2篇信息系统审计案例在审计署信息系统审计案例研讨班上做了大会交流。目前,哈尔滨办正在2011年的两个审计项目中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力争做出特色,取得进步。

    四、注重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了促进计算机审计的深入开展,2010年哈尔滨办专门在审计研究会下设立了计算机审计研究分会,按照“审计什么、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审计什么”的要求,选择与审计实践紧密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一是从实践需求出发,确立了央企分析预警系统研发项目并积极开展研究,2010年末,在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和企业审计司的大力支持下,该课题在审计署成功立项。二是组织信息系统审计研讨会,详细介绍本办和兄弟办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情况,汲取经验,查找不足,提出加强改进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意见。三是积极撰写计算机审计理论文章,2010年有2篇IT绩效审计论文入选审计署《IT项目绩效评价论文集》,1篇参与国际IT会议论文交流。(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