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没有企业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 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时代所需、企业发展所需。
赵骏飞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前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只有迅速掌握好信息技术,按现代管理方法管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才能全面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变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中小保险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较低。
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进展,计算机在企业的应用已经从单项应用向集成化、综合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据调查统计, 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已完成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少数企业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但是,对于其它一些信息系统如生产计划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的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因企业类型、行业归属和所处地区经济状况而存在较大差异。从企业类型上看,外向型企业、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竞争性较差、效益较低以及老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低。
企业对发展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企业已经深刻感受到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提高。尤其是随着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企业对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管理的迫切性越发强烈。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借助于因特网开展商务活动。
中小保险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企业信息化能够加快企业内外部信息流动,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商务、电子报表等技术,可以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以及加强对外界信息的了解,使得企业信息流动顺畅,从而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了内部管控。
第二,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企业信息化不单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必然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企业信息化从三个方面促进企业管理的变革,即企业组织结构简单化,管理扁平化;企业业务流程规范化,业务信息标准化企业文化向稳定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提高刚性约束能力。
第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能力。信息化使企业机构和业务流程精简,这在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大量节省劳动力;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无纸化设计与制造,可以节省大量管理费用和营销成本。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提升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程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尽管大多数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他们多数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如何实施信息化管理等问题了解不够透彻,一些企业甚至以为购置了计算机、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或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是实现了管理信息化。这种认识制约了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重视“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应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不是建立一个网站或购置一套ERP软件就能够完成的。同时,软件提供商也不可能派员长期驻留在一个企业,随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大大小小、鸡毛蒜皮的问题,因此,企业只有培养自己的人才,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熟悉企业业务,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系统长期有效的运行。企业自己培养内部人才,人员使用无磨合期,还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岗位成才的良好风气,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内部管控。
重视业务流程改造和组织重构。
信息化建设使得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于强大的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各部门可以快速交换各类信息,进行数据共享,实现业务流程的并行处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少企业仅仅是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没有触及业务流程的变化,只是手工管理的单纯翻版和简单模拟,并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因此,要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就必须重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业务流程再造,特别是关键业务流程的再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机构内部管控的技术水平和刚性约束能力。同时,企业应在流程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组织重构,改变传统组织结构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提高企业内部管控水平。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加强网络、计算机的维护与安全是管理信息化的基石。网络、计算机的问题虽小,影响重大。一旦企业的网络瘫痪或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就成为一句空话。目前,不少企业上网无限制,QO、MSN横行,制度形同虚设,这导致很多病毒从外部传到了企业的内部网上,并迅速地扩散,以致于企业的内部网经常瘫痪,网络维护人员疲于奔命。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强化计算机维护与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完善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制度,保证企业信息化体系的稳定运行。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网络应用能力。提高员工的网络应用能力和风险意识,无疑对提升企业的内部管控水平和刚性约束能力有着一定意义。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随着Web技术的发展,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向B/S结构转变, 电子商务网站与管理信息系统在功能上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其开发技术的差异渐渐变小,并逐渐统一到企业的网站平台上,成为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1)。企业信息门户是企业所有内部员工、外部人员的统一入口,无论是信息发布、网络办公、ERP应用还是在线销售、客户服务、供应商管理,都统一集成到企业的信息门户中,成为企业的信息处理中心。它已经超出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也越过了普通意义的网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两大应用的结合点,可以说,企业信息门户(EIP)代表着未来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对于企业而言,必须把握这一潮流,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逐步将电子商务网站与财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P系统等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起来,建立自己的企业信息门户,使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企业内部管控的技术水平和刚性约束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仅可以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还可以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缩短企业的服务时间和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日趋完善,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更加高效、管理更加科学,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