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正兵 廖晓琳 雷忠平
棉花质量监管信息化是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棉花质量监督管理的一种监管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是: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把棉花加工、检验、销售等相关数据上传到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局计算机网络,由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建立辖区内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核查比对,综合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将分析得出的结论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让企业按照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要求加工经营棉花,从而实现对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的全程监控。棉花质量监管信息化具科学技术性,系统综合性,服务指导性,监管及时性的特征。
1棉花质量监管信息化模式的模块设置
加工企业将棉花加工信息系统的加工数据和专业纤检机构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以及棉花销售数据下载后,导入加工企业模块,继而,将导入后的数据上传至专业纤检机构模块,然后,专业纤检机构运用局域网自动将上传数据导入至数据分析模块,最后,电脑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专业纤检机构将系统分析的结果反馈至加工企业(见图1模块设置流程图)。
图1模块设置流程图
1.1加工企业模块
加工企业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数据上报。首先是建立加工企业数据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为了方便本辖区内棉花加工企业向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提供加工、公证检验、销售三类数据,由棉花加工企业将三类数据导入已建立的数据模块中。其次是数据上传。将三类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中,形成棉花质量数据信息库。
1.2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模块
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数据。该模块是满足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查询和下载棉花加工企业上传的数据。首先是查阅企业上传数据。查阅企业数据是否上传到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数据模块,如已上传,则会显示上传数据时间、单位、和上传时间。其次是下载企业上传数据。分别下载加工数据、公证检验数据、销售数据。
1.3数据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是棉花监管信息化模式的主要功能。它主要是统计和分析区域内各个棉花加工企业上传来的加工、检验和销售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更好的指导加工和检验。此外,在棉花年度末还能为相关部门提供辖区内棉花的产销数据,为其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2数据分析模块的数据研究
数据分析模块的主要功能为:统计企业各种异常数据,查阅各个异常数据的信息,查询特定时间段的异常数据,发送邮件提醒企业,并可导出异常数据。要查看企业所有数据的异常数据,点击“数据分析”中选中的企业,就可以看到你要选中的企业(如图2数据分析图所示)。当然也可以选择时间段,来查询企业某段时间中的异常数据,选择相应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再点击“查询”按钮,得到相应的结果(如图3某阶段数据分析图所示)。查看异常数据项时,点击某个相应的异常数据项后面对应的数字,就可以查阅此企业的该类异常数据的所有信息(如图4异常数据分析图所示)。
从数据分析模块中可分别查阅加工、检验、销售数据中15项数据的是否正常,如数据为正常,则在栏目中显示为“无”,如数据异常,则显示为“数字”,数字表明的是异常值的多少。从异常值中可分析棉花经营企业棉花加工环节、销售环节的棉花质量问题以及检验环节的漏洞。
3 数据异常分析
(1)棉包包号不连续
①加工数据栏为数字,表明加工棉包条形码断缺。
②检验数据栏为数字,在加工数据栏为“无”的情况下,表明有棉包没有检验,在加工数据栏为数字的情况下,要查看并比对加工数据栏数据和检验数据栏数据明细,二者比对,如棉包包号不连续的不相同,表明有棉包没有检验,如棉包包号不连续的相同,应视为加工棉包条形码断缺。
③销售数据为数字,如排除不是加工和检验数据的问题后,则表明棉包没有销售。
(2)包号重复
表明加工前上年度加工数据没有清零,或者加工棉包条形码编编码出现故障。
(3)毛重在227±10 Kg之外
表明加工的棉包重量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6975-2007《棉花包装》的要求
(4)棉包皮重不是1.0±0.1Kg,1.8±0.1Kg,2.0±0.1Kg,2.8±0.1Kg
塑料和塑料捆扎带打包的棉包皮重1.0±0.1 Kg,塑料和钢丝(Φ3.4,下同)打包的棉包皮重1.8±0.1Kg,棉布和塑料捆扎带打包的棉包皮重2.0±0.1 Kg,棉布和钢丝打包的棉包皮重2.8±0.1Kg,不与此相同的,表明棉包包装材料质量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6975-2007《棉花包装》的要求,或者加工企业虚构棉包皮重。
(5)异性纤维标识为无
表明加工企业对异性纤维的标识可能不按异性纤维实际含量进行标注。
(6)回潮率在10%以上(含10%)或等于0
表明加工的棉花回潮率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1103-2007《棉花 细绒棉》的要求,或者加工时没有起用在线回潮率装置。
(7)三类数据不一致的
原因复杂,须根据数据栏目明细多加分析。
(8)同一条形码籽棉等级与公检结果相差1个等级以上
表明加工企业虚构籽棉等级。
(9)同一条形码籽棉等级与公检结果相差2个等级以上
表明加工企业严重虚构籽棉等级。
(10)生产时间间隔大于平均时间的100%及以上
表明加工企业生产不正常,有停电、停工现象或其他情况。
(11)生产时间间隔低于平均时间50%
表明加工企业虚构条形码或改装棉包。
(12)7:00到24:00停产一个小时
以往正常生产时间出现停产一个小时表明可能出现特殊情况,有待调查了解分析。
(13)连续四个棉包包号毛重相同
连续四个棉包包号毛重相同的概率极小,出现这种情况时,表明加工企业极有可能虚构毛重数据,或自动称重装置故障。
(14)连续四个包号回潮率相同
连续四个棉包包号回潮率相同的概率极小,出现这种情况时,表明加工企业极有可能虚构回潮率数据,或在线回潮率装置出现故障。
(15)加工数据棉包数量大于检验数据棉包数量
在剔除企业在库样品和实验室待检样品后,加工数据棉包数量大于检验数据棉包数量的,表明加工企业棉包未取样送检,或者专业纤检机构漏检;在年度加工和检验完毕后,二者棉包数量比较有相差的,表明加工企业棉包未取样送检或专业纤检机构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