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提升社会建设管理科学化水平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提升社会建设管理科学化水平

  ● 汪洋书记的报告实事求是,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措施有力,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完全切合广东实际,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很强,是新时期我省加强社会建设的动员令、宣言书,听了之后深受启发、备受鼓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全省加强社会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 过去职工遇到问题,只要找车间主任就基本可以全部“搞定”。在“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后,由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服务跟不上,群众的问题在社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或解决,所以群众动不动就上访甚至越级上访。这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真正把街道社区建成解决问题的民生“第一线”,市民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

  ● 即将召开的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将重点部署加强城市社区和镇村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的工作。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广州一定能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贯彻好,一定能建成有广州特色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模式,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提供保障

  本报讯 (记者毕征、何雪华、李栋、黄蓉芳 通讯员史伟宗)昨日下午,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参加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分组讨论,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稿,并结合广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实践作了发言。

  在发言中,大家表示完全赞成、拥护汪洋书记的报告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大家认为,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汪洋书记专门就此作报告,出台《决定》和7 个配套文件,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加强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汪洋书记的报告实事求是,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措施有力,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完全切合广东实际,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很强,是新时期我省加强社会建设的动员令、宣言书,听了之后深受启发、备受鼓舞。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刻出台《决定》,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全省加强社会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张广宁在发言中说,近年来,我们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建设存在着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特别是随着城市社会转型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以前由单位帮助解决的涉及“生、老、病、死、残”的问题都转到了社会,但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没有建立健全起来,社区管理服务跟不上,难以适应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很多办法加以解决。张广宁向大家讲述了几年前的一件事。他说,2005年我当广州市长的时候,有一天早晨上班特意没有坐车,而是选择步行,结果从家门口走出来,100米都不到就“走不动”了。因为一路上群众围着我,都是来要求帮助解决问题的。我当即通知当时的越秀区委书记和区长到现场听取处理群众诉求。事后,我要求越秀区包括主要领导在内的领导班子带头在英雄广场接访。2008年的广州全市领导大接访活动正是由此而来。这说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后,群众遇到与过去职工遇到问题,只要找车间主任就基本可以全部“搞定”完全不同,根源就在“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后,没有变成“社区人”,群众的问题在社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或解决,所以群众动不动就上访甚至越级上访。这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着力把矛盾化解在社区、化解在基层。

  张广宁说,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这次省委全会又专题研究部署加强社会建设,出台《决定》。中央和省委对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不仅增强了我们加快建设幸福广州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广州积极推进社会建设尤其是社区管理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广州是一座特大型城市,城市总人口超过1500万,流动人口700多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越来越多,社会管理任务十分艰巨繁重。2008年5月汪洋书记批示要求广州在社会管理方面有选择地先行先试。我们按照汪洋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广州实际,明确以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强社会建设。2009年开始在14条街道开展整合机构和人员改革试点工作,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思路,充分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资源,组建“一队两中心”(综合执法队、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由街道统一管理和调配执法、管理、服务力量,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2010年学习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在全市20个街道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或委托项目管理的方式,引进社会组织承接服务,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一站式”社会服务。我们积极探索有广州特色的街道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目的是要把街道、社区建设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民生“第一线”、市民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后亚运时期,针对我市农村地区特别是北部山区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在加强城区社会管理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特别是北部山区的大发展。重点完善北部山区8个贫困镇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推进山区镇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与市中心区对接,力争改善北部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广州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最近,增城新塘大敦村聚众滋事事件,为我们敲响了镇村社会管理薄弱的警钟。即将召开的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我们将重点研究部署加强城市社区和镇村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的工作。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广州一定能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贯彻好,一定能建成有广州特色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模式,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提供保障。

  万庆良说,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广州的社会建设面临一些推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社会建设管理服务,按照汪洋书记的要求先行先试,在社会建设特别是社区管理服务方面迈出关键步伐、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在五个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升社会建设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是抓改革,在深化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要求,大力加强“一队两中心”建设,创新理顺街道管理体制机制。二是优服务,在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上有新突破。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库、一网、一页、一卡、一城、一平台”。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力争到2015年每300户常住居民配备1名以上社工。三是保稳定,在关心关爱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方面取得新突破。对外来务工人员在积分入户、子女入学、法律援助、教育培训、表达诉求等方面提供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四是促转型,在优化人口结构减轻人口压力方面有新突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退二进三”和“双转移”,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合理引导分流外来务工人员,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五是强自治,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方面有新突破。发动大企业参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外来务工人员专门管理机构,探索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共管模式,促进外来人口加快融入本地生活。

  林元和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要着重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社区管理服务,二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三是虚拟世界的管理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的主体是群众,重点是社区,关键在自治。要改革社区现有的管理体制,实现从行政管理为主向自治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既要大力推进社区的硬件环境建设,更要大力改善社区管理服务的软件环境。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奉献、友爱、互助的氛围,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要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善于发挥道德的引导作用,保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要从最根本的制度设计开始,包括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融入广州、如何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乃至成为一名新广州人,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要高度重视网络虚拟世界的管理服务。把握网络特点和虚拟世界的运作规律,主动掌握话语引导权,创新服务引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