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以来,志丹县环保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审批关,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攻坚克难、强势推进,环保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重大进展,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一)领导重视,环保国策地位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志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谋划经济工作、研究重大建设项目时,优先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十一五”时期,制定出台了《志丹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关于开展油区井场道路硬化、绿化工作的通知》、《关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通知》、《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工作的通知》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专门安排环保工作。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召开高规格会议安排部署年度环保工作。特别是在推进污染减排和生态建设过程中,均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同时,在各乡镇、重点企业相应建立了由“一把手”挂帅,专人负责的领导机构,形成了上下成线、左右成团的工作推进组织。实行“责任、任务、奖惩”三明确,在全县形成了推进污染减排和生态创建的攻坚态势。

  (二)突出重点,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志丹县的石油等支柱产业,资源消耗多、污染物排放量大。自从主要污染物减排列为刚性指标后,环保局领导深深感到在压力空前的同时又倍感责任重大。在上有压力,下有阻力的情况下,他们抓住工程减排这一重中之重,一方面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谏言献策、深挖减排潜力;另一方面集中全局之力强势推进减排工作。一是落实责任。每年均研究列出COD和SO2减排重点项目,分解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具体科室,做到盯死目标、抓死过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二是强化调度。按照重点减排工程“倒计时”要求,对工程实行全过程监控,关键时期实行了一天一督查,一天一汇报的措施,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帮助企业解决工程中的难题。三是提供服务。在技术方面,一方面是“外出取经”,组织有关企业负责人到外地学习考察减排先进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是“搭合唱戏”,邀请专家学者就清洁生产、污染减排开展专题讲座,为减排工程建设搭建平台。四是严格考核。建议县政府实行了严格的污染减排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各乡镇、各企业污染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市环保局局长裴小元检查工作

  “十一五”以来,志丹县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28项,总投资约4.8亿元,累计削减COD2161.6吨,削减二氧化硫272.51吨,其中2010年完成COD削减451吨,完成二氧化硫削减60.48吨。

  (三)多措并举,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该县扎实开展了系统绿色创建和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一是扎实整改,不断巩固“双创”成果。自2007年以来,县上开展了“创建国家文明县城”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被通过考核验收后,对照国家考核组提出的具体意见,他们高度重视“双创”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全县环境质量在“双创”中得到改善,在持续改进中得到提升,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二是全力以赴,积极开展创模、生态示范创建活动。2008年,既“双创”通过验收之后,县又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活动,委托西安地矿科技研究院编制《志丹生态县建设规划》,研究制定各年度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县创建实施方案,对照考核标准和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议推进创模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创建省级绿色单位3个、市级绿色单位5个、县级绿色单位、学校28个。2010年,共完成了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市级环境优美村的资料报送工作,并于12月份经过市局考核组验收。三是突出重点,大力开展综合整治。五年来,除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外,还根据省、市部署,结合志丹实际,先后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石油企业油泥处置、饮用水源保护、电磁辐射、危险化学品、固体废物处置、石油伴生气、畜禽养殖、建筑建材等行业专项整治,切实规范企业环境行为。采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覆盖全县”方式,率先规范了县城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置工作。尤其是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开工建设了志丹县污水处理厂,对杏河、周河、洛河流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志丹县环保局局长刘胜雄

  (四)严格执法,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一是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将总量控制作为项目审批的“总闸门”,从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三同时”制度及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严格环评审批、验收,强化污染源头控制。五年来,累计办理各类建设项目环保行政审批3445个,否决破坏环境容量,不符合环保和产业政策要求的新建项目200多个。其中仅2010年就办理环保手续1371个,并对2009年以来的1055个油井扩建项目依法实施了限期补办;累计核发钻井、修井、建材、餐饮等行业排污申报643份,办理排污许可证643个;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6407.526万元;依法按程序上报市固废中心审批同意后转移危险废物5.2万吨,并在具体的运送过程中,实施了全程监管。二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查各类违法排污案件。五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9860多人次,排查各类企业1380多厂次,立案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78个,处置款1580.354万元。三是创新举措,强化环境监管。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开展“零点行动”,有效打击了排污企业治污设施白天开、晚上停,白天收集储存污染物、晚上偷排的违法行为。实行“节假日巡查”制度,保证了环境监管不断线、不空档,全力保障了饮用水源的安全。四是化解信访纠纷,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建立健全了信访接待日制度,开通了环境保护信息网,畅通了12369环境污染举报热线电话,拓宽了举报渠道。建立了24小时值班接访制度,规范了环境信访案件的接访、查处、结案等程序。五年来,平均每年接待群众举报和信访案件200起左右,及时办结率、满意率都在98%以上。

6.5世界环境日宣传现场

  (五)强化宣传,全民环保意识普通提高。五年来,先后投资70多万元,利用每年“6?5”世界环境日,通过制作大型国策牌、举办环保文艺晚会、举办环保宣传下乡镇、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印发环保宣传资料3万多份,制作环保展版100多块,制作环保购物袋、编发环境简报、编发环保短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使全民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六)强化监测、为环保执法提供可靠依据。2008年,市上在志丹设立了环境监测站,自批准设立以来,他们切实加大了建站能力建设,在短短的两年中,目前已完成了计量认证工作,购置了水、大气、噪声监测设备,协调省环保厅配备了价值100万元的大气自动监测设备,开展了水、大气、噪声监测3次,获得有效数据900多个。

  (七)系民务实,切实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一是坚持把培训作为提高公众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五年来,共举办环保培训班、讲座等20多期(次),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提高了全社会整体的环境意识。二是把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作为根本。采取聘请专家教授、干部轮流讲课,以及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是,在环保系统开展了基本功教育活动,环保执法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开展执法技能大比武活动,在比、学、赶、超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展了“筑防线、保廉政、树形象”、“八荣八耻”、“先进性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等活动,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三是把搞好硬件建设作为强化环保执法的基础。开通了环保网站,建立了环保信息中心及环保电子政务平台,保证了环境信息转输网站的畅通。五年来,累计投资300多万元,购置环保应急执法交通工具、监测设备、取证设备等,环保能力显著提高。

  采访结束时志丹县环保局局长刘胜雄谈到“十二五”是志丹县环境保护工作大发展、大提升的关键时期,结合志丹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及“十二五”环保规划,他们在积极履行环保职责的同时,将通过实施以下七大工程来进一步提高全县的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志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环保系统职工在志丹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一)水环境保护工程。在巩固运行好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污水的收集率、覆盖率。计划启动重点乡镇驻地污水处理项目建设,逐步将治理范围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二)大气环境保护工程。计划实施城南、城北新区开发的集中供热工程,全面实施县城气化工程,推进县城燃煤锅炉煤改气项目,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程。有效运行好志建筑垃圾填埋场、医疗垃圾处置场、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面监管好县域内危险废物处置场的运行工作,减少二次污染。

  (四)污染减排及总量控制工程。在拆迁抓好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结构减排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减排工作,全面采取“小小治大、以新带老、区域限批、控制企业”等措施,确定重点减排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水减排任务。

  (五)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创模及国家级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优美村创建活动,切实开展农村畜禽养殖、建筑建材行业整治工作,通过建设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站点,推广小型单位沼气池、改造农村厕所等,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面源污染。

  (六)环境宣传教育工程。要把宣传的重点由县城市向农村延伸,由重点区域向拐渠、拐沟转移,由单一的依靠“6?5”宣传向不间断,全方位的宣传突破,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氛围,提高城乡群众环保意识。

  (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完善配套相关监测设备,协调新建环保监测科研大楼,优化办公环境、逐步配套相关环境监察装备,实施环境监察、监测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我们坚信,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志丹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一定使天更蓝,水更清,人更富。(通讯员姜宇峰 孙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